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第一民生工程的湖南实践

2018-02-11 18:34王文珍吴必文
湘潮 2017年11期
关键词:湖南全省贫困户

王文珍 吴必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地处武陵山片区中心地带的十八洞村,曾经默默无闻、穷得实实在在,如今日新月异,风生水起。继获得“第三批全国宜居镇村”“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殊荣后,2017年2月18日,十八洞村又传来喜讯:贫困村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几年前那个金色的秋天,这个偏僻、贫困的湘西苗寨,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而受到广泛关注,它的“命运”随之改变。

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也正是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要求在十八洞村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

奋斗成就使命,实干托起梦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湖南省委、省政府迅速反应,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超常规举措不断攻克脱贫难关。

凝魂聚气,众志成城。脱贫攻坚战在敢为人先的湖南更加波澜壮阔,天翻地覆……

★时代强音:“精准扶贫”正式提出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一心为民的情怀,数次来到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看真贫、察真情。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说: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中,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毛泽东思想最早的发源地。湖南也是全国贫困面比较广、贫困程度比较深的省份之一,全省123个县市区(含洪江管理区)有105个革命老区,有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提出“精准扶贫”,无疑对湖南贫困地区确保如期脱贫、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十八洞豁然洞开。3年多来,“精准扶贫”思想在十八洞村得到成功实践。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6年的8313元,年均增加2215元,年均增长133%。2017年2月召开的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十八洞村等全省1053个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脱贫出列。

石拔哑的家,就在十八洞村村口。她家里地面新铺了水泥,还接通了自来水。而几年前,她家里地面坑坑洼洼,房屋破破烂烂。如今,一把系着红色丝绸的椅子,摆在堂屋显眼处。有客人到家里来,她会深情地向大家介绍:总书记就是坐在这把椅子上,和我一家人算收支账,问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对湖南干部群众的期望和嘱托,迅速传遍三湘大地,成为全省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动力源泉。

2014年2月,时任湖南省省长(现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与湘西自治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充分發挥湘西在‘一带一部中毗邻三省、地处中部、享受西部政策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兴起新一轮产业兴县、产业兴市、产业兴州、产业富民的热潮,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基础和能力,进一步引导全民创业,进一步搞好新一轮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步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湘西是湖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瞄准湘西地区的生态资源,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对打赢湘西地区脱贫攻坚战具有决定性作用,也能为全省及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提供重要示范。

时代强音,引领航向。湖南从十八洞村开启了全省扶贫新征程,全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

★战略部署:精准施策上出实招

2017年1月22日至24日,杜家毫赶在农历春节前,调研罗霄山片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罗霄山片区包括茶陵、炎陵、桂东、汝城、宜章、安仁6个老区县。杜家毫在调研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只有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踏踏实实地抓紧抓好,才能为其他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调研中,杜家毫深情地说,当年,我们党就是在罗霄山脉播撒下革命的星星之火,并最终成为燎原之势。青山处处埋忠骨,没有当年老区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老区调研考察,他把老区发展时刻放在心上。

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有了老区的脱贫致富,才有全省的全面小康。作为老区大省,湖南从省委领导到基层群众,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向脱贫攻坚目标奋进。

“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帮困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新时期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对湖南扶贫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推动。省委第一时间传达贯彻、部署落实“精准扶贫”思想。2013年11月6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013年12月18日,中央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精准扶贫”作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明确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endprint

从2013年开始,湖南省委、省政府围绕中央精神,结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状,陆续出台了《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2015年7月20日,省委通过《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明确到2020年,实现湖南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改革扶贫考核,建立约束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基本原则,省与市州、市州与县市区、县市区与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真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上肩。2015年9月,湖南出台《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意见》,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2015年12月4日,湖南通过《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把扶贫开发纳入法治化轨道。“把钱用在刀刃上”,结合《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精神,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上,将70%的财政扶贫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市区,并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将30%的财政扶贫资金引入竞争机制。

为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南跟进反腐情势,狠抓扶贫工作中的党风廉政建设。2016年3月,省委部署启动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整治。省纪委按照“廉洁扶贫”的要求,将扶贫领域作为整治重点,确保每一分“救命钱”真正用到贫困乡村、贫困群众身上。2016年4月1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立年度扶贫开发逐级督查制度,将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纳入省委巡视组工作内容。2017年4月16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的问题,扎实推进整改。

随着精准扶贫的进一步深入,2016年6月,湖南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8月,湖南出台《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

2017年3月31日,湖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提出:力争2019年、确保到2020年4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县)和u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比照)县全部摘帽,全省6924个贫困村分批全部退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达到8000元,2020年达到1万元。

