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消费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8-02-10 00:26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影响大学生

(1.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四川绵阳 621010;2.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网络文学消费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

付伶莉1周 冰2

(1.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 四川绵阳 621010;2.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扑面而来。全球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也随之刷新。书本不再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路径,信息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娱乐的主要途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网络文学作品诞生、普及,到目前为止,网络文学已占领网络文化高地,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文学作品。而网络文学的阅读和消费对大学生的行为、心理、思想道德甚至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本文尝试探究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学消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对策

网络小说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本文取样对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等六所大学的12个院系(6个工科院系,6个文科院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分析。共发出调查问卷1906份,回收有效问卷1901份。调研结果是86%的在校大学生有阅读网络小说的习惯,在阅读网络小说的大学生中,30%的人有过付费阅读,20%的人有过打赏作家的行为。男女大学生在阅读期待视野上大有不同,86%的女大学生经常阅读的网络小说题材为穿越和言情,85.3%的男大学生经常阅读的网络小说为玄幻小说和网络游戏有关的网络小说,65%的大学生平均每周阅读网络小说10小时,7.6%的大学生每周阅读网络小说3-7小时,10%的大学生每周阅读网络小说20小时以上,也就是日均花费3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阅读网络小说。5%的大学生阅读者有过写作网络小说的想法。1%的大学生阅读者已经在写作网络小说。据调查反映出,80%的大学生除了阅读网络小说,还对网络小说周边产品着迷,例如,60%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改编的游戏。

有一部分大学生阅读者已对网络小说痴迷到“不能自拔”的程度。事实上,自2005年起点中文网首先“试水”作家福利,文学网站逐渐以福利的方式将网络写手、作家、读者等粘联在了文学网站上,网络文学的经济化书写兴起,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性阅读。为经济利益最大化,众多的网络文学作家无不诉诸于求新、求异、求刺激的YY架构。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网络文学界中玄幻、修真、穿越、游戏、都市、官场等类型小说横行。在这样的文学世界里,我们看不到公平、正义、文明,看不到诚信、友善、和谐,有的只是斗争、欲望,有的只是“打怪升级”,充斥着“金钱万能”的观点,甚至色情淫秽的情节。而这类网络文学作品势必会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当然,这并不是说网络文学的世界就是一片黑暗,诸如《诛仙》《凡人修仙传》等作品虽然写的是仙,但实际上写的是人的奋斗,一定程度上带有励志的效果。

这样,网络文学的世界实际可以分成两个部份,其一是经济化书写所带来的欲望表达,这部分作品强调的是YY式快感,而且多“不择手段”,诸如“种马”“后宫”类小说等就是代表,价值观比较紊乱,其二是虽受经济书写影响,但作者能够恪守写作道德,在写作中仍传达出了一定的正能量,相对来说有点励志,诸如“凡人流”等就是代表。很显然,这两类作品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导致他们过早成熟,而且过度地欲望化、情色性的描写可能会严重地损害他们的心理,而且极可能致使其缺乏积极的人生观,不利于其心理成长;后者相对来说可能影响积极,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存在的诸如过度阅读、过度审美幻想沉浸等阅读风险。

总结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金钱至上”“娱乐至上”的观念存在于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之中,很多网络小说里,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娱乐成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这种观念容易误导核心价值观尚未确立、思想意识容易被干扰甚至被操纵的大学生阅读者,轻者造成他们浮躁不安、无心学习、爱慕虚荣、互相攀比;重者造成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及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网络小说周边产品,不能自拔,逐渐失去自我,甚至导致大学生思想防线松动,价值取向紊乱,最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模糊甚至削弱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文以载道”,自古以来文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好的文本,不仅陶冶了阅读者的情操,而且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启迪和升华。反之,格调不高、思想消极的文学作品会产生与主流价值观悖离的消极作用,让阅读者尤其是价值观、人生观还未确立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厌世的心理,这种心态不利于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情色、暴力、叛逆、个人英雄主义等观点充斥于一些质量不高的网络文学作品。这种作品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误导。因为沉迷网络小说,从而模仿其中人物,进行强奸、自杀、杀人、抢劫等犯罪活动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令人堪忧。

3.使大学生颓废消极,人生失去方向和意义。 “没什么值得继续向往,……,或许我不该继续存活……。”这是网络上被转发多次的一个大学生的帖子,代表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最受欢迎的网络小说是科幻类、玄幻类、穿越类作品。阅读这些作品让那些因为压力大、憧憬虚幻世界、对现实失落不满的大学生陷人了迷茫之中,玩世不恭,消极颓废,脱离群体,整日沉浸在追风阅读网络小说的“YY”快感中,或迷失在网络小说改编的游戏的声色迷宫里,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对自己和社会失去信心。

