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艾滋病双重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8-02-14 18:02李红永周红霞蒲春梅魏白银庞玉玲汤善宏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工消毒护理

李红永,周红霞,蒲春梅,魏白银,庞玉玲 ,汤善宏

1 病例介绍

男性,45岁,2016年9月10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检查,肝功:总胆红素264.0μmol/L,ALT 1005U/L,AST 409 U/L;凝血指标:PT16.0 s,APTT 43.1 s;乙肝两对半提示“小三阳”,乙肝病毒定量:3.9×107IU/ml。于9月16日收住院,查体:慢性病容,精神、营养差,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 (+);乙肝病毒定量:HBV浓度5.176×10^6IU/m l,HBV CT值22.32。肝功:白蛋白29.35g/L↓,前白蛋白86.52mg/L↓,总胆红素349.19μmol/L↑,直接胆红素267.52μmol/L↑,间接胆红素81.67μmol/L↑,谷丙转氨酶258.40 IU/L↑,谷草转氨酶134.50 IU/L↑。9月26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诊报告提示:HIV阳性。诊断为:乙肝相关慢加急肝衰竭合并HIV感染。

2 护理难点

由慢性乙肝致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我国高发疾病之一,病情重、来势凶猛,除肝移植外,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目前以保肝治疗基础上的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公认最佳治疗方法。当患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一方面多重病毒感染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加速病情恶化,危及生命,病死率高;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对深静脉置管、人工肝血浆置换等血液接触的穿刺治疗护理操作,使得职业暴露风险增大,需加强自我保护。

3 护理措施

3.1 密切观察病情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第6 d夜间,患者将小便尿在床上,衣服穿在脚上。护士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遵医嘱给予低温生理盐水1000 ml加食醋100 ml稀释后清洁灌肠,并输注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的药物。白班查房时,患者已清醒。每日测量体温6次,于入院后第4 d,患者体温达38.7℃,给予冰敷、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处理30min,同时随时监测体温,并遵医嘱给予抗炎、保肝对症治疗。加强口腔护理,益口液漱口,3次/d;嘱患者卧床休息,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及被褥,患者15 d后体温恢复正常。在发热期间,患者未发生口腔霉菌感染。

3.2 职业防护 有关研究资料显示[2],因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而受到HIV感染的概率约为0.3%,通过眼、鼻、口腔暴露而感染HIV的概率约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概率约为0.1%。因此,安置患者住单人病房,为了减少机会性感染,禁止探视,病房门口悬挂隔离标示和速干手消毒凝胶,不安排手部有破口的医护人员为患者做治疗护理工作。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操作和护理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3]。采用安全式静脉采血针采血,正压无针接头连接安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意外发生针刺伤的机会及职业暴露的危险。进行输液、采血、注射等侵入性操作时,确保光线充足,避免锐器伤害;使用后的针头按照规范操作弃入耐刺的锐器盒内。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面屏、防护口罩、双层丁晴手套,穿防渗透性的隔离衣裤、鞋套进行人工肝深静脉置管、胸腹腔穿刺置管。由于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未发生针刺伤害及职业暴露感染。3.3 消毒措施 科室配置供HIV感染患者专用的医疗设备,如血压计、听诊器、监护仪器、体温表等,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病房早晚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循环风消毒30min,消毒时患者由家属陪伴暂时离开房间。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病房设施、患者生活用具等,污染的被服用两层医疗垃圾袋封装粘贴HIV标识送洗衣班清洗消毒。生活及医疗垃圾均装入双层医疗垃圾袋拉紧袋口,锐器盒内存放2/3锐器后严密封口,粘贴高危标示送医疗垃圾站处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清洗后送消毒供应室处理。所有送检标本装入专用密闭式容器,检查申请单上粘贴HIV感染标记,提醒相关检查科室工作人员注意防护。允许1名家属陪护,隔离病原而不隔离人,主动关爱,协助生活护理,落实专科护理措施[4]。

3.4 人工肝护理 设置1间人工肝室及1台人工肝机固定用于本例的治疗,血浆分离器和血液回路导管均采用一次性耗材。操作者按标准预防着装,人工肝机旁边准备1个套好医疗垃圾口袋的污物桶,将血浆分离器、血液回路导管、分离出来废弃的血浆以及注射器、棉签等医疗废弃物弃入污物桶内,治疗结束后,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扎好袋口,再加固2个医疗垃圾袋密封,粘贴HIV标识单独送医疗垃圾站处理。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病房设施设备等,紫外线循环风消毒30min,更换的被服按要求送洗衣班清洗消毒。患者3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血液飞溅到医务人员身上情况。

