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花鼓灯舞蹈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2-09 01:09李晓燕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花鼓艺人安徽

李晓燕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安徽花鼓灯主要起源并广泛流行于我国安徽两淮地区,由当地人民群众创造,进而又以独特的魅力在广大淮河流域农村地区得到不断壮大和发展,成为我国汉族歌舞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艺术之一,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虽然,安徽花鼓灯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然而,安徽花鼓灯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农村城镇化步伐加速,直接导致花鼓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农村文化土壤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论文拟在介绍安徽花鼓灯发展概况的基础之上,总结其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安徽花鼓灯舞蹈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发展对策。

一、安徽花鼓灯舞蹈发展概况

安徽花鼓灯起源并广泛流行于我国安徽两淮地区,在宋代已经成为相对完整系统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并且在我国民间舞蹈艺术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每年举办的艺术灯会上,都是作为压轴戏进行表演而闻名于世。花鼓灯发展到明清以后,其分布慢慢扩展至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二十多个县、市,出现了以《游春》《抢板凳》和《抢扇子》为代表的优秀节目。花鼓灯一般主要在秋收到次年春耕之间进行演出,尤其是在庙会和春会时最盛[2]。女主角一般称为“拉花”,而男主角则称之为“鼓架子”,演出一般在农村集市广场进行。花鼓灯主要包括锣鼓演奏、歌唱、舞蹈和后场小戏四个部分,其中舞蹈是其主体部分,其中又包括大场(又称大花场)、小场(又称小花场)和盘鼓等表演部分。大场(又称大花场)是一种集体舞蹈,一般由数人到十几人共同进行表演;而小场(又称小花场)则是一种双人舞或三人舞的小型集体舞蹈,侧重于表现男女青年之间谈情说爱、玩乐嬉戏的相关场景;盘鼓则是一种由舞蹈、技巧表演和武术相互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后场小戏则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有《小货郎》和《四老爷坐独杆轿》等表演节目。在辛亥革命之后,由于淮河流域陷入军阀纷争,使得花鼓灯进入发展谷底,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安徽花鼓灯才重新进入快速发展[3]。

二、安徽花鼓灯舞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导致花鼓灯发展基础遭到破坏

在传统社会,由于通迅方式和传媒传播不够发达导致当时的农村生活节奏缓慢且单调,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由于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保护花鼓灯发展的艺术发展基础。当下,由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农村人口的流动性,进而改变了农耕时代主要依靠地缘、血缘关系为主要基础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使得农民不再一味固守土地,农村的文化娱乐方式逐渐接近城市娱乐生活,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媒体逐渐发展成为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传播方式和精神生活产品。农民娱乐方式和审美观念的转变使得人们不再将花鼓灯艺术作为文化生活的主要娱乐形式,致使花鼓灯艺术的表演者、创造者和欣赏者不断减少。农村文化生态的现代化、封闭性发展系统的不断消解以及民俗活动的日益淡化使得花鼓灯艺术发展基础遭到破坏[4]。

(二)艺术传承环境破坏导致花鼓灯传承后继乏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使得民间舞蹈艺人重新焕发艺术青春,进而为我国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文化生态受到来自文化全球化大潮的不断冲击,民间舞蹈艺术不再被重视而束之高阁,导致以花鼓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日益衰落。花鼓灯艺术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逐渐被社会所遗忘,没有充足和稳定的资金使得老一辈花鼓灯传承人难以依靠传统文化技能维持其正常的日常生活。目前,具有优秀花鼓灯表演技艺的老艺人数量急剧下降,且大多数已经进入老龄化,曾经的十大花鼓灯艺人大多数已去世,使得其表演绝技因此而失传。另一方面,伴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农村的年轻人大都选择进城务工或者弃农从商使得花鼓灯艺术表演人才不断流失。农村年轻一代作为花鼓灯艺术传承的主体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花鼓灯的活态传承面临主体断层的不利局面[5]。

(三)文化保护意识不强导致花鼓灯发展缺乏外部支撑

近年来,花鼓灯作为“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日益引起政府和相关机构的重视,出现在很多重要的文化庆典活动上。但是,花鼓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包括资金投入、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理论研究等方面足够的外部支持。文化保护意识不强,财政的拔款不多,而这有限的经济投入需要承担包括老艺人传承、艺术生态保护、新艺人培养以及艺术设备等方面,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花鼓灯理论研究和优秀创作人员,使得当前花鼓灯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有效提高花鼓灯的表演水平。花鼓灯发展外部支持条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花鼓灯的有效传承及其创新发展。

(四)内部生态基因不断萎缩导致花鼓灯艺术神韵消失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最难的是对非物质文化的传统底蕴和内在精神的传承和保护。因为传统文化的艺术神韵,在一定程度上更多依赖于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生态而存在,花鼓灯艺术也是如此,它的产生和生存主要依赖于淮河流域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系统。然而,由于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原生态村落和表演场所不断消失,花鼓灯逐渐脱离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文化生态场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沦落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和外壳。另一方面,由于新一代花鼓灯艺人表演水平的普遍下降使得现在的花鼓灯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艺术神韵的空壳[6]。很多花鼓灯班的艺人在平常大都忙于生计,只有在春节时才会临时拼凑起来进行表演,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练习,无形之中使得动作技巧生疏化和表演质量不断降低,最终导致花鼓灯舞蹈本体内部艺术基因不断地消失。内部生态基因不断萎缩使得花鼓灯艺术自身蕴含的天地神人一体的艺术神韵消失,从而给花鼓灯艺术发展带来剧烈的阵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花鼓灯舞蹈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构建花鼓灯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系统

