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元素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

2018-02-13 17:57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身韵水袖身段

袁 琳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中国古典舞是以传统的舞蹈为基础,几代舞蹈工作者借鉴了戏曲元素、中国武术动作、芭蕾舞的训练体系、雕塑、绘画、书法等元素,经过长期的凝练、整理、加工及创造再经历长期的实践检验而整理出来的具有典范东方式的中国特色舞蹈。古典舞大量的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的戏曲,而戏曲正是源于歌舞。古典舞在古代有着一定的地位,由于不断吸取民间、宫廷的歌舞素材,融合多种艺术种类,从而演变成了一种以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古典舞是以历史传统舞蹈为基础的,所有和传统戏曲一样拥有着丰富底蕴和文化精髓。中国古典舞无论在技术技巧的难度,动作的韵律和舞种的风格等方面都是经过高度洗礼,高度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形成典型化中国特色的舞蹈。

一、身段的运用

身段的训练在中国戏曲元素中是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用来训练舞者身体的运动走势和身体的基本姿态,在历代舞蹈工作者经过不懈的探索、改进、创造下,中国古典舞将戏曲元素中的身段从戏曲中抽离出来,加以利用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古典舞身韵在形式上仍然借鉴和吸收了戏曲舞蹈中的身段元素,加入古代舞蹈的元素从而整理出一套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体系。古典舞身韵的形成就是在身段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和吸收,在训练的内容上即讲究身法身段,又讲究韵律,不再受限于戏曲的流派和行当,古典舞身韵不是拿戏曲素材与动作进行堆砌,而是根本出发,以人体运动的规律为根本点,从众多戏曲中探索出最符合中国元素的动作素材再提炼最本质、最基本的动作动律元素,从而形成古典舞的独特的身韵基本动律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和古典舞运动意识“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在身韵基本动律的基础上,再进行组合训练,从而使之达到古典舞的“神”髓。如“双晃手”动作,手在做双簧手之前,都要先向相反的方向呼吸做一个小的半弧延伸,再才开始做“双晃手”的动作,这正是体现了古典舞的运动规律“欲左先右,预前先后”等的特征。

而“圆”是古典舞和戏曲的一个共同特征。在古典舞中无论是运动轨迹还在舞姿以及技术技巧,无一处不是“圆”,有人说古典舞的最大特征就是“圆”,动作上讲究圆润流畅,节奏上讲究曲折变化,所有“圆”是古典舞的最核心的审美特征,这正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以圆为美”。“圆”在传统戏曲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许多戏曲艺术家在谈到戏曲元素最大的特征时都认为,传统的戏曲,在动作、调度、身段等方面都是透着“圆”,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圈套小圈,身段都有圈”的现象,大量运用了8字圆、太极圆等等。如在舞台的调度、舞蹈队形的变换时,都是以圆圈、弧线来进行转换,这样给人以流畅的感觉,在造型上的讲究丰满圆润,整体形成圆的意识,如山膀手位、大射燕等,都有一种如弓形的浑圆线条。舞蹈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与变化,大部分都是以圆的轨迹来链接的,所有感官上浑然一体,玉润珠圆。在古典舞中要求舞者的肢体必须呈现曲线美,通过肢体的拧倾、旋扭状态,使舞姿形成“圆”的曲线美,将“圆”用线的方式展现在舞者的身体曲线上。戏曲元素中的“圆”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式独特的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是在戏曲的身段元素基础上,同时贯穿了多种元素,发展而形成的。传统戏曲中刚、柔、动、静的和谐统一以及舞台表演中所呈现的身法与文化内涵,直接影响着古典舞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古古典舞把审美特点定位于“形神兼备”的艺术,使中古古典舞在国际上独树一帜,散发着迷人的风采。

二、技法的运用

古典舞的技术技巧吸收了中国武术的部分套路以及戏曲的毯子功内容,既有古典舞蹈本身的美感,又有武术的刚劲和戏曲技巧的震撼,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在武术和戏曲的影响下形成了高超的技能和美观的形象,它突出了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又有着传统文化符号。通过把技术技巧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更加具备古典风格的动作,如把古典舞技巧“点步翻身”,发展成为连续翻身的技巧,“点翻接串翻”“点步翻身接掖腿转”等。李正一教授认为,要想提高技术技巧的运用能力,充分体现艺术表现力,就必须加强动作、技巧的语言性,必须解决舞蹈语言语汇问题。男子技巧更能通过技巧的灵活运用来提高动作难度和技巧性。例如把单一的链接动作的“旋子”,通过连续的几个的旋子链接,加强动作的力度和难度,从而发展成了圈旋子这个高难技巧,这类例子数不胜数。