因此,网络文学作为一种赋予了新时代多元化思想观念的新事物,目前还没有成熟,正在经历一个从“乱”到“治”的逐步完善的过程。鉴于网络文学的消费带有双面刃的性质,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如何既保证大学生的正常阅读,又保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他们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且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1. 建立网络文学的分类评价阅读机制。与传统文学读物不同,所有读者都可以参与网络文学的阅读和评价。好的网络小说能引起读者的赞赏和共鸣,同样,一些读者也会被低俗内容的网络小说吸引,有的大学生甚至迷恋上这类作品,对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以“点击量”作为衡量网络文学作品好坏的评价体系必须改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点击量”,更需要引入网络文学评论机制,请专业的“资深评论人”来评论网络文学作品,从而引导读者正确选择。这种网络文学评论机制,不仅可以正确引导作家的创作方向,鼓励作家创作网络文学精品,而且可以影响广大读者,尤其是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取向,引导大学生读者阅读优秀的网络小说。

2.加大推介阅读传统经典作品的力度,引导大学生从传统经典作品中汲取精华。借助对《论语》《孟子》《老子》《史记》《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等经典作品的学习和诵读,来提升广大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本,接受和认同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智慧,立志做有礼有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心胸开阔,兴趣广泛的有志青年,自觉抵制低俗的、黄毒类的有害网络文学作品,克服不良网络文化对心灵的侵蚀。

3.创新学校社会联合教育对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与意义建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教育。

第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有效引导。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和主要学习及活动的场所,学校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和教师作为大学生学习道路的引导者,应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素养。学校和教师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要时把思想政治课带到校外,引导大学生安全使用网络和阅读价值观正确、弘扬正能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另外,应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各省市均有众多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参观这些基地,或邀请相关研究人员到校进行宣导、培训;甚至可以邀请省内知名网络作家和评论家到校进行讲座交流、写作培训或赠书活动,请师生一起参加交流,甚至参与“网络小说写作”这种现场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揭开了网络作家“神秘的面纱”,一方面通过评论家的的现场指导,让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网络文学作品,加强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网络文学健康阅读的引导。

第二,加大对社会文化环境的监管力度,优化网络文学创作和传播环境。文学网站作为网络文学传播的源头,应加大审核和管理的力度,将不良信息拒之门外;网络作家和改编者则应对其作品负起责任,奉献能传播正能量、宣扬真善美、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意正确的网络小说精品和周边产品。网络作家和改编者、网络文学网站应以严肃、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学创作和传播,切忌将网络IP视为简单的商品。

4.加强法律监管,净化网络文学传播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依法管理网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无疑为网络文化管理和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网站是网络小说传播的载体和主要途径,而大学生是网络小说阅读的主力军,因此,加强网络和文学网站的法律监管势在必行。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从严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强化公共监督,完善举报机制,将违法作品拒之站外,引导网络文学良性发展。一部好的网络小说,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注入阳光和活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反之,一部淫秽不堪,无道德底线,金钱万能、恶俗暴力的网络小说,将会影响大学生的三观,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对身心健康不利。

网络文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网络文学的轻松活泼深深吸引了广大大学生,很多大学生甚至对网络文学迷恋至深。基于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可以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注入网络文学,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读。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发挥其育人功能。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质量不高的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小说阅读取向,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小说的辨识能力。这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更是广大网络作家、写手、改编者、网站、评论家、学校的责任。

因此,当前网络文学繁荣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趋利避害,充分挖掘网络文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发挥其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加大对文学网站的法律监管和技术监管力度。不难想象,通过社会与学校的联动,网站的严格监管,评论家的正确引导,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网络文学终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坚实阵地,成为他们放松身心,提高思想的乐土。

[1] 马汇.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6(8):76-78.

[2] 综文.网络小说不是洪水猛兽[J].广西教育,2017(12):48-49.

[3] 张冬静.神经质人格与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关系:叙事传输和沉浸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7(40):1154-1158.

[4] 赵霞、孙宏艳、张旭东.少年儿童数字阅读现状及对策[N].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3日(第5版).

[5] 蒋京恩、桑盼盼、郭静.关于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R].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52.

[6] 王昱娟、雷鸣. 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调查报告[R] .中国图书评论,2017(9):78-84.

Researchontheinfluenceofnetworkliteratureconsumptionon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corevaluesandcountermeasures

FU Ling-li,ZHOU Bing

(1.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2.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Abstract:Since the late of 20th centu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highway,not only made the network culture raised rapidly,but refreshed people’s life and work.The book is no longer the only way for getting knowledge,network becomes the main way for undergraduate study and amusement.In this times,net literature has occupied the highland,which is the most popular literature for undergraduate.Because the reading and expense for network literature has deep effect on undergraduate action,psychological,ideological and moral,even the core values of cultivation.This paper try to explore net literature’s influence on undergraduate’s core value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netuork literature consumption;college student;core values;ynfluenc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I206

A

1672-4860(2018)03-0091-4

2018-04-02

付伶莉(1981-),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当代文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周 冰(1981-),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网络文学。

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项目“网络文学消费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KQSN2015YB03);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5-2016年度项目“网络文学消费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CSZ2015022)。2017年度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专项课题“未成年人网络文学非正常消费与心理干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CWCN2017YB03)。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影响大学生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