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管理中猪疾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8-02-16 20:54陈仕福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饲养场养猪场圈舍

陈仕福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草地生态畜牧发展中心,黔西南 523000)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养殖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在生猪养殖中存在诸多导致猪疾病频发的问题[1]。因此,该文将结合猪场疾病频发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生猪养殖提供建议以及猪疾病的防治措施,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1 发病原因

1.1 养猪场建设问题

首先,我国目前的养猪场主要由水泥材料搭建而成,水泥中含有大量的碱离子,养猪场建成后空气中长期弥漫大量的碱离子无法扩散,在此环境下成长的猪极易引发猪疾病。其次,水泥地面通常比较粗糙,养猪场施工人员未处理好猪场地面,呈凹凸不平状,仔猪身出生生长在这种环境下,长期行走使猪蹄与凹凸地面不断摩擦与粪尿浸泡,很容易引起猪蹄部发炎,影响猪只的健康。

1.2 养殖人员水平低

养猪场大多数工作人员是以前的散养猪户,仅依靠自己的养猪经验,并未接受全面系统的养殖培训,对于不同品种的猪都采取同一种养殖模式,同时对于不同生长周期的猪也采取同样的饲养方式[2]。对于生猪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品种、不同用途、不同周期的猪饲养方式不熟悉,造成生猪养殖中常出现猪疾病,不利于生猪养殖的经济发展。

1.3 养殖圈舍环境差

大部分养猪场圈舍卫生条件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相关标准,极易造成生猪养殖期间患病。很多养猪户一心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养殖环境的建设,盲目扩大生猪养殖数量,同时,并不考虑现有环境是否能支撑大量的生猪养殖,缺乏统一的生猪养殖圈舍的环境规划,不注重相关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未安排人员对养殖圈舍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工作,也没有购买预防生猪疾病的设备和器械,极易造成生猪因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导致身体的机能及免疫力下降,导致生猪大面积感染。

1.4 注射疫苗存在过期和失效现象

大多数养猪场购买生猪预防疫苗时常大批量购买,并未根据现有生猪头数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生猪数量进行准确计算。购买大量的疫苗后,长时间不使用导致疫苗过期,或者未按照疫苗贮存条件运输和保存疫苗,导致疫苗存在过期和失效现象,而养殖户为省钱通常将已过期或失效的疫苗继续给生猪接种。疫苗过期或失效后其功效减弱,甚至没有保护作用,对于猪疾病将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过期或失效的疫苗还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健康的生猪出现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5 猪饲料问题

为使生猪健康生长,应严格保证饲料的质量。但是,许多养殖场为减少成本投入购买廉价饲料,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同时,不注重猪饲料的营养成分配比,导致生猪缺乏足够的营养,影响生猪产量。大多数生猪养殖场日常只针对母猪进行简单的饲料配比投喂,忽略公猪饲料配方质量,造成母猪和公猪生产能力下降,同样对于幼猪的培育产生很大影响[3],同时抗病力降低,易导致猪只患病。

2 防治措施

2.1 完善生猪饲养场的硬件设施

首先,生猪饲养场的地面既不能太光滑,也不能过于粗糙,地面需保证生猪不滑倒也不会弄伤猪蹄。同时,地面应前高后低,利于粪尿清理排出。其次,生猪饲养场里应增设空气净化设备,保证饲养场内的空气长时间处于流通状态,同时需购买温度与湿度调控设备,保证生猪生活环境舒适,有助于生猪的健康成长。

2.2 聘请专业生猪饲养管理人员

以往生猪饲养场的工作人员大多缺少科学饲养生猪的知识和技术,因此,通过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传授科学养殖生猪的知识和技术,能保证减少猪疾病的发生,增加生猪的产量,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高效的生猪饲养模式。

2.3 做好圈舍环境卫生工作

生猪除平时饲养员携带的病毒、细菌及生猪自身可能存在的病毒、细菌外,饲养圈舍的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蚊虫叮咬、鼠患造成其他动物携带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因此,饲养员在平时工作中应及时观察养殖圈舍中的环境卫生,在蚊虫、鼠患频发时期,采取有效的驱赶和杀灭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4 建立健全预防机制

为有效控制猪疾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猪疾病预防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方案,能有效防止猪传染病的发生。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免疫方案,严格按照动物防疫合格条件建设猪圈舍,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并申请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后投产。在日常饲养中,首先,对所饲养的生猪按照不同年龄、用途及历年当地疫病发生情况及时进行口蹄疫、猪瘟、仔猪副伤寒、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等疫苗的接种工作;其次,所有人员未经消毒、更衣不得进入饲养圈舍,防止外来疫源污染猪圈舍环境。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对粪便、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已患病的生猪,应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猪与其他健康生猪一起生长发生传染性疾病,将病猪单独饲养于病畜治疗房,由专人进行饲养,并对已污染的圈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保证传染源不会在养殖圈舍里传播。提倡自繁自养,不从疫区或受威胁区引进生猪,采取全进全出的方式轮换生猪。

2.5 进行科学猪疾病的处理

猪场生猪疾病如果仅依靠预防通常很难彻底解决,即使进行事前的预防工作,还是存在发生猪疾病的风险。因此,饲养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掌握面对猪疾病发生时的应对处理办法。饲养员在发现可能出现猪疾病的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将患病猪与健康猪进行隔离饲养,对患病猪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减少损失。同时,应该向猪场管理者和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情况,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

2.6 确保生猪饲料品质

在生猪饲养中,应给生猪投喂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并根据猪品种、性别、年龄、用途、饲养周期的不同,精准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投喂不同配方、不同营养价值、不同数量的饲料,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使养猪经济效益最大化。

3 结束语

生猪养殖中出现的猪疾病通常是造成生猪养殖场承受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减少猪疾病的产生,生猪饲养管理人员应逐渐完善生猪饲养场的硬件设施、聘请专业的生猪饲养管理人员、注重搞好饲养圈舍的环境卫生、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和措施、进行科学猪疾病的处理、提供优质全价饲料等保证生猪饲养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饲养场养猪场圈舍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