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探讨

2018-02-09 15:55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趣味性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四川省天全县始阳中学)

在当今的初中阶段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相较于其他理论课程的教学更加抽象,强调逻辑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其创造性。初中数学的知识相对会复杂些,也更加抽象,教师在进行课时安排的同时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思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多思考并尝试自主地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多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最后,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交到学生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内涵

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就是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对意识进行创造与创新,使学习不再一味地墨守成规,能够追求新奇的想法,其表现为可以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创新思维并非是人们天生就具有的,它需要人们不断思考、联想后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思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但也要通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与思考,不断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多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发散思维,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增强学生数学兴趣

教师进行教学最重要的场所是课堂,它也是师生进行交流,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场地。因此,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们积极地思考,激发学习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趣味性,使学习不再枯燥,有吸引力。另外,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可以添加一些课程互动的环节或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一些发表看法与讨论的时间,将课堂交到学生的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总之,良好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感知数学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创设生动课堂情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营造一个利于学生学习与思考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主动分析问题。另外,教师要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机会。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随意出一个题目,先让学生们利用三角板等工具测量三角形边的长度,接下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最后,教师再依据学生们的思考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引出勾股定理的概念,并让学生们进行练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思考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

3.改进课后评价办法

教师要不断改进课后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当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很显然,过去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标准的评价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因此,我们要对评价方法进行创新与变革,要更加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评价学生时要弱化分数的比重,着重看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使评价手段更加科学与灵活。

4.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问为什么。只有学生爱思考、多分析才能多发现问题,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发散思维,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三、结语

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使数学的学习更加充满趣味性、活跃性与思考性。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理解数学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趣味性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培养思维能力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