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县区中小学校长心理压力调适策略

2018-02-11 17:59杜峰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调适心理压力中小学

杜峰

摘 要:校长是能否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县区中国小学校长正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较大的心理压力。其来源主要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来源主要包括经费、人事、升学压力、生源等,内部压力主要源于校长的思维方式、角色转换、自身个性等。要缓解这些心理压力,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调适。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心理压力;调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105

心理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是指人们在面对难以应付的情景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情绪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一般来说,形成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主要是客观事物和因素的紧张刺激,二是内部的个性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养和承受能力。县区中小学校长基于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客观压力,同时承受着客观压力带来的心理压力,对这些心理压力进行适当的调适,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效率,提高办学水平。

一、县区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压力的来源分析

(一)外部来源

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受到经济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县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差距较大,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教育改革要求也给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带来繁重的工作压力,并成为重要的心理压力外部来源。具体而言,县区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压力的外部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费来源问题。县区中小学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普遍欠佳,学校的经费保障问题非常严峻,这必然给学校的管理和后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二是师资问题。在县区中小学,无论是教师的聘任还是中层领导的任命都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批准,人事权的不足,给校长在学校实际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三是升学压力。虽然国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就目前来看,一所学校的升学率仍是评判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區县中小学校长不得不面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两难选择,既要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加强考试科目教学,提高教学成绩,给主管部门和家长、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四是生源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未实现均衡发展,同时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生源的流动和集中趋势也日益明显,部分县区中小学面临严重的生源流失问题。

(二)内部因素

县区中小学校长的自身个性行为也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重要来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校长的思维方式陈旧,管理水平不高。例如,认为自己是一校之长,凡事都要亲抓,从而被繁杂的日常事务束缚,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是工作绩效并不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二是角色转换不当。例如,部分年轻校长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上任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工作失误,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三是部分县区校长的自身个性较弱,冷漠、固执、狭隘、多疑,这些个性特点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极易成为心理压力的催化剂。四是很多县区中小学校长缺乏自我心理保健知识,不能利用合适的方式和途径疏导心理压力。

二、县区中小学校长心理压力的调适策略

(一)外部条件的改善

目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工作压力过大是县区中小学校长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来源,由于这些来源具有显著的客观性特点,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和社会多方努力,不断改善县区中小学的生存环境,方可从源头上疏导校长的心理压力。

首先,基层政府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水平薄弱地区中小学的软硬件水平。例如,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地位,尽力改善教师的收入、医疗和保险等待遇,为区县中小学校长提供良好的物质工作条件。

其次,要转变教育和管理理念,给予中小学校长适当的办学自主权,强化人文关怀。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落实学生就近入学,通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减少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

最后,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协同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加大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的宣传问题,积极倡导素质教育思想,改变全社会的应试教育陈旧理念。

(二)校长自身的内部调适

首先,区县中小学校长要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直面困难,通过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可以说,只有具有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高尚思想操守和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将工作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对策和策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不断奋斗。

其次,区县中小学校长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应变能力,从而肩负起工作的重担,不辜负全校师生的重托和希望。例如,校长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不仅为广大师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亦可成为调节自身行为和陶冶个人情操的重要保障。

最后,区县中小学校长需要不断加强素质训练,提高工作能力,减轻工作压力。显然,工作绩效是形成工作压力,进而导致心理压力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区县中小学校长只有不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作素质和能力,才能出色完成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减轻工作绩效产生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符传健.中小学校长的心理挫折及其自我调适[J].新课程(综合版),2010(12).

[2] 黄海燕.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心理调适[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9).

[3]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

[4] 臧伟伟,伍新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5] 何进军.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

猜你喜欢
调适心理压力中小学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