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2018-02-09 18:20张成明
中学语文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课外书籍课文

张成明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阅读教学的研究,对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教学方法涌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借鉴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同时,对读教学新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心浮气躁

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在阅读中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厌倦阅读、急于求成。阅读时求量不求质,不能由表及里地读懂各类书籍中蕴含的文化,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转变,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2.应考阅读

很多学生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倾向于与应考有关的书籍,阅读目的在于考试时可以取得好成绩,他们的阅读过于片面化,只为了训练解题模式和熟悉题型,这种功利性的阅读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体验,达不到阅读的效果。

3.视野狭窄

中学生的自我选择性较强,阅读时也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书籍,这种行为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被破坏,视野不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抑制。

4.浅尝辄止

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没有动力,只是应付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时选择敷衍了事,没有吸收和利用书籍中的内容,完全达不到阅读的效果。

二、改善阅读教学的对策

1.明确各种影响因素

(1)社会原因

基于视觉文化的盛行下读图习惯已经日益深化,文字阅读的兴趣逐渐淡化,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会更青睐于视觉的冲击而忽略了文本的阅读。“快餐文化”的兴起。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过于追逐名利,这一现象也对传统经典文化带来了影响。在大环境下,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接触的传统文化过少,而出版社为了迎合大众需求也调整了经典名著的出版量,致使许多名著经典的价格成了喜爱此类书籍学生的一种负担。

(2)学校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整日泛舟于题海,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学生的阅读范围多局限于教辅书籍,很少有对经典的读悟。在这种阅读方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会明显下降,无法达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指导的匮乏。阅读离不开一些技巧,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选择“填鸭式”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

(3)家庭原因

缺乏良好阅读氛围。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都会依赖于电子设备而忽视了纸质书籍的阅读。很多家庭都缺少符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书籍,加上家长常以工作繁忙为由,很少和孩子一起阅读。缺乏阅读指导意识。一些家长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过于依赖课堂的教育而忽视了课外知识的积累。

(4)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不预习新课,不明确阅读课的学习目的,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很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对新课的内容不了解,课上阅读会很吃力,课后不经复习巩固,很难达到阅读课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缺少阅读方法。学生若依赖于教师,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又不能运用所学,阅读就失去了意义。

2.落实各种改善对策

(1)教师更新教学策略

课堂舞台化。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使教学富有创造性、情感性、魅力性及教育性,还要注意课堂的情景教学,建立一个充满活力与兴趣的语文课堂。课堂舞台化表现为在阅读课堂中,师生把课堂当做一个舞台,课文即是台本,通过舞台剧来演绎课文的内容。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羚羊木雕》,找五名同学分别饰演课文中的我、妈妈、爸爸、万芳、万芳妈妈,一名同学负责旁白部分,注意表演过程中语气动作的生动形象,一些神态描写要尽量表达到位,其他同学可以充当评委,最后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受欢迎表演奖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能让学生踊跃参加,锻炼学生的表演天赋和语言表达能力。

和谐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师重教,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最大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会犯错,教师的处理方式极其重要。有一位同学上阅读课的时候总是偷偷看课外书籍,不认真听讲,老师批评后,未见成效,反而使他逆反心理加重。老师在反思之后,观察他平时的行为,发现他是个思维活跃、爱读书的学生,只是选错了读课外书的时间。此后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总会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拓展,并提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内容,这位同学总是能回答得很出色,同学们都很羡慕他的知识储备量。老师表扬了他爱读书的好习惯,但同时也指出应该合理规划读书时间,课堂内的阅读也是很重要的。这位同学听了老师的话,开始认真对待课堂阅读,踊跃回答问题,不仅和老师的关系更融洽了,还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成绩。

(2)学生更新学习方法

个性化阅读。个性化学习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阅读进行选择,不要拘泥于应试的辅导书籍,多开阔自己的眼界,去寻找课外一些能提高自己涵养的书籍。

实践性阅读。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有很大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与学生共同选购读物,阅读分享心得体会,同时也会增加亲子之前的感情。

活动性阅读。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图书活动,如读书日、文学常识竞赛、校文化交流、传统文化展等,同时也要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升涵养,开阔眼界,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猜你喜欢
课外书籍课文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满课外班
背课文的小偷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背课文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