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探讨

2018-02-09 18:35刘跃良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质量初中语文

◆刘跃良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小学校)

新课程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教,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意识、基本的科学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互相融合在一起,改变以往死板、陈旧又单一的授课模式,重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让被动式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式探索知识,如此一来,整体的教学质量才能提升。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量化,与时间赛跑,照着课本的理论知识死板授课,完全忽略提高学生的兴趣。由于课堂中教师主导掌控全局,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绝大多数看似规矩、安静的课堂纪律是因为教师的权威而生的,并非是学生集中精力的表现,这样的环境下根本不利于提升学生跳跃灵活的思维。传统教学中还有一点致命的特点,就是太过于看中评价之后的结果。每位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力有限,不能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关注,因此每个学生的成绩高低就决定了教师的关注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发展、个人能力以及素养修为等的培养,这些都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目标相违背。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渗透下,尝试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与大家一起商讨:

1.通过创造一个优质的教学氛围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施教的时候,由于学生正好处于叛逆时期,有太多的个人想法,教学课堂上仅仅采用注重理论,死记硬背的单一方式是行不通的,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要根据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营造出一个能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良好学习环境。学生能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下接受知识的灌溉,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不再是难事了。

2.改变教师的主导观念,施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一个活跃的课堂环境少不了学生的参与,作为教师要用心做好每一次备课,改变原有的教师掌控全局的课堂教学,务求能营造出令学生欢愉的学习氛围,在学生也成为主体的课堂中,他们会主动跟随教师的思路去探索知识的奥妙,在互动过程中,尽情的思考和想象,这样的互动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可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3.使用新颖的提问方式,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通过问题,学生有了更多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维也能跟随教师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初中语文教材《背影》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根据课文内容加入一些插图,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发挥想象:“同学们,你们有独自远行的经历吗?谁出门送的你们?有没有体会过临行前的伤感?”等此类问题的提问,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父母之爱,同时也会对文中特殊的时代社会背景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主动去挖掘相关知识点。

4.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形成健全人格。新课改理念下,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个人素养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教学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教师的自身修为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行。所以,教师不能再只停留于课堂中,一定要走出教室,靠近学生的生活,更多的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积极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归根结底,新课程改革的普及和不断深入,符合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同时在更高要求的作用下,给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增添了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的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跟着新课改的步伐,努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追求,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具备正确三观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志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7,(13) :104.

[2]丁多钦.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学周刊,2017,(15) :117-118.

[3]鄢邓云.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2016,(10) :46.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质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