数字有声读物媒介现状及失衡分析

2018-02-08 14:40陈姝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读物数字资源

文/陈姝

(作者单位:重庆天健电子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音频技术、移动终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有声读物行业也获得快速进步,并且拥有了稳定的消费群体。数字有声读物具有内容丰富、体验良好以及资源多样的优势,逐渐受到我国听众的欢迎和青睐,成为有声读物产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户可以使用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等终端,收听数字有声读物。其与传统音像制品和有声读物相比,具有收听社交化、碎片化以及个性化的优势,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我国数字有声读物的媒介现状分析

1.1 媒介生态环境

首先,政治环境。在我国加强完善互联网、电视广播网以及电信网的政策大背景下,提出加速公共服务和现代技术的建设和应用进程,促使公共服务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数字有声读物作为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受到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我国也要求电信、联通以及移动等运营商,不断降低移动流量的费用,为人们收听数字有声读物提供便利,为其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创设了积极的政治环境。其次,经济环境。在我国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广播电台和出版社都积极扩展有声读物服务,并且利用自身优势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获得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例如,荔枝FM、多听FM、蜻蜓FM以及喜马拉雅FM,都相继完成了千万美元以上的融资;再次,文化环境。我国自古就有听书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民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大背景下,更多的网民选择收听数字有声读物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有声读物行业也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文化资源。最后,技术环境,随着我国音频技术和4G技术的不断完善,为用户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收听有声读物奠定了技术基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促进了精确性和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完善。

1.2 媒介生态竞争

首先,内容竞争。各大平台为了切实满足用户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在内容资源的生产和选择方面,其主要以UGC和PGC两类为主,其中,UGC以自媒体人士、草根主播等构成;PGC以出版社、电台和电视台等构成。喜马拉雅FM作为我国当前规模较大的听书平台,其将网民自制和专业制作进行了有机融合,在确保读物内容质量的同时,充分激发了网民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

其次,版权竞争。当前,虽然喜马拉雅FM、酷听网等平台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但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内容资源依然是其面对的关键问题。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有声读物制作商纷纷与网站、演播人士和出版机构建立合作,并且签署版权协议,进而确保内容合法性。例如喜马拉雅FM与百度、阅文集团、果麦文化、译文出版社以及中信出版进行了深度合作,希望获取更加丰富的版权资源。同时,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版权资源争夺战在行业中越演越烈,版权价值不断上涨,一些平台利用版权打击行业竞争对手。

1.3 媒介生态共栖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互联网+”战略,为了更好地实现优势和资源互补,更多的有声读物平台选择与硬件厂商、手机厂商、网站媒体开展深度合作。例如,酷听网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与音像代理、手机运营商、广播电台、文学网站和出版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占有率;又例如,考拉FM,其积极与雪铁龙、宝马和福特等汽车品牌开展合作,推出考拉品牌的智能音响。

2.导致数字有声读物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

2.1 资源内容开发程度低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出版大国,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关键作用,网络文学作品以及优秀纸质作品层出不穷,但被制作成为数字有声读物的作品却寥寥无几。我国各大数字读物平台,其资源内容主要集中于儿童作品、网络文学、畅销作品以及经典作品中,内容资源开发不足,甚至存在大量同化和雷同的现象。同时,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以及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数字有声读物的质量也良莠不齐。

2.2 盈利模式严重失调

数字有声读物行业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竞争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各大平台的盈利模式和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不够清晰和成熟。同时,有声读物存在版权费高、制作成本高的情况,平台基本处于“微利”状态。虽然数字有声读物已经获得了年轻受众的认可和青睐,但与视频相比较,其付费比例依然较低,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内容推广、Banner广告和开屏广告,没有深入挖掘潜在消费群体。

2.3 版权保护工作不足

与有声读物发展迅速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相关版权法律建设较为滞后,行业缺乏版权意识和维权意识,导致数字有声读物中版权纠纷以及盗版侵权事件频繁发生。例如,晋江公司起诉企鹅FM,就因其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播放某数字有声读物。这种现象在有声读物市场层出不穷,生产者甚至为了版权而相互撕扯,导致行业发展混乱、不规范。

3.实现数字有声读物生态平衡的相关策略分析

西方欧美国家,例如德国、美国以及英国等,其在多年的探索发展中逐渐成为了完善的媒介系统。数字有声读物在我国刚刚起步,行业发展缺乏规范化,需要通过科学的生态制衡手段促进其实现生态平衡。

3.1 以体验和内容为根本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数字有声读物的发行者和制作商,需要对资源内容进行科学分类,按照自身特点和实力,划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艺术以及文学等多种类型,为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针对性以及个性化服务,提升收听群体的忠诚度。同时,要注重主播知名度的推销和宣传,积极在民间挖掘和培养草根主播,进而提升读物的制作水平,带给用户以良好的收听体验。只有以体验和内容为数字有声读物的制作根本,才能形成更加良性的生态链,为行业发展不断地注入全新的活力。

3.2 探索销售和盈利新模式

新时期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有声读物逐渐成为听众新宠,更多的年轻群体选择收听有声读物,实现知识和视野的扩展,因此,数字有声读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全新的销售和盈利模式,进而增加行业的经营收入和社会影响力。首先,要积极打造定制化以及个性化的内容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付费收听,不段更新产品内容和结构,为用户提供相关硬件和软件设备,打通数字有声读物产业链,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其次,要积极创新销售渠道,利用电子商务、广播电台、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形成完善和系统的发行体系,加强出版物的销售层级建设;最后,各大出版商和制作商,要积极寻求跨界合作,进而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局限,打造知名品牌,进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3 对版权加强审核保护

为了创设良好而积极的市场环境,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数字有声读物的交易定价,防止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况出现。强化对盗版侵权的处罚力度,并且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和管理机制。发行者和制作商还要坚持“授权演播”的基本原则,对版权进行严格的审查,尤其是UGC内容,更要加大审查力度,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切实保护独家授权,防止内容被不法分子盗播。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数字有声读物凭借其快捷、便利的优势,获得了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进程持续加快,为了规范其行业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和有声读物发行者和制作商要形成产业发展合力,通过各种有效策略,实现其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读物数字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资源回收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