中国古典舞继承了传统戏曲中的各种技法与技巧,把它进行汇总和整理,取其中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再度加工,形成古典舞独特的风格,使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从各方面都呈现出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三、文武双全——剑、水袖

中国古典舞的服饰、道具都是古典舞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传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精髓和智慧的结晶。所以,在众多的传统戏曲舞蹈中,中国古典舞选择了剑和水袖来代表着中国文化内涵的“一文一武和一柔一刚”,来诠释古典舞的刚柔并济的审美观,通过剑舞水袖课程系统的训练来演示“以身带剑、以袖练身”。

1、剑的运用

“剑”本身就具有攻击与防御的意识,所以在身法上灵活多变以及轻重缓急的节奏特征。在欣赏“剑”舞时我们会发现它在节奏上时而沉稳有力,时而急如闪电,如流星追月,具有强力的节奏爆发力,在运动轨迹上是以身法带动剑法,腰成为剑的发力之源。古典舞身韵中我们常常都会谈到腰部发力,形成的的发力方式为“以腰为轴、行于肩、跟于臂、聚于腕、达于尖”,从而使剑成为手臂的延伸。陈强老师就根据“以身带剑,以剑练身”的指导思想,总结与提炼了站剑、行剑的精华,最后结合古典舞的运动规律与审美特征,把戏曲元素中的“剑”运用到古典舞之中。这样,既保留和发挥了它们的共性,又突出了舞蹈的特点。以剑法为核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剑法的训练组合。如双幌剑、分剑、掰腕剑、盘剑等,每个组合既有重点要领剑法,又有舞姿,有造型,对于动作讲究角度精准,静动结合,刚柔并集,神形兼备,内容扎实精致。剑作为道具在中国古典舞当中的运用时非常成功的,在古典舞对戏曲元素的变化、创新中使戏曲中的剑转化成为古典舞中的剑,是对戏曲创新同时也是对戏曲的继承。

2、水袖的运用

水袖是汉唐服饰的一个重要标识,它源于古代人民的现实生活,我们经常谈到的“长袖善舞”就是古代舞蹈的一种比较完整的诠释,后来众多戏曲将它经过加工和装饰而加入舞台表演之中,形成一个比较经典的标识。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舞蹈先驱们在进行中国古典舞的整理时就把戏曲当中的水袖提炼来的,使水袖不限制于“行当”中的大青衣使用,袖子在舞蹈表演更成为手臂动作的延伸,内心情感的宣泄,塑造人物形象,舞台意境美等等。它能使舞者的肢体语言得到一个更好的延伸与扩张,利于肢体动作的表现,能使舞者肢体语言得以夸大与延伸,水袖的运用是通过身体肩膀的根部关节发力、中部关节顺劲和末梢关节延伸的意念、用内在的控制力和呼吸紧密结合,力量由内而外,把水袖技巧和舞蹈表演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古典舞舞蹈中的水袖虽来源于戏曲元素中的袖技巧,却具有它的不同之处。古典舞蹈中常用的袖技主要是以技术技巧来完成的,讲究细节,例如冲袖、搭袖等。而水袖在戏曲中主要是为了体现人物的性格,用来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特定的状态下的人物情绪,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表演功能。

水袖在舞蹈表演中是十分丰富的。因为其形式本身就蕴含着诗意,能够将悲伤的、无助的感觉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可以呈现出宏伟壮丽的景色以及愉快的、豪迈的精神状态,更加体现了水袖“写意多于写实”的表演特色。通过水袖和舞者的协调统一,运用水袖来表达转折无痕般的流畅、平稳,表达闲云野鹤般的自由、洒脱,让舞者更好的运用水袖进行塑造人物性格与人物思想感情。

[1]李正一.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9-01

[2]姬常虹.浅谈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J].科技信息,2010,(31).

[3]江雅丽.论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J].黄河之声(B),2010.

猜你喜欢
身韵水袖身段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审音鉴古录》身段谱管窥
从昆曲身段谱说到明清时期《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
放下身段,才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