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思考

2018-02-11 17:40郭克平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考研究小学教育新课改

郭克平

摘 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下,基础教育改革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想要提升课堂小学的质量,就要做好教学的科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改革和来说,不仅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包含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所以要做好教育改革的创新工作,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改革分析;思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34

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就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上入手,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以此来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提升教育的效果。通过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也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就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来说,在一些地区存在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现象,加之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二,注重知识上的讲述,忽视培养学生能力上的重要性。从教育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现阶段的义务教育中主要采取了教与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只能體现被动教学的特点。由于将教学放在了被动与依赖性上,也就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教学的本质上来说,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发展,也就证明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第三,以提升分数为主。由于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使得教育管理中提升分数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唯一目标。从实际上来说,单纯依靠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是远远不足的,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第四,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一些学校中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使得教学中往往过度地采取强化训练等方式,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1]。

二、进行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第一,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就创新能力来说,已经成为了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创新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实现教育的目标。所以教师就要坚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上出发,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二,满足校外教育的要求。现阶段小学校外教育逐渐形成,并演变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市场。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每年参与培训的学生数量在1亿以上,使得校外教育成为与正规教育并重的教育体系。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不断突出,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发展与实施。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做好校外教育与发展工作,完善教学环节,积极运用好素质教育理念,提升校外教育的效果。第三,满足德育教育的要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渐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尤其是对于升学教育来说,智育的地位不断提升,德育逐渐被忽视。但是从实际上来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好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好市场的变化,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满足发展的需求[2]。

三、做好小学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 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的发展下,要做好教育改革工作,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不仅是提升学生认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在主动参与中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到学习中。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就可以主动参与其中,并将其转变成学习的动力。

(二)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积极的一面,从而主动进入到学习中去。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要避免直接的指责,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要具备充足的耐心,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这一知识的信心,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

(三)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就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师队伍来说,还要做好壮大与充实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来说,受到人口外流与政府投入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基础设施与学校规模上发生了变化。加之教师薪资水平不高,打击了先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了学校中的教育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方面就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与措施,鼓励专业素养高与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到教学中去,以此来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其次,可以借助提升薪资待遇等方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四) 完善教育评估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小学教育就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坚持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学校方面也要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上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可以说,只有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所以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来保证评价的针对性[4]。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改革中就要坚持从新课改的角度上出发,坚持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制度,主动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理解好知识,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勤生.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浅谈[J].教育现代化,2017(24):234.

[2] 胡琪.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J].亚太教育,016(34):27.

[3] 姚丽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现代交际,2016(15):153.

[4] 翁丽娟.浅析小学阶段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7):207.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思考研究小学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