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018-02-10 22:44赵永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4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纵坡视距线形

文/赵永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4

1、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的影响因素

道路设计是导致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利用设计理论措施使行驶条件得到改善,使因道路原因造成的交通安全隐患减少。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设计因素有:

1.1 标志标线

虽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已经比较完善,并符合国际相关标准,但一、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系统交通标志标线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交通标志的不完备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有的比例很大。道路路幅的布置方式,车行道、路缘带、路肩及中央分隔带的尺寸和形式都应该根据交通量、交通组成、使用功能及安全行车要求合理的设计,并考虑其一致性和连续性。交通事故数量的相对值随车行道宽的减小而增加,有效的利用车行道宽度一定程度上和路肩和路缘带的情况有关。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对路缘带的宽度规定,使其能对车行道和分隔带、车行道和路肩起到分割和诱导驾驶的作用,有利于安全行车。

1.2 道路几何线形

平、纵线组合在诱导视觉上有重要的作用,在视觉上线形组合违背自然的诱导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道路几何线形要素构成的合理性和线形组合的协调性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首先过长的直线路段容易因单调而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分散注意力而反应迟缓;再者,受线形组合的影响,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不仅和平面线形、纵坡有关系,而且和线形组合的协调性关系密切,尽管线形标准都和相关规范相符合,但是不良的组合仍然会使事故频发;如果道路的竖曲线半径太小,容易减小驾驶员的视野,使其视距变短,而引发事故;另外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山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为25%,比平原和丘陵7%、18.5% 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出许多,究其原因是下坡制动失灵或来不及制动,如果道路纵坡过大时,会造成事故剧增,行车转弯的半径随着道路平面曲线的曲率增大而减小,进而导致机动车所受的横向离心力增大,极易发生侧滑事故。

1.3 路侧的安全性

当前国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路边防护是防范交通安全事故中比较薄弱的部分,特别是一些路面和路基坡脚处高差相对较大的应设有防撞护栏避免车辆二次事故的发生,有的地方并没有这些设施,这些路段经常发生许多特大交通事故。这些公路仍然使用大量采用的碎石砌成的石墩和离散而单薄的水泥柱等非车辆防护的装置,只能起到安全警示作用,而不能对冲出道路的车辆起到防护作用。

1.4 公路平面渠化

公路渠化指的是在道路上采取的分离各种物体的方法和措施,使方向、类型、速度不同的交通流按照所划分的道路各自行使,互不干扰。因为交织运行、车流交叉速度、改变方向等因素都可能会对驾驶信息和操作反应等造成影响,所以对交叉处采取减缓纵坡、增大视距、交通管制、渠化转弯行驶等措施,可以改善车速要求高、交通量大的相交道路的行车安全条件,其中立体交叉设计是目前认为最安全的。

2、提升公路设计改善道路安全问题

2.1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

因为平面交叉口行车比较复杂,存在较多的交通冲突,因此车辆驾驶员既要考虑行车轨迹、车辆速度、还要考虑前方道路车辆行驶状况。所以最好把平面交叉口的位置设置在直线段上,如果必须设置在平曲线,应该控制曲线半径比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大;不应该把平面交叉口的位置设置在凸型竖曲线的附近及顶部,进出交叉口的纵坡与其范围内的纵坡变化量不应该过大。两条道路相交的交角应大于45°,交角过小不仅容易导致行车对象冲突,驾驶员也不容易对被交道路的交通和距离做出正确的判断。Y字型交叉能对支路的入口修正处理,使其形成T型交叉,应该尽可能防止设计畸形交叉口,保证交叉口面积合理,如果交叉口面积较大,容易使车辆行车轨迹发生混乱,而引发交通事故。

2.2 重视视距问题

良好的视距能判断和决定道路的行车环境和驾驶行为的有效操作时间。道路设计常用到超车视距、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所以道路设计应该保证平面交叉口、平曲线弯道内侧等视距良好。如果在交叉口视距三角区内存在障碍物,会有一定的盲区,很容易和被交叉道路的车辆产生冲突,使驾驶员因紧张而遇紧急情况采取不当的措施而发生事故。这种类型的交叉口容易在乡村道路和高等级道路相交时出现。在弯道上,驾驶员为了增大视距,会因为弯道的内侧的视距有限,而把车辆靠到道路中心线甚至对向车道,这种情况比较危险,一旦对向出现行驶的车辆,很容易发生正面相撞,或司机为了躲避对面车辆而侧翻至路外。

2.3 平纵线形与平纵组合问题

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和地形相适应。平面线形设置的合理性和驾驶员视觉、心理、习惯等有直接关系。从地形较好的区段进入地形较差的区段时,应逐渐过渡曲线的技术指标,防止发生突变,防止采用长直线尽头设小半径圆曲线,应该在同向曲线间设置足够长的直线,不能连接段直线。连续多个平曲线路段曲线变化的半径应该以速度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如果因地形地物条件而采取极限半径时必须使相应的安全措施设计同步。纵断面线形应该和地形相符合,设计为平顺而圆滑、视觉连续的线形,防止短距离内频繁发生起伏,必须保障纵断面的设计满足视距要求,注意尽量不采用最大纵坡的极限值。大、长纵坡不利于载重汽车行驶,上坡会减慢车速,对后续的快速车辆造成妨碍,增大“强超硬会”的可能性,降低了其安全性;下坡会造成制动过热,减弱制动效能,进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所以各级公路应该严格控制连续上坡和连续下坡路段。道路路线设计应该重视平、纵面的合理组合,不仅使汽车运动学和力学的要求得到满足,还应该考虑驾驶者心理和视觉、路面排水等要求,为道路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结语:

为了使公路交通减少发生安全事故,道路设计者应该重视道路线性设计,通过精心设计,使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提升公路行业的水平。

[1]张卫杰.许新美.浅谈城市道路交通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5(04):367.

[2]朱丽.浅析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223.

[3]陈文胜.浅析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0(04):249-251.

猜你喜欢
纵坡视距线形
重载交通纵坡路面结构受力分析及病害预估模型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弯曲连续梁拱桥梁结构线形控制关键技术
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纵断面接坡方法分析
俄罗斯
一种基于非视距误差补偿的协同定位算法
安全视距应该成为道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共识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