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下,湖南脱贫攻坚打出政策“组合拳”,构建了“1+10+17”为主的湖南大扶贫格局。“1”为总纲,即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10”为保障机制,包括扶贫考核、资金整合等。“17”为行业部门支持政策,包括安全饮水、农村道路、文化建设等。这些措施既从宏观谋划布局脱贫攻坚,又从微观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哪一项都是真金白银,不但针对性强,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

★砥砺前行:精准推进上下实功

“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致敬!”2017年新春佳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奋力拼搏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送去最温暖的祝福。

“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指引下,全国各地凝心聚力,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上下同欲者胜。湖南全省上下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各级党组织精准扶贫工作中,印刻在每位领导干部头脑里,落实到广大贫困群众的心坎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精准落实扶贫政策措施,做到不骄不躁、不虚不假,保持定力、步步为营。

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必先精准识贫,切实搞清楚哪些人是真正的扶贫对象,避免“穷人落榜、富人戴帽”。

从2014年1月17日起,湖南全面启动贫困对象识别工作。全省历时一年,发动了10余万党员干部,对全省4.2万多个村、5700多万村民进行逐村逐户的调查识别,确定了8000个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04万贫困人口。

由于时间紧、面很广、任务重,在建档立卡初期,贫困对象不够准、信息不够全、底子不够清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2015年以来,全省集中7个多月的时间,发动省、市、县、乡扶贫系统和驻村工作队,对贫困人口数据库进行认真核实完善,逐村逐户开展复查。

2015年9月至11月底,省委结合“三严三实”教育,组织动员63万多名党员干部深入贫困一线,开展“一进二访”(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摸清扶贫开发的“底数”。2015年9月,在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暨建档立卡“回头看”培训班上,湖南做了经验介绍。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湖南农村贫困户大多在深山老区,一个村子几百户人家,光走一遍都非常不容易,何况每次还要有人在家才能进行识别工作。对于一些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要多次走访才能找到人。

“一个也不能漏,一个也不能少。”在湖南,从全面识贫,到建档校贫,再到精准定贫,识别工作“筛”了3轮。为了精准识别,全省搜集录入贫困户信息3亿多条,初步建立健全了湖南扶贫信息网络,实现了动态管理。

精准推进。完善思路、调整政策,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提高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准制导”“喷灌滴灌”,在建立了精准识别体系后,湖南的扶贫工作从此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效果更加明显。

开展培训,强化认识。如何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精准扶贫上来,是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为此,2014年4月,省委举办了28年来规模最大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專门研修精准扶贫文件,传授精准扶贫方法。2015年8月,省委召集各市州、县市区和省直部门及市、县两级扶贫工作部门负责人,举办高规格培训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授课。2015年初至2016年底,为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队长的业务水平,省扶贫办先后组织了3次省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培训班。市、县两级也加大了培训力度,开展精准扶贫专题培训300余次,及时统一了思想认识。endprint

2015年8月3日,杜家毫在扶贫开发工作培训班上强调:要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以更加精准、更加扎实、更加有效的举措,努力探索出湖南特色扶贫开发路子,坚持做到“规划引领、以县为主、任务导向、渠道不乱”,收拢五指、集中力量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驻村帮扶,搭建平台。从1994年开始,湖南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开展驻村定点扶贫工作。2015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省8000个贫困村都迎来了“帮帮团”——驻村帮扶工作队。其中,省派184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比2014年增加了3.5倍:市(州)、县(市、区)、乡(镇)也纷纷派出帮扶工作队下沉到村,实现8000个省级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队员达2.5万多人。

奔忙在乡间山野的8000个工作队,拿出硬举措、带着真感情,吃住在村,与村民一起劳动。感情的付出,赢得了心与心的相通。贫困群众真正感到,这些“上山下乡”的工作队员是他们的亲人,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帮助他们斩断穷根的决心。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抓好党建促扶贫。”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扬担当精神。脱贫攻坚,是对干部能力的测试,更是对责任担当的考验。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党支部。”通过竞争上岗,十八洞村村支两委班子“换血”,3名产业带头人、1名大学生村官成为村主干,筑牢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通过“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及干部示范,村民实现由“看”到“干”的角色转换,并由此生发出脱贫攻坚的无穷动力。

3年多来,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湖南以书记牵头,34位省级领导率先垂范、联县扶贫,形成了省、市、县、乡、村5级书记抓扶贫的生动局面。全省63万名党员干部与187.3万户贫困对象“结穷亲”,真正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社会帮扶,凝聚合力。健全组织动员机制,广泛搭建社会参与平台,让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自2014年10月17日国务院设全国首个“扶贫日”以来,湖南深入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如扶贫好人的评选、“心系扶贫”百万群众大签名等。2015年,湖南开展扶贫宣传月、百企扶贫等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启动了“万企联村、共同发展”和“村企共建”项目。

