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8-02-16 20:07陈爱莉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假山造园古典

陈爱莉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15104)

苏州古典园林“虽由人造,犹如天工”的造园手法集佛学、道法、自然之大成,无论是庭院、理水、假山还是住宅、花木成景等手法都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与指导意义。苏州古典园林历经历史沧桑,经过战火洗礼,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留存至今可谓经典之作,国之瑰宝。现代景观设计深受苏州园林思想的洗礼,必然要具备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加之结合现代的人文生活习惯,展现现代设计风采。

1 现代景观设计的不足与缺陷

1.1 缺乏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不少住宅小区中电梯的按键设计没有考虑盲人的行为习惯,每栋楼房门口没有考虑残疾人的出行方式,路面的砖石筛选也没有做到防滑效果,缺少雨天以及酷暑天气时人们需要的室内游玩场地,部分黑心的开发商为了多赚钱财,往往缩短前后栋楼房之间的距离,造成阳光的不合理运用。另外,设计者以及开发商应在建立项目以及设计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年龄分布、职业、生活习惯等特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业主们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带来的幸福感。

1.2 概念的乱象与资源短缺

目前依山傍水无疑成为开发商宣传小区或办公环境的重要因素,没有山水硬生生的造出山水,山不成山,水不成水,最后往往由于资金的缺乏变成臭水沟,过分的使用部分建筑元素,比如为了达到标志性的造型设计一些无用的门柱等,华而不实,景观的设计只需根据具体的地貌,进项合理的开发,对于理水只需根据具体的规划自然而成,岸边也无需种植名贵的植物给以衬托,只需在水中种植睡莲等适合的植被即可,在夏天自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景观的设计需要与建筑遥相呼应,共同打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1.3 生态保护的理念不强

植物配置上,部分开发商为了体现小区或者办公环境的品位以及独特之处往往会野蛮搬迁部分名贵的花木,在搬迁的过程中不注意修剪方式,移植后适应不了土壤以及环境的改变,过早死亡等情况屡见不鲜。植物应选适合的物种:①尊重自然生长规律便于养护;②可降低经济耗费,同时可利用色、香味等植被优势共同为整个环境增光添彩。

2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运用

2.1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的运用

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虽由人造,宛若天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深入骨髓。并且在苏州博物馆的建设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苏州博物馆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紧邻忠王府与拙政园,与狮子林更是一箭之隔,他的出现既不可喧宾夺主,也不是绿叶衬之,需要遵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贝聿铭采用了几何图形的建筑轮廓不高不突,整体色调以青白灰为主,完美与周围建筑群相融合,形成新的群系,相互借景,互相衬托,迎合了江南水乡的内敛气质,适宜了江南的气候的特色,宛如一位羞涩的姑娘在蒙蒙细雨中守护着苏城共见繁荣。

2.2 小中见大、欲扬先抑的手法运用

狮子林、拙政园各具特色,狮子林虽山不高,但形状各异,虽水不深但回环曲折,各种庭院组合以及空间分割实具特色,拙政园植被园子林林种种,园中园、多空间庭院组合随处可见,此种处理手法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园中有景,景中有园,无穷变化,先抑后扬。此种表现手法在苏州永旺梦乐城体现的很到位,在美食街入口处即一楼大厅处更是放置了一座假山水池供顾客游览观赏,现代中融合了古典园林的元素,深深迎合了了苏州人对古典园林的情怀,把梦乐城本土化,假山两边通道通往美食街,大小店铺林林总总,相互借景,走出美食店铺便可再观赏假山美景,或通往另一开阔板块,小中见大,相互应景,欲扬先抑的设计手法。

2.3 分景、框景、漏景手法运用

分景即根据空间原理形成园中有景、景中有园的分布。框景即就是使景框作为构图的前景,让人的视线集中于主题画面之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漏景即透视园中景色一般利用墙上花窗、花墙、假山植被等要素来实现,实现景中景的效果,增添观赏情趣。

苏州博物馆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此手法,苏博中有不少的落地大窗户,游客在室内即可观赏到室外的秀美景色,内外景色空间融合,是框景的手法运用。在大堂以及西廊的墙面上设有六方式花窗,游客可以边走边观赏美景,即使在走廊行走的过程中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透过六角花窗不仅可以观赏到美景,还可看到对面墙面上的六角花窗,曲幽景深,美不胜收。

2.4 理水、叠山、植物配置

苏州古典园林,各种庭院、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狮子林的假山更是无人超越的奇景,植物在园林建设中占据了地位,苏州古典园林既有古人留下的珍贵物种如:拙政园百年历史的紫藤以及百年松柏等名贵物种,也有根据气候以及土壤移植的梅兰菊竹、木棉、海棠、桂花等适合南方生长的植物。这些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被很好的继承和沿袭了下来,各种新建的居民小区总能看到假山以及理水的设计,植被也基本覆盖在70%面积,虽然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是苏州古典园林理水、叠山、植物配置的造园手法,在现代生活的空间感受古典园林的气息,渲染文化氛围。

3 结语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中西文化互补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可谓妙之精髓,要想在世人面前展现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仍需要我们用心的研究并合理运用。

[1]胡华中.浅析苏州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J].美术大观,2017(1):98~99.

[2]张婕琼.苏州古典园林营建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4(1):175~176.

猜你喜欢
假山造园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怎样读古典诗词?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
调皮的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