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激活课堂

2018-02-11 00:40赵爱民
中学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成语同学语文

赵爱民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来激活语文课堂呢?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探索,总结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经验,以此抛砖引玉。

一、展示个性,把课前三分钟还给学生

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每堂课前都让一位同学进行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然后请一二位同学作简要客观的点评。每当有同学的讲演涉及到有关惜时、勤学、友爱等话题时,我就会因势利导的加以升华:或重申其妙语警句,或讲一类似事例,或三言两语直接引导。让同学们听后印象更深,知理更明,学习更勤,使其不时在思想品德和学习行为等方面有意无意受到鞭策与激励,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源动力,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课前三分钟,虽短犹长,亦应多样。在本着大语文与小语文、素质与应试相结合的前提下,针对本班的特点,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以兴趣引导学习,以学习促进兴趣,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三分钟课前活动。如对易读、写、理解错误的字词的音、形、义的积累与辨析,同学们都获益匪浅,既积累了语文基础知识,又有效地应付了考试。特别是针对同学们对成语的理解与用法相当薄弱的问题,我积极有效地引导同学们用课前三分钟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给大家抄三至五条成语 (全体同学都必须用一专用本子记下),注其音、形、义及其用法,并用这几条成语连写成一段文字当场读给大家听,并适时点评其优劣,或即兴示范。这样日积月累,同学们不仅对成语用得更准确了,而且在写作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营造浓厚的兴趣氛围,激发了个体的学习兴趣,进而也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

二、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课前的导语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讲《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引导学生齐诵曾学过的李白的诗,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秋浦歌》等,并用“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诗句所用的夸张的手法趁势导入,立刻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自然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仙境中去了。

导语除了用诗词外,还可用与所学的新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故事、悬念等方式。用好的导语导入新课,可以营造各种课堂情景与氛围,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学习在情景中延伸。这一点对学习诗词、散文尤为重要。教学中,一旦学生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鸣局面,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对本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激活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兴趣须从微观入手,不同的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如上一堂题为“具体是记叙文的灵魂”的作文指导课时,我不是讲解作文的概念原理,而是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同样是表现“愁”的情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意象将愁具体化,使它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感人致深。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

电视上不时地会播放一些由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剧,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播放《红楼梦》时,我引导同学们每天一边看电视剧所放的两集内容,一边读这两集的原著,并将改编的电视剧与原著相比较,分析二者在剧情、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优劣;同时又给同学们适时补充有关影视鉴赏、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并要求观后至少写一段文字。从实践来看,同学们乐此不疲,意兴盎然。同学们既看了影视,又接受了名著的熏陶,而且还使其在写作、思辨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与提升。

四、身体力行,学海无涯“乐”作舟

诚然,学习是苦,学习是难,但我们应引导引导学生难中求易,苦中寻乐,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增强习的兴趣。

比如,文言文一直是学生老大难问题。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文字不通,而且时代变迁,对人物性格、作品思想等更难把握,以至学生一见到文言文就产生抵触情绪。为扭转此现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授《鸿门宴》一文时,不仅让学生大谈霸王与沛公的轶闻趣事,我还大肆渲染“鸿门宴”这一现代交际语的作用、意义,学生顿时产生急切希望了解有关鸿门宴这一历史故事的兴趣。自然,接下来对枯燥了字词的掌握,文意的疏通理解就顺利多了,不仅如此,我还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自由组合三组,竞演从“项伯夜驰之沛公军”至沛公“起如厕”一节,并当场由师生共评优胜组,以兹鼓励。这样反过来,以演促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课文,对字词句的掌握更加准确了。

五、情感渗透,营造民主气氛

有人曾说,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感染力,而我个人认为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一个导演,学生应是学习的演员,师生手中的课本犹如他们手中的剧本。像导演与演员共同对剧情理解,导演又以其高屋建瓴的卓识来指导演员对剧情的演绎一样,师生应加强交流,共同对课本进行理解与诠释,教师又以技高一筹,智多几许,思深三分的专博之长给以精要点拔与引导,让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人人都有兴趣,人人的兴趣不尽相同,激发其兴趣的方式亦因人而异。因材而导是现代教师应遵守的一个准则。叶圣陶说过:“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也正因此,有生活就有兴趣,想学习也就有兴趣。

猜你喜欢
成语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拼成语
猜成语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