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域文化,开展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教育

2018-02-09 17:07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衡阳母亲河湘江

(衡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一、感受湖湘文化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从少年儿童的实践经验出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如何让少年儿童对自己的家乡有较为客观清楚的认识?如何增强他们作为雁城儿女的自豪感?为了帮助他们了解雁城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了解雁城人文地理的历史变迁,我们按照主题活动的要求,在少年儿童中集中开展“湖湘文化大搜查”活动。首先组织全市各校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通过搜索,让他们了解衡阳的地理位置、了解到衡阳悠久的历史变迁和地名的来历。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的中游,由于其地处南岳衡山之南,故名衡阳,衡阳在历史上又称之为雁城,传说大雁从北往南迁时,飞到衡阳止。自古衡阳“扼两广、锁荆吴”,是为湘南门户,历来在军事、经济上都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搜索到有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名胜古迹、历史英雄人物等,衡阳已有千年历史,不仅留有杜甫、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等名人足迹,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这里曾是孕育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王夫之以及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的故土。在搜集家乡变化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过程中,孩子们利用自己身边的长辈、老师进行访问和咨询,运用大量的现代网络的便捷,查到了当代一大批衡阳涌现出来的政界和文化界的名人。如台湾的马英九先生、体操冠军李进、著名作家琼瑶、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志、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李丽等,还找出了近20年来一项或几项最能体现改革开放成果;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民主的意识增强;最能体现物质生活提高的显著变化。如今的衡阳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和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工业、农业、交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通过对比,让孩子们增强了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还组织少年儿童参观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在石鼓书院中感受湖湘文化千年的精髓,参观了夏明翰烈士就义纪念地,让孩子们懂得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先烈们“抛头骨,洒热血”热换来的;让孩子们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进一步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回到学校我们组织各校少先队结合实际开展知识竞赛、制作手抄报、摄影比赛等活动。通过体验式搜索活动,使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雁城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了解衡阳人文地理的历史变迁,激发了他们对衡阳大地、衡阳人民的热爱之情,“立志为家乡”成为全市广大少年儿童学习、成长的不竭动力。

二、保护母亲河

人类只有一个可以生息的“村庄”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和我们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让少年儿童学习更多保护环境的方法,了解环境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懂得保护好环境是改革发展的必然途径,从小树立环保理念势在必行。我们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了“同饮湘江水,保护母亲河”体验式环保主题教育,组织少年儿童开展“红领巾湘江环境大搜查”活动。根据从省环保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湘江支流水质出现大范围下降,包括潇水、东江、涟水、浏阳河在内的14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水当中的氨氮、石油类等物质全部超标。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到目前湘江水质的实际状况,我们组织收集近20年来湘江沿岸的图片资料通过对比发现湘江环境恶化的现实,搜集了湘江沿岸森林受灾。如一些化工厂在没有一些渔夫借助自己的小渔船非法无证经营河鲜生意,河鲜船坐卧在“母亲河”上随意拉撒,将湘江当作天然的排污渠道,菜屑、饭盒、鱼鲜内脏、难以分解的塑料袋等各式垃圾悉数随手抛扔,解放路河段整天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湘江水质严重污染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广泛通过媒体和报纸对市民进行宣传,并联合媒体共同发布了《同饮湘江水,保护母亲河》倡议。孩子们通过倡议向全市人民发出呼吁——让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倡议发出后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广大市民积极与媒体互动,在衡阳掀起了保护母亲河的热潮。

为了进一步推进活动的开展,我们组织家长和孩子们来到湘江河畔,志愿为“母亲河”沿岸清理白色垃圾和“牛皮癣”,回收废旧电池。向现场市民和过往行人发放了近万份环保宣传单,组织市民参与有奖环保知识问答,孩子们的行动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和赞赏,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了保护湘江的志愿者队伍之中。同时,我们还组织全市少年儿童以“我爱衡阳,我爱母亲河”为主题开展了绘画比赛。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挥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心中的母亲河、未来衡阳的美好。其中有一幅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在孩子的眼中,一条美丽的湘江“母亲河,水天一色,是那样的湛蓝湛蓝;河堤上的花草,是那样的绿茵;金色的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大鱼小鱼戏水,是那样的欢快;大自然到处是一片绿洲,是一片春光。虽然画面是那样的稚嫩,但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天真。此时此刻,让我们成年人看到在孩子们心中的“母亲河”是如此的美好,而我们现实当中难以生存的“母亲河”反差是如此之大,我们深感不安,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地进行宣传,市级多家媒体和报纸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并给予活动高度的评价,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同时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保护母亲河,加强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市政府责令沿江的建衡化工厂关停,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含铍废水处理及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的整厂污水处理两大项目被责令限期治理。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自觉在湘江边、在校园、在社区、在集镇开展了爱水节水护水宣传、植树护绿、保护水质、节约用水等生态环保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和市民在活动中体验到“保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增强生态环境意识。

三、做文明衡阳人

衡阳历来以“五岳”之一南岳衡山而闻名天下,其景致优美,山川秀丽,古迹荟萃,素来被誉为“寰中佳丽、江南明珠”。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都对衡阳趋之若骛。不少的文人还为衡阳的美丽风景写下许多赞美的诗篇。其中著名的有关于衡阳八景的描述:

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

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

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

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

事实上,由于有不少市民缺乏社会公德,环卫意识低下,一些家长缺乏对孩子(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环卫意识教育,致使学生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乱丢、乱扔行为对城市的环境卫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果皮、纸屑、食品袋、槟榔渣等垃圾物品在大街小巷、公交车以及其他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一些居民把装修房屋的废渣废料随意外倒,形成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都市特写,他们注重的只是个人卫生,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把美丽留给自己,却把丑陋留给了城市,还有的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也遭人为破坏等种种不良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市民社会公共卫生公德意识、城市主人翁意识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对城市的文明素质教育现象的滞后,昔日美丽的衡阳八景同样不能逃脱这样的命运,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为了加强少年儿童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少年儿童的文明素质,我们进一步创新活动主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弯腰”主题活动。我们在全市城区的70所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挑选50名同学组成“弯腰”活动小分队,由老师带领,按就近原则,对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宣传文明行为,纠正不文明行为,号召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美化衡阳自觉维护市容卫生、遵守交通秩序。同时,我们还向全市少年儿童发出——“讲卫生,爱清洁;讲秩序,比环境”的倡议,开展了“我是文明小市民”图片展、用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展览给少年儿童看,提醒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市容。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加强了中小学生的环卫意识教育,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形成一个“衡阳是我家,环卫靠大家”的良好氛围。活动中我们始终注重突出少年儿童参与主体性,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亲身体验,体会到环卫工人和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的辛苦,要想美化我们的家、我们的城市,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找到目前自己存在的差距,改掉一个小毛病,丢掉一个坏习惯,这样我们城市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实践证明,只有贴近少年儿童实际,大力开展主题鲜明的体验教育活动,才能引导他们自觉锤炼本领、提升素质,并逐步内化为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少年儿童参与体验式为主,围绕“双有”活动内容创新活动理念。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不断赋予“双有”活动新的内涵。自开展“感受湖湘文化、保护母亲河、做文明衡阳人”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以来,不仅推动了我市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初步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也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衡阳母亲河湘江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母亲河、忆江南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母亲河情缘
我爱你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