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应激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2018-02-15 19:35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营养物质猪群猪舍

卢 冰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畜牧兽医局,黑龙江 绥化 152000)

猪的健康状态可分为健康状态、应激状态和发病状态,在生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猪群保持健康状态,减少应激状态,杜绝发病状态。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生猪发生应激反应,当猪发生应激反应后,轻则影响食欲,内分泌紊乱,重则会使健康水平下降,引发猪群患病死亡。因此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要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1 发生原因

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的因素较多,包括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年龄因素等,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如换料、配种、泌乳、转群、环境变化、受到惊吓、运输、空气污染、免疫接种等都可以作为应激原而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

营养因素。当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缺乏、不足或者是营养过剩,如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及原料的质量较差时都会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猪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引起营养不良,造成猪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降低,易感染疾病。

管理因素。不良的饲养管理是造成生猪发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饲养密度过大、受到惊吓、温度过高、噪音过大、光照强度过强、转群和运输,突然更换饲料以及免疫和治疗等,这些日常的管理都会造成生猪发生应激反应。当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则多,舍内的温度就会升高,相对湿度会加大,舍内灰尘、微生物以及有害气体含量就会增加,从而使猪发生应激反应,不但影响休息,还会引起猪之间的争斗,影响生长速度。另外,日常的管理过于粗放,也会引起严重的应激。

环境因素。生猪的养殖环境包括环境、湿度、光照、卫生条件等。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生猪的采食量下降,使消化酶的活力降低,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仔猪易形成僵猪。相对湿度过大,则利于舍内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易使猪群感染患病。如果高温、高湿则危害更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应激反应,会加大热应激的不利影响。卫生条件较差,则会导致猪群的舒适度降低,则发生应激反应。

疾病因素。猪群患有某些疾病也是发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当猪患病后,致病因子会使猪体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猪合成代谢转变为分解代谢,使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应给免疫系统,从而导致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低下。

2 危害

应激反应是生猪对于不适环境因子刺激表现出来的机体障碍和防御反应,应激对机体有积极的意义,机体在生命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不同的应激,才能随时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从一个稳态转变到另一个稳态,这是生存的必要机能。但是如果过于强烈的应激,一旦超过了机体和适应能力,是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猪体不适,造成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失调,免疫反应抑制,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至还会引发死亡。当育肥猪发生应激反应后,采食量下降,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活动降低,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减慢,影响育肥效果。当猪发生应激反应,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使得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抵抗力以及肝脏的解毒功能减弱,诱发多种疾病,尤其当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更会加大这种危险。应激反应还会导致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导致种公猪的性欲变差,精液的质量降低,种公猪的利用率降低;对于种母猪来说则会导致发情排卵异常,配种受胎率降低,易发生流产和难产,使死胎的数量增加,母猪产后的泌乳量减少,造成母猪的死淘率增加,利用率降低,最终导致猪场的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3 消除措施

提供合理的营养。猪的营养状况影响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因此要给猪群提供合理的营养。所提供饲料的营养要全面,且各营养物质的配比要均衡,注意饲料的质量,严禁饲喂生猪发生霉变、受到污染的饲料。

提供适宜的环境。不良的环境是引起猪群应激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给其提供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另外,还要保持环境的稳定性,注意保持猪舍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适宜,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合理的通风和采风,避免养殖环境的噪音过大,空气质量太差。

加强日常的管理。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是减少应激的重要措施。猪在生长过程中难免要经历断奶、转群、换料、运输、接种等,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要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应激的发生。

搞好疾病的预防。做好猪群疾病的预防工作,合理的饲喂,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加强管理,注意猪舍环境的清扫和消毒工作。可以在猪饲料中加入一些预防性的药物,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根据本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计划接种疫苗。

猜你喜欢
营养物质猪群猪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水是刚断奶仔猪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