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课程建设与实践

2018-02-16 07:15陈今朝韩国强吴鹏飞
现代食品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

◎ 陈今朝,王 庆,梁 姗,韩国强,吴鹏飞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8100)

发酵工程课程是长江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现代农业专业群内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师队伍人数不足、结构不合理、教材陈旧以及教学方式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不适应等问题[1-3]。而发酵工业是重庆市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发酵工业规模的扩大,发酵工程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发酵工程课程组在学校课程建设项目支持下完成了对发酵工程课程的阶段性建设任务,现总结如下。

1 加强课程组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

1.1 课程组教师队伍建设

2014年以来,对于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课程组教师一方面向学校要求引进高学历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于新引进的博士,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培养,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经过4年的努力,培养副教授1名,引进博士3名。目前,本课程组共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占教师比例的50%,有硕士学位的3人,占教师比例的50%,教师队伍基本满足本课程建设的需要。

1.2 教材建设

发酵工程课程之前沿用的教材是华南理工大学编著的《发酵工程原理》,该教材出版较早,内容相对陈旧。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组选用最新出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堵国成编著),革新了教学内容,剔除了不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部分内容,增加了新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成果等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实现无缝连接,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专业工作。

课程组根据发酵工程新教材研制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使发酵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相衔接。编写了发酵工程实验指导教材,解决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 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课程组对本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使课程从单纯的理论教学向实验、实训、实习及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并重的方向转变,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见习实习和社会调查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优化实验内容,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强化发酵工程技术单元操作和到发酵工厂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师获得或更新了理论实践知识,提升了课堂理论教学、科研水平,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将乏味的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提高了理论认知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单元操作能力。

2.1 转变教学理念

发酵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组从单纯重视理论课教学转向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探索知识,促进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伙伴,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2 革新教学内容

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内容调整文件要求,课程组修订了2012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选用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教材,淘汰了以前教材中陈旧、滞后的知识,以全新的视野,引入新的知识、技术。讲授这些知识,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使用此教材,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课程组还改进、强化了实验教学环节。本课程以前有48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理论课增加了3学时,实验课增加了6学时。课程组调整、更新了实验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增加了5个综合型设计性实验。实习时间从过去的12周增加到18周,实习企业从原来的重庆望仙酒业公司、重庆啤酒集团公司涪陵分公司、涪陵榨菜集团公司等6个企业增加到包括重庆林海药业集团公司、葵花药业集团公司和重庆诗仙太白集团公司等在内的11个企业。

2.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自学,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1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

课程组将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内容包括课程简介、教材建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习题与答案、讨论与答疑、实验指导、考核办法、参考文献及部分授课录像等。方便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2 利用文献情报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根据课程特点,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密切跟踪发酵工程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广泛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从文献类型、获取途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信息资源介绍,教会他们使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2.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建立与新教材相适应的试题库,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采用平时考核、课堂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实验考核采用实验预习、实验方案设计、单元操作、实验报告和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回答问题、讨论发言和课后作业等。作业包括客观题,与生产实践、实验相结合的思考题,实验报告等;结合理论课教学拟题,或由学生自拟主题,撰写综述论文,重点考查学生检索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

期末考核以闭卷方式进行,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3 加强教学、科学研究队伍建设

近4年来,课程组主持发酵工程、白酒工艺学实验和食用菌栽培学等长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5项,其中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白酒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课程组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各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等重庆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项;发表科研、教研论文35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建设,长江师范学院培养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教师能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发酵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重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院在教学、科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如教材建设水平滞后、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课程组将根据一流工科课程建设的要求,切实解决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发酵工程课程达到一流课程的水平。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