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不同鼻腔冲洗方法效果比较

2018-02-12 03:07张凤琴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8年12期
关键词:鼻咽生理盐水鼻窦炎

张凤琴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江苏 盐城, 224005)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慢性炎症,主要发生于鼻窦黏膜[1]。慢性鼻窦炎鼻黏膜长期处于充血、肿胀状态,分泌物清理不及时极易引起窦口反复堵塞,而炎症又可导致鼻腔黏连,病程延长甚至复发[2]。手术后,鼻咽部位防御功能的暂时丧失和净化作用的降低,以及术后大量脱落细胞的堆积,均可加速局部细菌繁殖,导致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机化,且常伴有急性鼻咽黏膜反应和呼吸道反应,在咳嗽、便秘、打喷嚏等过度用力时可明显增加手术部位破裂出血的风险[3-4]。因此,鼻腔冲洗对术后鼻咽部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比较了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一次性鼻腔冲洗器与负压鼻腔冲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9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5];②择期行鼻内镜手术;③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操作;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无其它脏器严重病变;②非首次接受放疗治疗;③拒绝参加本研究。根据患者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冲洗器组和负压组,各30例。冲洗器组男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5.73±9.02)岁;鼻炎分型:I型12例,II型10例,III型8例。负压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14±9.43)岁;鼻炎分型:I型14例,II型9例,III型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在取出鼻内止血物后遵医嘱行鼻咽冲洗,分别于晨起、午睡前、晚睡前各行1次冲洗。

1.2.1 负压组: 取0.9%生理盐水50 mL作为鼻腔冲洗液,倒入一次性纸杯中;患者头前倾30°,一手持杯,闭口,双鼻孔吸入10 mL生理盐水;用右手拇指和示指迅速捏住两侧鼻翼,关闭前鼻孔,头前倾45°,边吸气边用右手示指、拇指快速做开放-关闭前鼻孔,使鼻腔和鼻窦呈负压-常压快速交替状态,然后轻擤出两侧鼻腔冲洗液和分泌物;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冲洗完50 mL生理盐水。

1.2.2 冲洗器组: 采用一次性鼻腔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水浴加温500 mL生理盐水至38~40 ℃,倒入鼻腔冲洗器中待用;冲冼前,指导患者低头张口,右手拿鼻腔冲洗器,左手将鼻腔冲洗器橄榄头插入一侧前鼻腔,利用重力作用将冲洗液灌入鼻腔,冲洗液将从口中及另一侧鼻腔流出。

1.3 观察指标

评价2组鼻咽黏膜反应、鼻腔冲洗舒适度及鼻腔冲洗呼吸道反应。鼻咽黏膜反应根据鼻咽纤维镜检结果进行评价,0级:黏膜正常,无不良反应;I级:黏膜出现红斑,轻微疼痛;II级:出现溃疡,进流食时疼痛;III级:未进食疼痛明显;IV级:不能进食,疼痛难忍。0~I级为轻度,II级为中度,III~IV级为重度。鼻腔冲洗舒适度根据线性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评估,0、1~4、5~7及8~10分分别表示无不适、轻度不适、中度不适和重度不适[6]。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鼻咽黏膜反应比较

冲洗器组发生轻度鼻咽黏膜反应9例(30.00%),中度18例(60.00%),重度3例(10.00%);负压组发生轻度鼻咽黏膜反应6例(20.00%),中度11例(36.67%),重度13例(4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77,P<0.001)。

2.2 2组鼻腔冲洗舒适度比较

冲洗器组鼻腔冲洗轻度不适17例(56.67%),中度不适11例(36.67%),重度不适2例(6.66%);负压组轻度不适10例(33.33%),中度不适14例(46.67%),重度不适6例(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5,P=0.035)。

2.3 2组鼻腔冲洗呼吸道反应比较

鼻腔冲洗1周,冲洗器组发生口咽干燥4例,鼻腔粘连2例,鼻腔感染3例,呼吸困难1例,呼吸道反应发生率为33.33%(10/30);负压组发生口咽干燥5例,鼻腔粘连4例,鼻腔感染3例,呼吸困难8例,呼吸道反应发生率高达66.67%(20/30)。2组呼吸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5,P<0.001)。

3 讨论

通过比较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应用一次性鼻腔冲洗器与负压鼻腔冲洗对患者鼻咽黏膜反应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冲洗器组患者鼻咽黏膜反应优于负压组,说明采用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较负压鼻腔冲洗所致的鼻咽黏膜反应更轻。分析原因主要是,负压鼻腔冲洗压力较小,水柱较小,容易产生冲洗“死角”,且负压鼻腔冲洗需将鼻部浸没于杯中,吸入方法不对容易引起呛水[7]。而鼻腔冲洗器橄榄头插入一侧前鼻腔可紧密贴合鼻部结构,利用重力作用将冲洗液灌入鼻腔,冲洗液从口中及另一侧鼻腔流出,让冲洗液液体充分湿润鼻纤毛根部,冲洗鼻腔各处黏膜;鼻腔冲洗器橄榄头结构与鼻腔结构特点相符,不仅有利于控制鼻腔冲洗液冲洗,减少呛咳,还能有效清洁鼻腔各部分,清洗深度可至鼻咽部,不遗留死角,从而显著降低鼻窦炎围手术期鼻咽黏膜反应。此外,鼻腔冲洗器中所使用500 mL加温生理盐水接近人体体液温度和pH值,对黏膜刺激温和,不易发生过敏反应,对鼻腔正常的生理环境有良好的保护作用[8]。

研究[9]证实,机械性冲洗鼻腔所致的最主要不适为呛咳。而采用鼻腔冲洗器可以将接近人体体温生理盐水充分分布,使其渗入鼻咽部黏膜,同时,适宜压力可控制鼻腔与鼻咽的冲洗液挤入量,避免冲洗液过量所致的呛水、呛咳[10]。本研究结果显示,冲洗器组鼻腔冲洗舒适度优于负压组,提示使用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可有效减少慢性鼻窦炎患者冲洗引起的不适。

与负压组比较,冲洗器组呼吸道反应发生率更低,说明使用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可有效减少术后呼吸道反应的发生。在冲洗护理中,冲洗器组可以更好地保护鼻咽黏膜,促进鼻腔分泌物的有效排出,减少鼻咽部粘连淤滞,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还可加快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加细胞氧含量,减少分泌物,阻止细菌黏附繁殖,从而预防鼻咽部感染[11-12]。因此,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应做好鼻腔冲洗,保持鼻腔卫生;指导督促患者晨间、午睡前及晚睡前完成3次/d冲洗,特别是术前的冲洗。其不仅有助于清理鼻腔内分泌物,防止鼻咽部术后感染,还可降低细胞的应激性,提高手术效果。此外,指导患者使用冲洗器,以确保冲洗的正确性,一方面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又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一次性鼻腔冲洗器冲洗鼻咽操作简单,鼻咽黏膜反应、呼吸道反应轻,且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鼻咽生理盐水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自制生理盐水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早期应用低温生理盐水协同诱导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脑电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