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及科研能力培养

2018-02-09 15:18查国春冯硕杨雪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骨关节医学教育导师

查国春 冯硕 杨雪梅

随着人民对医学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各个学科逐年向专科精细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骨科精细化分为骨关节科、脊柱科以及创伤科等亚专科。而骨关节科是近年来骨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随着一些新材料、新理论、新技术、新假体的更新,骨关节科医生对专业化、技术含量及知识含量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获得这些素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需要有效训练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和临床创新科研能力[1]。将临床分析思维能力、临床技能以及临床科研能力等有机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临床工作的同时,又具有继续进行临床研究的能力,对避免学生出现高学历、低能力的问题有重要意义[2-3]。笔者曾因临床科研能力强,有幸成为所在大学骨科专业第一位硕博连读生,并参与指导导师所带的多名骨关节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和科研能力,笔者将就如何培养骨关节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及科研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1 临床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骨关节科多数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前提是对一个疾病的正确认识、准确诊断,以及对疾病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才能做出适宜的、合理的医疗决策,否则易出现治疗差错,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而正确医疗决策的制定,离不开临床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培养学生临床分析思维能力[5]。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选择固定的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示教室,并将学生分组。导师提前和学生定好哪一天,具体疾病,并提出与疾病相关的几个问题,要学生事前根据这些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病例,说出诊断、分型、治疗原则及预后以及依据。例如选择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先让一组同学根据病史说出初步诊断,讲出诊断依据,还要进行哪些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这些检查具体作用等。第二组根据给出的影像学检查,分析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特征。第三组补充第一、二组不足,并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给股骨头坏死分型,并根据患者情况,给出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以及每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患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然后,三组学生对股骨头坏死相关知识互相补充,最后导师针对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及同学分析不足之处进行评论,并讲解分析病例的临床思维过程,并解释同学存在的疑问。

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对股骨头坏死有了更深的认识,且记忆深刻,并表示以后遇到患者知道如何根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等作出适宜的诊断,并根据不同分期作出适宜的医疗决策。

2 临床技能的培养

临床技能的培训是骨关节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环节,必须多参加患者围手术期的全过程,包括术前准备、参与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处理等[6-7]。导师事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学习与手术相关的解剖知识,了解手术原理、手术过程、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术中导师对手术关键技术重点讲解。对外科技术的训练,首先从简单的小手术开始,如囊肿切除、皮肤切开、皮肤缝合等,逐渐增加学生的操作时间。对一些大手术,结合尸体讲解,并指导学生在尸体上操作,如关节置换手术,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手术原理及基本程序。

3 科研能力的培养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医生主要是看病,不需要科研能力,一些人甚至认为科研好的,不会看病。其实他们没有区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如果说基础研究对临床作用较小,还可以接受,但是临床研究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如一些临床疾病指南,均是通过临床研究,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制定出来,而这指南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科研思维和临床思维相似,均需要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个只会临床不会科研,不可能是一位真正优秀的临床医生。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研究生教育,必须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国内医学的进步[8]。

如何培养研究临床科研能力呢?笔者认为只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即可将学生训练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临床科研研究。

3.1 了解临床科研过程

首先,导师通过PPT向学生讲解临床科研的重要性,使学生心理上接受科研。再确定一个具体的课题,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写出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明确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前人对该课题哪些方面的研究已经搞清楚,哪些方面还没有搞清楚,既往研究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解决既往研究存在问题的径路。然后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法,并根据这一方法收集临床病例,分析结果,并进行论述,写出科研论文。

3.2 临床科研选题原则

创新性原则,即研究课题具有创新性,因为创新是临床研究的灵魂,只有课题存在创新性,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弥补既往研究的缺陷。如何寻找创新点呢?在对科内开展的手术病例要了如指掌情况下,广泛查阅文献,了解哪些临床实践或临床技术具有创新性、创造性或先进性;目前存在哪些新的关节方面的新理论;临床中暴露的问题和矛盾前人是否已经解决,如果没有,如何解决;临床中存在哪些特殊情况,如何避免。教导学生通过临床病例收集、整理、分析这些临床情况,制定研究方法,探索结果,写成论文。

可行性原则,即研究课题实施径路能够顺利进行,可行性是保证可能能够完成的保证。因此,学生在制定课题前,需要广泛查阅文献,并结合所在医院、科室、临床现有病例、病种、导师所能提供的帮助等的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

实用性原则,即所选课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论文只有具有实用性、指导性,才易于被杂志接受,被同行认可,才是临床研究真正目的所在。

真实性原则,即课题数据必须真实,只有真实的数据,才能得出真实结论,才不会误导临床实践。而且真实性也是一个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导师要严查学生的数据,严控数据的真实性。近年来,一些国际出版社对国内学者的撤稿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学者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声誉,科技部牵头通报撤稿事件的调查,并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处理了相关人员。因此,对于学生、导师以及科研的严谨性,学生均应该保证课题数据的真实性。导致必须以身作则,从研究阶段即严格要求学生时刻保持一个学者应该具有的高尚精神境界和良好的学术道德操守,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进行相关科研工作,宁可不毕业也不造假。

3.3 加强科研管理

导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科研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对学生入学后,即开座谈会,指出科研考核要求,以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如要求学生每周汇报专科动态,最新文献,以了解学生是否阅读文献;制定毕业要求,包括写课题标书、发表论文级别(SCI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核心期刊)等。

综上所述,骨关节科对专业知识及临床技术要求高,骨关节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加强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的胜任骨关节科的临床工作,以及培养更多的、更优秀的临床医师,创造更多的临床研究成果,造福于人民。

[1]阳海平,黎小芹,杨宝辉,等.初探参与专科门诊工作对科研型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 40-42.

[2]孙强,董新利,苏云.创伤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心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 58-59.

[3]徐宇伦,王磊,杨辰龙.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 7-9.

[4]雷霞,谭杨,杨航,等.皮肤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与思考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8): 785-787.

[5]Servant VF,Schmidt HG.Revisiting 'Foundation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some explanatory notes'[J].Med Educ,2016,50(7):698-701.

[6]王学清,李艳君,姜婷,等.临床技能大赛在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 16-17.

[7]王科,周海林,杨静,等.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分析体会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0): 5-7.

[8]胡子旺,齐硕,陈国栋,等.临床医学认证背景下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 32-34

猜你喜欢
骨关节医学教育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V eraW an g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