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2018-02-09 18:20陈书娟
中学语文 2018年2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情境

陈书娟

初中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体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情感共鸣体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感受文本内容情感的魅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渗透语文学习情感的教学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要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观情感、态度和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自我情感体验,形成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链条,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营造和谐、愉悦的初中语文情感课堂氛围。教师要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要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主体,融入自己的学习情感,较好地增强自己的知识理解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探索

1.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和谐、愉悦的语文教学情境,可以采用故事讲述法、多媒体展示法、生活情境创设法等,使学生直观而生动地感受到语文学习情境,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悟语文文本知识,使自己置身于富于情感的语文课堂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以人教版初中语文《黄河颂》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为学生呈现黄河的雄壮之景,并配以黄河主题音乐,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本内容之中,真切地感受到黄河的波澜壮阔之姿、雄壮豪迈之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体会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为清晰地把握文本的情感风格和特点。

2.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要使学生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尚未完全形成,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领悟能力,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加深学生对于每一篇文章的情感思想的体悟和理解。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 《珍珠鸟》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语文知识探究的热情。如:学生们见识过珍珠鸟吗?珍珠鸟在作者的呵护照料之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体会和感知作者的内心情感呢?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下认真阅读和思考,并将作者对珍珠鸟的情感进行延伸,认识到爱是链接人类与动物的桥梁,获得自身情感的升华。

3.加强实践教学,实现语文情感与生活的链接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叩开学生的情感之门,教师还要加强实践教学,要使语文篇章中的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相链接,培养学生问题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使语文知识变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看云识天气》一课为例,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将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云记录下来,进行观察、比较、联想和体会,增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获得深刻而强烈的感触,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意义。

4.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意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尤其是散文中的语言,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情感意境,揣摩语言的精准、生动和传神之感,进行与作者的情感对话和交流,真切地触摸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谈生命》为例。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和品味,感悟生命的过程,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体会作者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情感,更好地感谢和享受生命所带来的愉悦,不畏于生活中的困苦和艰难。又如:阅读丰子恺的《竹影》一文,可以让学生反复揣摩和品味古朴简约、极具表现力的语言,在看光、影、月、竹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情感和艺术的启迪,深刻感知人生美好的意境和内蕴的哲理,全面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走近文本、感知文本中的情感,并使自己的情感获得升华。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进行语言的品味和揣摩、意境和把握和体悟、情感的启迪和升华,激发初中语文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愉悦的语文学习情境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领会语文知识学习和探究中的真义,全面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文本情境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