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养猪场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

2018-02-16 20:54黄仁锋李俊昌蓝玉体郑雄生廖忠明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养猪户养猪猪舍

黄仁锋,李俊昌,蓝玉体,郑雄生,廖忠明

(1.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南宁 530001;2.广西北流市隆盛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玉林 537411;3.广西宾阳县宾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南宁 530405;4.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贺州 542825)

0 引言

小规模猪养殖户应及时了解、掌握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由于小规模养猪的投入少,收益可观,因此小规模养猪户普遍存在。小规模养殖具有普遍性,但是很多养殖人员的养殖方法不当,使猪易患不同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极易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疾病蔓延,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小规模养殖人员应该掌握常见猪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当疾病发生时能采用合理手段减少经济损失。

猪疾病的发生通常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由于养殖规模较小,小规模养猪户没有条件配备专业的兽医,因此需要当地畜牧机构加强对猪疾病的预防工作,定期对养猪专业户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养猪专业户对猪疾病的重视和预防,增加养猪专业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1]。主要分析常见的猪疾病发生原因和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旨在给小规模养猪户提供参考和指导。

1 猪病发病机制

由于季节交替,空气中的湿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导致猪出现应激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同时,外界大量微生物细菌更容易繁殖感染,造成猪疾病的发生。另外,小规模养猪人员多缺乏专业性和合理性,养殖观念不完整、不先进,在日常对猪圈进行处理时,消毒杀菌工作不到位,给细菌繁殖创造机会。猪生活的环境中细菌大量滋生,更易爆发感染性疾病[2]。

养殖户为节省猪饲料,追求利益最大化,还将重金属和抗生素添加到猪饲料中,日常喂养中,猪长时间吃带有抗生素和重金属的食物会造成肾功能和肝功能下降,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足,因此更容易被外界细菌和病毒影响。另外,很多养殖户将没有消毒处理的,甚至已发霉的猪饲料饲喂生猪,导致猪发生疾病,一些养殖人员不重视生猪的疫苗接种工作,增加猪疾病的发生几率,这些因素都易导致生猪患病或死亡,降低养殖人员的经济收益。

2 预防措施

2.1 提高养猪户的疾病预防意识

为降低常见猪疾病的发生率,需从根本上提高养猪人员对疾病的预防重视程度,使其在日常养殖中采取措施加强对猪的保护。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猪疾病防治部门需共同联手,加强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宣传工作,使养殖户从根本上提高对该项目的重视和对该项工作的认可,促进养殖人员加强对猪疾病的有效预防工作,定期给生猪接种疫苗,促进小规模养猪场的健康发展[3]。

2.2 构建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

为避免细菌、病毒大量滋生蔓延,需要养猪户管理好猪舍卫生,定期消毒通风。为从根源上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猪舍内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出入,养殖人员需加强日常猪舍卫生管理工作,每天进行1次消毒,除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外,在特殊时期,如春夏交替等时段、昼夜温差较大、大风雨雪天气等时段,应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工作,增加消毒次数,以便更好地预防猪疾病的发生。做好猪舍防寒保暖工作,设置消毒防线,从根源上做好消毒工作[4]。

养殖人员应每年全面调查1次生猪传染病的情况,对该年度的主要传播疾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结合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免疫到位和所有猪健康的生长。如果有生产超过2次的母猪,可以停止检测此类猪的细小病毒免疫工作,在接种疫苗后使用相应的药物做好猪群疾病防治工作。当猪没有发生传染病时,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若感染应立即隔离治疗,定期驱赶猪舍内的蚊虫,最好每3个月驱赶1次,提高猪饲料利用率,避免寄生虫进入猪体内引起疾病。在治疗和预防猪常见疾病中,可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在用药中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拮抗反应等,将药物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加强用药合理性,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5]。

2.3 加强猪引种和管理工作

在引进新猪时,要注意密切筛选,确保所有引进的新猪身体健康。若不慎引入带病猪种,则可能造成疫情蔓延。因此,养猪户在引种时应选择正规的、大型养殖场,确保引进的新猪具有严格的检疫标准,确保没有携带任何病菌病毒后方可购买。当引入新的猪种时,应单独饲养一段时间确保无异常后,才可与其他猪混合饲养。养殖人员在日常养殖工作中要加强对饲料的管理,保证饲料健康、合理配置,定期安排通风、注重猪舍保暖和干燥,避免发生猪疾病。

3 常见猪疾病的治疗措施

采用药物注射的方式治疗猪疾病效果较为显著,且能增强病猪的免疫能力。常用的注射药物包括可溶解性黄芪多糖、维生素E、亚硝酸钠等,或者通过电解多维的方式治疗能显著缓解猪的应激反应,改善猪的免疫水平。为提高猪的免疫力,还可以采用肌肉注射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合猪的体重调节药物的使用量。在治疗病猪时还应结合不同疾病类型和症状反应选择不同的药物注射治疗。当猪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包括腹式呼吸、咳嗽和鼻镜干燥等,可以注射10 mL浓度为10%的板蓝根进行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增加左旋氧佛沙星2.0 g或阿莫西林1 g,通常会迅速稳定病猪的病情和症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6]。如果猪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如腹泻、呕吐时,可以注射板蓝根联合浓度为10%的费本尼考10 mL,能显著缓解病猪的消化道症状。使用药物治疗病猪时应合理用药,控制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或遵医嘱用药。如果猪体温升高时,不应大量使用退烧药和抗菌药治疗,否则会增加猪的死亡率。

黄芪多糖以及电解多维药物治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促进病猪免疫力的增强。注射免疫蛋白可以改善病猪的症状,通常1 d注射1 次,治疗3 d即可获取较好的疗效。针对比较常见的猪疾病,如猪圆环病毒病,只要定期做好猪疫苗接种工作,以及合理配置猪饲料即可防止该病的发生。对于猪喘气病,可以使用土霉素与卡那霉素注射液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每次注射20~40 mg/kg,每天治疗1次直至猪病情好转。另外,在猪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抗猪瘟血清注射治疗,以减少损失。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小规模养殖逐渐得以发展,小规模养殖的投入少、收益大,因此受到广大养殖人员的欢迎。同时,需要养殖人员不断加强对相关养殖知识的了解,了解常见猪疾病以及有效预防和治疗猪疾病的措施。作为养殖人员,在日常养殖中应加强对猪舍的卫生和环境管理,定期消毒、通风,保证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同时避免外来人员进入猪舍,避免带入细菌。在引进新猪时要重视筛选,确保新猪的身体健康,无携带病菌,符合免疫标准,引进后单独饲养一段时间后再混合饲养。掌握猪疾病发生后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使养猪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养殖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养猪户养猪猪舍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养猪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