花鼓灯艺术产生并发展于农耕文明,表演艺人忙时务农、农闲或节日庆典则进行花鼓灯表演,花鼓灯具有农耕文化独特的血缘性、原生态和家族性的传承特点。因而,新形势下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积极构建其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系统,进而恢复花鼓灯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在进行花鼓灯的保护工作时,可以从构建花鼓灯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系统的角度出发,科学地选择那些具有花鼓灯艺术传统以及仍然有花鼓灯艺术传承人存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地区建立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构建花鼓灯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系统一方面可以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尽量恢复安徽花鼓灯艺术发展环境以及民俗生活场景,从而尽可能再现农耕时期花鼓灯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民俗场景。另一方面,在构建花鼓灯原生态文化保护区时,还要注意加大对花鼓灯文化遗产、可移动实物、农村建筑、自然景观以及传统文化风俗的保护力度,并且在保持其原有风貌的同时融入当地社区中,使之成为花鼓灯艺术发展的“活态文化环境”[7]。

(二)重视花鼓灯传承艺人的保护和培养工作

以花鼓灯艺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主要以艺人为传播载体,花鼓灯艺人的口传身授是花鼓灯艺术活态传承的至关重要方式。可以说,在我国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的活态传承中,老艺人不仅仅是传承者,而且还是艺术创新的创造者。因此,要保持花鼓灯的原汁原味就必须高度重视民间老艺人的保护工作。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花鼓灯传承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让他们有主动进行花鼓灯传承的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进一步支持花鼓灯传承人开展花鼓灯教学活动,以便让老艺人积极选择和培养新一代的花鼓灯艺术传人,从而使花鼓灯各种艺术流派都可以后继有人,从而保持花鼓灯艺术发展脉络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应加大花鼓灯艺术进中小学校园课堂的力度,充分发挥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对花鼓灯的普及化教育,从而培养当地中小学生学习花鼓灯的兴趣,进而挖掘和培养更多的花鼓灯幼苗,进而实现花鼓灯艺术后继有人。其次,由于老艺人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更注重于传承技艺和动作,而要使花鼓灯艺术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系统规范的文化体系,还需要专业的舞蹈艺术理论研究者深入到当地,进行扎实的采风学习。因此,政府应组织相关的理论专家开展花鼓灯艺术研究工作,构建完善的专家保护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

(三)加大创新力度,赋予花鼓灯新的艺术内涵

新形势下,以花鼓灯为代表的地方舞蹈如果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就必须在保持其浓郁淮河文化特点的基础之上加大创新力度赋予花鼓灯新的艺术内涵,以创作出更多深受当代观众喜爱的优秀舞蹈作品。一方面,由于花鼓灯的表演动作大都是来源于武术套路,体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尚武精神。由此可见,花鼓灯对表演艺人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人们参与花鼓灯的瓶颈所在。因此,应在保证花鼓灯艺术神韵基因的基础之上,对传统花鼓灯表演动作和技巧进行简化和整合,适当优化高难度的表演动作,使花鼓灯成为普通群众可以快速掌握的艺术活动,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对花鼓灯的参与热情,进而扩大花鼓灯参与人群的社会覆盖面,有效推动花鼓灯在全社会的推广力度。另一方面,传统花鼓灯艺术存在音域狭窄、乐器单调以及作品不够丰富等问题,在进行花鼓灯创新时可以借鉴那些较强节奏感的民族音乐作品来完善花鼓灯艺术的音乐美。

(四)加强花鼓灯的多渠道媒体宣传力度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传播渠道也日益增多且方便快捷,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渠道的优势来加大花鼓灯的媒体宣传力度。首先,网络作为目前最为便捷的主流传播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具有鲜明特点的花鼓灯宣传网站,比如在安徽省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等著名旅游景点主页的显著位置链接上宣传花鼓灯的相关网页,从而让更多的人接触花鼓灯进而增加对花鼓灯文化的了解和传播。另一方面,可以在高收视率的电视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对花鼓灯进行宣传,通过定期播放花鼓灯的精彩演出以及相关记录片,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花鼓灯艺术,进而带动更多人的参与和兴趣,从而扩大花鼓灯的社会普及面。此外,安徽省蚌埠市作为花鼓灯发源地应该主动采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和安徽省周边旅游市场开发较好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等旅游局进行文化合作,主打以花鼓灯为代表的“徽文化”品牌形象,吸引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花鼓灯,进而提高花鼓灯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摩花鼓灯表演。由此一来,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扩大花鼓灯的社会覆盖面,从而有利于实现花鼓灯艺术的文化传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安徽以花鼓灯为代表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在,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同时也是灵魂深处思想的体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必须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和传承下去。

[1]杨传中.乡村文化生态的嬗变与安徽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保护[J].铜陵学院学报,2011,(3):86-88.

[2]冯芹芹,倪秀海,程明吉.探究安徽花鼓灯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46-148.

[3]纵艳芳.基于花鼓灯的特质及现状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87.

[4]赵向欣.论豫南花鼓灯的生存环境及当代生存危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3):59-61.

[5]林伯珊.论民族地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4):201-203.

[6]纵艳芳.基于花鼓灯的特质及现状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88.

[7]伍新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播行为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6):86-87.

猜你喜欢
花鼓艺人安徽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幸福花鼓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花鼓灯小唱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