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欣赏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2018-02-11 00:40
中学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影视利用

孙 颖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章节明确表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影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和良好个性的养成,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影视如此强大的功效,使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水涨船高”。它改变了语文传统的教学手段、模式,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效益。影视作品对于语文教学来讲,使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它不仅给人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使观看者如临其境,记忆深刻,而且能给学生带来轻松和愉悦。当然,影视只是语文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所选的影视片断必须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且课内放映的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变成了纯粹的“影视课”。同时教师应当自觉提高自己的影视欣赏水平,掌握一些影视的艺术表现手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适时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利用影视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这就为教育者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此外,语文教学不仅关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关乎人文精神的传承。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机械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取,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只有通过审美活动将学生善良、美好和崇高的情感激发出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优秀的影视作品与文学经典一样,以典雅的语言表达、精致的画面构图、崇高的情感内涵、生动的人物形象、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厚重的人文精神来影响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 “润物细无声”的推动作用。因此,利用影视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将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利用影视资源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能够快乐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探索求知。由于现在的学生长期沉浸在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大众传媒的氛围中,所以他们对图像的感知力和敏锐性普遍超过了对文字的感知力和敏锐性。鉴于学生在文化接受上的这种心理特征,如果以形象直观、活泼生动的影视作品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许多影视剧改编自文学作品,在改编过程中,编导对原著进行了“二度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原著与影视剧进行对比,共同探究二者不同的表现方式与优劣得失,从而引发学生进行鉴赏、思考、探讨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学习话剧《雷雨》一课,可以让学生观看话剧《雷雨》的片断,并引导学生对这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其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从自己的个人感觉与体会出发,大胆发表个人看法。这样就将语文教学与影视艺术鉴赏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热情与兴趣,拓展了思维空间,又提升了艺术欣赏的品味与能力。

四、利用影视资源强化审美感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欣赏影视剧本身就是一项审美活动,影视剧用以辅助语文教学能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并由此提高审美水平。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联想与想象,同样,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作”,才能有效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对其中的社会场景与人物形象的联想与想象是否合乎真实的历史事实,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影视作品来比照、把握。

五、利用影视资源提高写作水平

质量不高、内涵单薄,难以抒发真实情感,甚至无以表达、无从着手,这是当下学生作文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学生作文写得不好,甚至写不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平常的阅读面太窄,对身边生活观察得不够仔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激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多去观察生活,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影视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生活的折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影视资源间接地观察世界。

此外,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课中,利用影视资源创设作文情境、引导写作思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对人物作心理描写时,可以先播放影视剧《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段落:城门敞开,城楼上,诸葛亮悠然安坐;城楼下,司马懿兵临城下,逡巡不前。此时两个主要人物之间没有任何对话,整个场景中只有悠扬的琴声。教师利用本段视频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描写的作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此时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在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中,心理活动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展开联想,各抒己见,然后再布置书面作业:如何用语言文字表现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又如,在对人物作外貌描写时,部分学生往往会将人物的面貌、体态、衣着等从头到脚一股脑全写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类似于摄影技术中的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像语言表达方法,将人物的外貌描摹分散在文章的各处,使得人物形象更饱满、更立体。

总之,善用影视,结合教学,我相信,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影视教育之花一定会在语文教学园地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影视利用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