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小学数学学习更高效

2018-02-09 21:29蔡青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圆规画圆半径

蔡青龙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我们一直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们能在课前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后,能及时做好复习工作.因为前置性的预习,可以督促学生们找出不懂的地方,学生们也可以据此提前扫除新知学习上的障碍;而后续性的复习,可以很好地巩固新课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学习中,预习和复习是很重要的两项工作.但在我们实施过程中,会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预习,教师尽管布置了,可是学生们预习到什么程度?掌握了什么内容?还需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些都是很难调控的,为此,我们作了预习案的设计与发放,但随着“翻转课堂”的引入,我觉得我们的预习案可以结合微课一起实施,按步骤地引领学生推进预习工作,并且在微课中,重难点得以凸显,可以真正有效地提高预习的效率.如何设计微课与预习案?要考虑哪些因素?解决什么问题?……都值得我们做深入思考.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以“圆的认识”一课为尝试,开始了微课与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的探索.

一、建立体系——把握框架结构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以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为目的,让学生搭建有效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一)建构知识体系

“圆的认识”一课知识点众多,要让学生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半径、直径;会用圆规画圆,并知道画圆的三个步骤——定长、定点、旋转一周;能探究得出圆的特征——同一个圆中,圆的半径(直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相等,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它的直径,有无数条.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将预习案分为了三部分,即第一部分是寻找生活中的圆,初步感知圆形.第二部分是用手边的工具想办法画圆,再观看视频,试着用圆规画圆,并思考画圆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第三部分自学教材,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在圆内标一标,并用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等方法探究圆的特征,再记录下来,这样的三个层次非常清晰地呈现了本节课的主要脉络.

(二)搭建方法结构

知识框架搭建好后,也要注重脚手架的摆放与设计,即要注重方法结构.有了方法的指引,学生们操作起来就好像找到了法宝,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们这样的指导——结合上面“圆的认识”导学案的思路,我们可以将之压缩、提炼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找一找(生活中的圆);第二部分,画一画(用圆规画圆)并想一想(畫圆时要注意什么);第三部分,标一标(圆的各部分名称)、量一量(半径和直径的长度)、写一写(你的发现).其中,“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等词就是方法的提炼与概括,几种方法按次序叠加,也形成了一定的方法结构,能有效地辅助学生们很好地完成预习工作.

二、激趣启学——抓住重点知识

兴趣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抓手,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紧扣重点,降低难度

微视频这个媒介,能很好地引领学生们开展预习工作,还能实现预习案不能达到的指导、辅助的功能.比如,本节课用圆规画圆,如果仅仅依靠学生们琢磨画圆的方法,既耗费时间,也不利于下一阶段的特征探索,因此,这里要给学生一个指导,而视频就是很好的媒介,教师可以演示整个画圆的过程,只是静静地、慢慢地把画圆过程演示出来即可.通过画圆微视频的演示,学生们会用圆规试着去画一个圆,这一过程只是动作,让学生去琢磨、捕捉、体会,初步掌握画圆的方法.对比没有使用微视频、没有预习的课堂,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画的圆是不成功的,抓住圆规的两脚在旋转.有了这个无声的指导,学生们会睁大眼睛寻找画圆的技巧.

(二)启发诱导,促进理解

“圆的认识”一课中,另一个重点是圆的特征探究.如果直接布置预习工作并完成预习案,那么学生们可能只是从教材上找知识、抄特征、机械记忆,这些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数学教育.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标出圆心、半径、直径,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去寻找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思考半径、直径的数量及长度.将答案隐藏起来,通过动手操作,启发学生们主动地发现其中的奥秘,促进理解.

三、精心设计——突破难点知识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课堂新知引入的行云流水,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流连忘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于设计,科学规划,助推学生轻松理解新知.

(一)设计细微,层层推进

微视频的录制,要针对学生们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进行设计,包括停顿地方以及下一阶段要做的工作、准备的东西,因为学生们初次接触相关内容,是不熟悉,预习过程中要给学生们消化的时间,要在视频中给学生们提示——仔细观看视频,留意教师画圆的过程;暂停视频,取出圆规,在预习案上画一个圆……这些指导对于学生而言,就如同指路明灯,照亮他们预习的道路.

(二)精心设计,突破难点

学以致用是一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因此,预习案不仅要记录收获的知识,还要结合所学,去应用、解释.比如,“圆的认识”会涉及许多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车轮、井盖、瓶盖……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其实这背后就是圆的特征.因此,微课的设计要结合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进行综合设计与教学.

综上所述,微课的设计与引入,可以使学生们学得更有方向,直奔主题而去,节省时间;使学生们学得更有趣味,有视频、有图片,刺激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们学得更有价值,有辅助、有挑战,适合各种层次的学生……这样的设计,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们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当然,微课的播放时间和内容要做好控制,切不可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endprint

猜你喜欢
圆规画圆半径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圆规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一些图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
圆规小姐圆梦记
二合一圆规尺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圆规小姐圆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