2016年7月19日,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来到邵阳县塘田市镇大坪村和小溪市乡山田村,对接“三个一”扶贫行动结对帮扶的两家贫困户。2016年以来,省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精准扶贫的各项决策部署,开启了助力脱贫攻坚“三个一”行动的大幕——每一位政协委员资助一名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完成学业、结对一个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帮助贫困家庭一名成员解决就业。

分类帮扶,力求实效。几年来,湖南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特别是2016年以来,湖南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的要求,并推进了脱贫攻坚“七大行动”。

“七大行动”分别是: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0亿余元,重点实施产业项目86个,直接帮扶20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推进劳务输出脱贫,通过产业促进、创业带动等方式,转移就业11.57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编制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如期完成16万人的年搬迁计划;着力加强教育脱贫,资助111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生,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37个片区县扩大到51个贫困县;实行保障兜底脱贫,全面完成45万社会保障兜底对象认定工作,将农村低保标准从原来的165元每月提高到220元每月;开展医疗救助脱贫,出台健康扶贫系列政策,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工作明显加强;结合生态补偿脱贫,在40个片区县和重点县安排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一人护林、全家受益”,带动5万人脱贫。

针对全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湖南省委、省政府还推动实施扶贫“七大工程”:交通、水利、电力和光伏、农村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农村“互联网+”、文化、乡村旅游。通过“七大工程”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截至2016年10月,全省“七大工程”全部启动。

★初结硕果: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为政之道,关键在富民;小康之路,重点在脱贫。

“精准扶贫”之花结出“精准脱贫”之果。2013年至2015年,湖南分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7万、108万、110万。2016年,湖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5万人,1053個贫困村脱贫出列,武陵源区和洪江区两个省级贫困县(区)脱贫摘帽,51个贫困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贫困地区水、电、路、通信等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作为“精准扶贫”的策源地,湖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注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湖南蹚出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

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在产业脱贫项目中,通过“能人+贫困户”的方式,点对点帮扶贫困户,实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该镇经济能人陈红芝成立郴州市芝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托良田镇及周边镇村的地质地貌,种植食用菌、天麻、雪莲果等3000余亩,辐射带动农户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200户脱贫致富。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湖南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要落实好”,对湖南率先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予以高度肯定。2016年9月,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湖南召开,“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被誉为湖南精准扶贫的金字招牌。endprint

为贫困农户量身打造小额信贷新模式。一个“钱”字,难倒多少英雄好汉!贫困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贷款难;没有资金,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难上加难。对湖南的贫困户来说,发展产业的钱,已经不再是问题。从2014年起,省农村信用联社、省扶贫办合作,在全国率先探索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以金融活水“滴灌”贫困户。

小额信贷的核心是“一授、二免、三優惠、一防控”。“一授”指针对贫困户量身定制评级授信办法,只考究诚信度、劳动力和家庭收入;“二免”指贫困户免抵押、免担保,按同期基准利率发放贷款;“三优惠”指贫困户贷款利率优惠、贷款期限优惠、贷款贴息优惠;“一防控”指每个县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国家五部委出台的扶贫小额信贷指导意见,基本是以湖南的做法为蓝本。

截至2017年3月,全省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04.88亿元,直接帮助27.6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帮助成千上万贫困人家走出贫困沼泽,走上小康之路。

求实创新的三湘儿女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湖南经验”:针对湘西州深度贫困问题统筹推进产业、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社会保障等“十项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话中给予褒奖);推出“114”劳务协作脱贫工作新模式(受到汪洋副总理褒奖并在全国推广”);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以开发式扶贫方式解决救济式扶贫问题(中央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向全国作了典型推介);针对贫困农户建房难的问题,实施“百千万”安居工程。

在脱贫攻坚战中,一大批先进典型在拼搏、在奉献、在引领。2016年10月15日,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给100个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授予荣誉奖牌,给“百名最美扶贫人物”颁发荣誉证书。10月16日,在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怀化麻阳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党支部书记谭泽勇获奋进奖。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每一段壮美的航程,都会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深深的印迹。“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无论从1949年到1978年对减贫开发道路的不懈探索,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广泛实施的扶贫开发战略,都充分说明中国的建设发展史也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创造史。

“行百里者半九十。”精准扶贫已进入决胜阶段,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为确保脱贫攻坚正确方向,要防止“层层加码”和形式主义,避免导致“被脱贫、假脱贫”;要严格资金监督管理,防止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山高愈前行,扬帆再起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湖南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省委、省政府向中央立下的军令状、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今日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带领全省人民,扎实办实事、惠民生,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以超常规举措攻克脱贫难关,全面推进“一带一部”战略,努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越是尽责后,越有开心颜。把落实紧紧抓在手上,拿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实干精神,诠释“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恒久信念,定能用精准扶贫实效托举起湖南全面小康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湖南全省贫困户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湖南童谣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