3.5 用药护理 ACLF合并HIV感染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抗感染、护肝及增强免疫等,选择替诺福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组合方案。研究发现[5],患者依从性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即好的依从性,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也是延长生命的重要保障。护士向患者强调长期持续抗病毒用药的重要性,制作服药温馨提示卡,写有药名、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将药物装入按次分格的药盒,让患者设置手机闹铃提醒,便于按时按量按要求服用。患者口服乳果糖保持大便通畅,使肠道产氨量和吸收氨量减少。

3.6 导管护理

3.6.1 人工肝深静脉置管护理 患者留置深静脉置管行人工肝血浆置换,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置管第2 d及每48 h消毒穿刺点更换敷料,肝素帽衔接处拧紧防止滑脱。在下次治疗前,定期用肝素钠稀释液冲封导管,确保导管通畅,并禁用于静脉输液,专用于人工肝治疗。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没有发生皮下血肿、导管感染、堵塞。拔深静脉管时,抽取血标本做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3.6.2 引流管护理 患者需行胸腔、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引流袋垂挂床边,低于胸腹部水平。告知调整体位有助于胸腹水引流,每周更换1次抗返流引流袋。嘱每日查房前放腹水量<800ml,便于观察引流液色、量、性质,避免大量放腹水导致的水盐代谢紊乱及蛋白大量的丢失,诱发肝性脑病。加强引流管护理,每周更换3次敷料,穿刺点消毒更换敷料时,护士协助患者调整好体位,医生动作缓慢轻柔撕扯胶布和敷料,避免引起患者疼痛不适,随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舒适的感觉。引流管留置期间,患者穿刺点未发生感染。

3.7 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用泡沫敷料保护骶尾部,使用翻身垫、气垫床保护皮肤预防褥疮,做好“三短六洁”。因胆盐刺激皮肤引起瘙痒,随时剪短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导致感染,用炉甘石洗剂涂擦收敛保护皮肤,缓解不适。嘱勿使用碱性肥皂液清洁皮肤,着棉质内衣裤,提供合身的病号衣裤。穿刺点旁皮肤因胶布反复粘贴,出现红、痒、疹子等过敏现象,在每次粘贴胶布前,涂抹皮肤保护剂,皮肤过敏现象逐渐消失,皮肤上的胶布痕迹用石蜡油轻轻擦拭消除。由于采取有效护理预防措施,患者未发生褥疮、皮肤破损、坠积性肺炎等。

3.8 心理护理 ACLF病死率较高,患者又合并HIV感染,抗病毒药物终身服用。护士应尊重、鼓励、安慰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对他的关心。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不要流露歧视、恐惧的不良情绪传染给患者,多给予支持和鼓励,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9 健康宣教 嘱患者忌食坚硬、辛辣、热烫等食物,发生肝性脑病症状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病情好转后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平日以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原则,低盐低脂、流质饮食为主,在两餐中可食用含有较多乳酸菌的酸奶,可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繁殖,严格限制烟酒的摄入。

患者住院43 d后,复查各项指标较入院时已有明显改善,带药办理出院。指导患者家属做好家庭隔离、消毒、卫生指导和患者用药、饮食等注意事项,并告诉患者及家属HIV病毒不会因空气、水或食物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患者和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6]。

4 体会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病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60%~80%[7]。患者合并HIV感染预后差,甚至危及生命。在该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地避免了职业暴露感染和院内感染。通过本例ACLF合并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护理实践,科室在护理合并HIV感染患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防护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未完善出院随访,未能及时跟踪随访了解患者院外情况,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改进。

[1] Vaquero J,Polson J,Chung C,et al.Infection and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acute liver failure[J].Gastroenterology,2003,125:755-764.

[2] 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3] 胡新亚,俞明华,殷红,等.1例AIDS合并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12(12):1429-1431.

[4] 周兴荣.综合性医院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4):27.

[5] 杜丽群,苏春雄,许萱荷,等.艾滋病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59-2160.

[6] 丁钉.面对艾滋病以防为良策[J].生物学教学,2007,32(4):73-74.

[7] 王英杰,王宇明.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141.

猜你喜欢
人工消毒护理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