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惟邦本”到人民至上

2018-02-09 20:25陈泰山
共产党员·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名臣统治者民心

陈泰山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追溯这一思想的形成脉络,既离不开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也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背景,这一思想继承升华了我国古代治国理政中极为重要的“民本思想”。

“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惟邦本”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与人民的相互依存关系,只有人民安定团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春秋时期名相管仲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他把顺逆民心作为执政的根本。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则提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他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也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这一时期,荀子主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把人民和统治者的关系比作水和舟的关系,生动形象地道明其利害,因此常被后世名臣劝谏统治者时所引用。而孟子则提出了“民贵君轻”说,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到了汉代,统治者看到了人民在秦朝灭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视对人民的安抚,注重给人民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汉初的贾谊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夫民者,万世之本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又吸纳了法家、道家等学说,推出了具有兼容性的新儒学,他强调帝王不能顺应民意则会引起天怒,要更多地关注民生。唐太宗李世民专门写了《民可畏论》,强调国家的安危、存亡、兴衰、功业,均取决于人民。柳宗元在“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可以说是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

在宋代,民本思想已成为朝堂议政和君臣论述的重要话题。宋仁宗在圣旨中即有“民惟邦本,不可侵擾”的旨意。名臣司马光重视民意民心,他提出:“夫为政在顺民心,民之所欲者行之,所恶者去之,则何号令不行!”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的民本思想概括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

元代民族矛盾较为尖锐,杰出的政治家许衡提出了“正君心、求民心”的政治主张,要求统治者仁政爱民,将 “民心”作为检验“君心”的标准。平民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认识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关系时,称:“君舟民水,载覆无常”,“凡为治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王阳明则认为“亲民”是儒家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政治目标,要将亲民作为治国理政的初衷,亲民是至善的外化形式,是实现至善的途径。清初名臣范文程,为清王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铸就了开拓之功。他在制定经济、政治和军事政策时,均以民情、民心和民利为依据,推动了民本思想在清朝的贯彻实施,使得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安居乐业。

到了近现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社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升华了传统的“民本思想”,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治国思路,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以人民同意不同意,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衡量标准。”江泽民同志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品格——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臣统治者民心
党心民心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广州出土五代南汉国名臣李纾墓志铭考略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民心
浅析贾探春与史湘云自卑和中性性格异同
北宋名臣寇准与邯郸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