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生临床及科研能力培养相关体系的构建

2018-02-09 15: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研究生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精神[1],加强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术水平及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院在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胜任力及临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初步实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改革,获得良好的效果。

1 多种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加大口腔临床实践教学比重、提高研究生临床胜任力的同时,从创新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出发,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动力,推动口腔医学的发展。

1.1 实训教学体系建立

实训教学有利于研究生尽早的熟悉临床的一些规章制度,了解并掌握口腔临床常用的一些材料、器械及设备,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3]。在教学实施中,结合口腔硕士研究生、口腔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教师的规范培训下,通过仿生模拟系统对口腔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精确诊断、诊断流程、临床操作都可进行规范化的模拟操作,对临床实际操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执业医师的通过率是检验和衡量医学院校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4-5]。

1.2 “就业+创业”教学体系建立

我院聘请杰出校友、国内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及成功的口腔创业人士进行《口腔医疗机构管理培训课程》及《口腔就业与创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口腔研究生的执业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能力,更好地适应迅猛发展且竞争激烈的口腔医疗行业,并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6]。口腔医疗机构管理培训课程包括:口腔医疗相关法律法规;齿科医院或门诊的定位、装修、设计、宣传及设备的选择;口腔诊所的信息化建设、质量控制、患者管理、财务管理。

1.3 以病例为问题的科研课题教学体系建立

导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研究生根据其基本信息完善病例资料,通过文献查询、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最后进行总结分析,撰写读书报告,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对疑难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指导临床工作[7]。在归纳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现状,拟定科研课题。初步选题后,指导老师根据设计方案的目的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指导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确立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并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完成课题。通过临床病例+具体科研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实验技能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1.4 以热点为问题的科研课程体系建立

我国的口腔研究生科研课程体系建设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材设置及教材使用上,都存在不系统、不规格及不严谨的问题[8]。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胜任力及临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口腔专业人才,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将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入教学体系中,针对口腔各学科的一些前沿热点研究进展进行专题讲座,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从新的视角来思考课题,为学生从事口腔医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根据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及调查问卷的特点,区别于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出一种考核内容多元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考核体系,包括临床技能考试体系的建立:在全国职业医师统考的标准和流程上,增加了操作时间、操作项目权重、操作规范化程度权重,根据学生完成的质和量打分[9]。中期考核及毕业考核理论考试:在临床病例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科研思路的考察项目,对学生的科研思路进行详细的评判。考评调查问卷:对学生在临床上的医德医风、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及临床胜任力进多元化评价。我院在2013级口腔专硕的研究生培养中尝试性的采取3考评体系,总体满意度达到97.3%,学生的就业率99.0%,用人单位的满意率98.6%。2013级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实践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比如中期考核及毕业考核理论考试内容的规范性及全面性还不足、信息化硬件方面还需要加强、“就业+创业”授课的教师偏少以及教材的不足,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加强。

综上所述,实行实训教学体系、“就业+创业”教学体系、以病例为问题的科研课题教学体系、以研究热点为问题的科研课程体系等多元化教学体系及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复合型口腔专业人才,为持续提升口腔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

[1]张新华,唐志晗,黄祁平.院校教育阶段医教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3): 333-335,443.

[2]梁源,赵鑫,杨旭.高职高专院校优化口腔实训课程的改革与探讨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 4-5.

[3]王玉良,王芳,许昌,等.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多元化教学及考核体系[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 60-62.

[4]唐婉容,吴艳,米方林,等.PBL双语教学在口腔修复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7,26(1): 49-52.

[5]王大伟,刘岩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吉林医学,2015,36(6):1271-1272.

[6]李冰,武秀萍,罗晓晋,等.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培养相关体系的构建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 33-34.

[7]江银华,陶海彪,占士龙,等.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3): 373-376.

[8]何文喜,刘宁宁,何欣遥,等.提高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3): 188-190.

[9]李冰,武秀萍,罗晓晋,等.口腔修复科实习生临床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 [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9): 1193-1194.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口腔研究生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