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软件共享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前景探讨

2018-02-18 06:22王永华
江西化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本科生软件图书馆

王永华

(四川大学工学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65)

0 前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数字资源在互联网中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资源查询和共享的最大的信息超级市场。云计算平台可以划分为3类: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是一种服务使用模式,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虚拟化、效用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等内容与概念的综合。传统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对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检索与传播,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于是数字图书馆(云图书馆)应运而生;它不仅能快捷存储信息资源,更能够高效的加工应用数字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能够更及时有效的了解信息、不分时间空间获取信息资源。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相关学者针对云图书馆功能和需求的研究和完善不断深入[1-5],主要集中于完善功能完整性、提高使用效率、提升读者满意度方面,同时也对信息安全、知识产权风险、读者权限等加以保障。除上述需求外,随着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发展、就业后工作实际需要和课外科学课题研发等要求,在校学生对于所属学科、领域内商业软件的学习与使用需求不断提升,而高校图书馆具备学习与使用空间、配套书籍与教程资料等优势,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图书馆的云平台软件共享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 商业软件简述

专业商业软件一般是由知名研究机构、大型技术公司或团体基于理论突破、程序开发、实际效果反馈和版本更新等方面而研发的计算软件,配置在电子计算机上,供用户方便、高效、准确地处理对应领域的计算和分析问题。商业软件一般具有固定的服务范围和功能,也能通过开源方式供深度用户进行功能拓展。

由于我国高校均具备科研与技术咨询的功能与业务,因此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提升,几乎所有学科均需要引进对应相关行业的知名商业软件。各商业软件在高校资产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也成为了衡量高校技术实力的一项指标。

商业软件公司为发挥社会服务和教育作用,对进入高校软件库较为积极,也能提供较为深度的宣传与培训方案。这对相关人员熟悉、掌握商业软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 本科生商业软件需求

对于本科生而言,尽管课本及相关书籍所提供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但随着专业技术辅助研究工具的大力开发,计算机辅助学习及研究方面已经成为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方向。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本学科中一些常用的工程设计、工艺计算或分析软件可大幅提高相关学习、研究与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目前,高校图书馆中馆藏了丰富的软件辅助类书籍,供读者借阅。此类图书的借阅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可见读者对相关内容兴趣颇高。

实际上,本科生是高校的主要学生组成,其数量超过在校学生的一半,且面临考研、就业或出国深造等多种选择。如前所述,除专业基础扎实、外语水平过硬外,掌握几款本学科内商业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将对学生本人提高后续研究水平、拓展视野、推动工作等方面帮助巨大。

从本科生的商业软件资源看,本科生作为无收入个体,无法承担较为高昂的商业软件购买或租赁费用;为避免影响相关人员研究、学习和占用实验、研究场地资源,本科生也鲜有机会进入商业软件安装集中的高校实验室与课题组,对商业软件进行系统学习与使用。由此可见,本科生对于商业软件需求存在,但鉴于软件获取及部署问题,本科生更多的是从书本、资料方面了解软件,接触商业软件的实际操作机会较为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可探讨图书馆云平台部署相关商业软件,用于读者资料配套使用与学习,可进一步满足本科生对商业软件的操作需求。

3 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前景

目前,高校图书馆无论在公共电脑还是网络配置方面均进行了大幅推进,满足了读者查询、借阅、登记、电子书阅读的需求。为进一步满足学生对商业软件的使用需求,提出如下几点探讨。

(1)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模式设想

首先,图书馆网络属于高校校园内网,学生可凭个人账号进行登录与使用,因此可较为完整地记录用户登录与操作日志。

其次,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实质上是商业软件在高校图书馆网络平台上部署,用户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络后,可利用网络虚拟机进行后台访问、操作与运行,这相当于不同用户从不同但授权的地点登录后,均可访问高校拥有使用权的商业软件;商业软件操作用户数量按照原软件要求执行,共享平台上的用户数量不得超过软件许可同时操作数量。

通过这种部署,在规定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网络环境),读者通过个人计算机或公共计算机进行图书馆系统登录,并指向软件共享平台,达到远程使用商业软件的目的。

再次,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与刚需用户的资源分配问题可通过资源协调、后台管理等方式进行控制,首要保障正常的科研、教学使用;在软件闲时期间,可提供给图书馆用户进行使用;通过读者借阅的配套书籍辅助学习,其学习效果将明显提高。

(2)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效果

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的搭建通过大型软件云端化完成,主要解决合法软件许可数量、软件部署方式和用户需求等问题,其主要效果包括:

1)提高软件使用效率

商业软件购买成本按照使用频率进行分摊,且属于高校财产,因此鼓励多用;同时,商业软件是各行业的技术集成,也应鼓励学生多用。搭建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可最大程度为对商业软件学习和操作具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

2)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如前所述,搭建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在空间利用和资源集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图书馆是学生除课堂之外,直接进行知识梳理、扩展和挖掘的场所,在图书馆中配置软件共享平台,可供学生利用个人计算机或图书馆公共计算机进行商业软件学习,体现了高效地利用了图书馆的空间;图书馆在提供软件共享平台的同时,丰富的藏书资源便于学生快速查阅理解理论基础、软件应用和其他难点,这是一种资源高度积聚。因此,搭建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将极大促进学习效率,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控制版权安全

搭建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将商业软件的使用范围和受众人群扩大,同时也限定了使用人员的属性。通过学生实名使用,限定登陆网路(图书馆内网),可有效控制其他非学生用户或具有商业意图用户的非法使用,在版权控制方面有效规避风险。

由此可见,搭建图书馆软件共享平台,将最大限度控制软件使用范围,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使用便利,使商用软件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同时,以下问题需进一步讨论与解决:

(1)网络环境下的软件使用效果

共享平台中的软件,用户每个动作或指令以及软件的运行反馈均需要网络通道进行传输,高效、快捷的网络线路是保障用户效果与平台能力的基础,合理的网络架构是保证用户满意度的前提。

(2)资源分布控制

如前所述,商业软件在共享平台部署后,不能与购买协议中的许可数量冲突,因此必然存在用户与许可数量不匹配的情况,图书馆管理方应积极配合商业软件的主要使用用户,建立学生用户使用预约、登记和后台干预等控制模式,优先保证科研、教学和生产需要,也尽最大努力方便学生用户在软件许可空闲期进行登录使用。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学生发展方式转变,图书馆的功能需进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完善,本文提出的云平台软件共享平台搭建设想,有利于推动本科生群体对商业软件学习和操作,利用图书馆这一资源汇集优势,进一步突出效率特点。

[1]张龙昌,刘冬升,杨艳红,等.数字图书馆云计算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26(8):98-103.

[2]王长全,艾棼.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48-51.

[3]周舒,张岚岚.云计算改善数字图书馆用户体验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09(4):28-30.

[4]许轫,刘红梅.数字图书馆云计算项目管理模式初探[J].重庆图情研究,2012(2):46-48.

[5]张凌超.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10(21):39-42.

猜你喜欢
本科生软件图书馆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图书馆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去图书馆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