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18-02-18 06:22黄进龙熊新民
江西化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成员中职学校

张 玲 黄进龙 熊新民 朱 丽

(1.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江西 永修 330306;2.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在中职学校,人们普遍强调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也多是以教师个体为对象;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教学团队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学校的教学工作而言,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方案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等,都需要所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任课教师的精诚合作,单靠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只有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办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职业教育。因此对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优秀教学团队的涵义

关于团队的定义,理论上有多种阐述,如: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史密斯提出的团队定义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尽管对“团队”有不同的解释,但大多都共同强调,团队应具备四个要素,即:目标、成员、技能、协作。推而广之,中职教学团队就是中职学校以一些学识、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的教师,为共同的目标任务而组合起来的群体。

那么,如何定义优秀的中职教学团队?我们可以从团队的“四要素”来诠注:

团队的成员是因共同的目标而聚合在一起的,目标是团队的努力方向,是团队的聚合力。优秀的中职教学团队,不仅仅是目标明确,任务明晰;也不仅仅是全员目标统一,愿景共盟;也还包括要确定科学的、切合实际且具有前瞻性的目标。这样,团队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创造优秀的业绩,团队建设才更有现实的意义。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领域,会因专业建设、班(年)级教学、课程建设与开发、教(科)研、实践实训、竞赛等不同的工作需要而形成各类大小不一、目标各异的工作团队。我们认为,尽管上述团队名称不同,工作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其终极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目标。

成员是团队的灵魂,是团队的根本。优秀中职教学团队的成员要素,要求人员数量配足,讲究技能结构合理。同时,在团队协同作战过程中,无论是团队的领军人物,还是团队的其他合作成员,责任和担当,奉献和分享,应该是他们共同拥有的理念和素养。

团队是通过成员充分运用各自的知识、技能来实现目标,达成愿景。优秀的教学团队,一方面,要求团队成员所具有的技术专长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和人际沟通能力,有较高的水准;另一方面,要求团队成员的知识与技能要互补,有合理的结构。

沟通,是融合剂,它不但能让团队成员通过交流、分享,心智得到升华,而且利于成员间的团结和融合;协作,是催化剂,它能将每个团队成员的能量最大地迸发出来,通过合作,工作效能可得到几何提升。只有能够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的团队,才能称之为优秀的团队。

总之,优秀的中职教学团队是一些乐于奉献、懂得分享、技能娴熟且互补、善于相互协作和沟通的教师,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极具活力的组织形式。

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创建高效的教学团队对提高学校整体师资水平和促进学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力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还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学校长久稳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关键,职业教育的成败基本取决于师资状况的优劣,师资状况除师资数量、质量外,还要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因此探索和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优秀教学团队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优秀教学团队有利于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锻炼和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合作和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团队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将有力推动职业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增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重要途径。

优秀教学团队也是评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是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彰显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的保证,其必将成为评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考核内容。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也成为中职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从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使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

1、教学团队基础广泛

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就学校整体而言,有教学实训、学生管理、后勤服务、财务保障等不同的服务团体;如果单纯就教学领域来说,客观上存在着以专业、年级、班级、项目等集合而成的教学、实训、课题、竞赛、教研、科研等大大小小的工作群。因此,中职学校的团队基础较广泛,团队建设,尤其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也十分期待。

2、教学团队建设待加强

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就教学领域而言,其中一些工作团队,或简单自然聚合而成,战斗力、影响力有限;或诞生于应急之需,聚也匆匆,散也匆匆;或行政组合重于技术构建,团队存在感较弱,成员主动意识不强。这样,团队的建设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如:尚需确立切实可行、明确统一的目标;尚需组织增进成员间的协作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信赖和默契;尚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每个成员的技术技能;尚需有计划、有组织地围绕目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等等。总之,需依赖这些建设性的手段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团队建设,进而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3、缺乏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团队带头人

目前,缺乏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团队带头人,是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受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所谓的“缺乏”,不是说中职学校没有具备带头人素质和能力的人员,而是没有合适的机制或机缘,暂时没能将其组织领导的素质和潜能充分地展示或激发出来。

4、对教学团队建设认识不到位

现在,不少中职学校对团队建设是口号响,行动缓;愿望多,措施少。在我们进行的《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调查中,发现“贵校是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项,填答“不重视”及“一般”的近40%;《是否制定了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制度》项,填答“没有”及“有,但不完善”的近61%;《对教学团队建设是否宣传到位》项,填答“没有宣传”及“有宣传,但不到位”的超过63%,等等。出现这种状况,我们认为还是对教学团队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造成的。这包括:

(1)对教学团队作用的认识不深

在中职学校,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方案的确立,还是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由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普遍看重教师个体在其中的作用,忽视抱团出击的力量,因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对教学团队建设规律把握不充分

中职学校虽然有广泛的团队基础,但对待团队建设,普遍存在重最终结果,轻过程管理,重应急效应,轻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经营。由于没有用心打造、苦心经营、卓有成效地建设,中职学校现有的团队基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尚任重而道远。

(3)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投入不到位

据调查,由于认识不到位或客观条件限制等原因,有些中职学校没有制定过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的制度、方案,没有提供教学团队建设的经费保障,没有设定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的考评、激励机制。对教学团队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都尚未投入到位。在我们进行的《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调查中,发现“是否有教学团队建设专项经费”项,填答“没有”及“有,但不足”的超过66%。

四、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1、加强研究,提高认识

从优秀教学团队的内涵可以看出,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人员组合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中职学校应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在参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认真研究和掌握团队建设的规律,积极寻求和探索团队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同时,通过研究,把握团队建设的规律和本质,不断提高教职员工对团队建设的正确认识,并努力打造团结与协作、交流与分享、责任与担当、开放与创新的团队文化,树立崇尚团队精神的意识,积极推动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2、选拔、培养团队带头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能否顺利、高效地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团队带头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挑选、培养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团队带头人,是优秀教学团队创建的首要环节。各中职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干部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骨干教师建设等工作,选拔和培养一批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有积极探索与创新素养和激情的团队带头人。

3、多措并举,提升能力

如何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学识技能水平等,是优秀中职教学团队建设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校内教学交流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交流活动,能够增进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信任,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如:定期组织听评课、研讨、讲座、座谈、观摩、竞赛等等。同时,通过事先制定出周密的活动计划,系统科学的活动规则,让教学交流活动取得实效并保持常态化持续性开展。

(2)提高实践教学技能

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职学校教学的特色。中职学校可以通过规定从教教师应达到的实践技能标准,以及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促进和鼓励教师掌握技术、苦练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企业来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选派团队中没有企业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工艺,参与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同时,学校选派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让团队成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参与企业的科技项目研发,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及时跟踪行业动态和生产企业发展趋势,把企业最新技术融入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性教学能力。学校另一方面聘用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带动团队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

(3)加强教师培训

培训,是中职教师更新知识、拓展视野、增进交流、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方法。中职学校教师的培训,可以利用省培、国培的机会,有计划、分批次地对教师进行各项培训;可以借带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之机或安排教师企业实践,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可以举办讲座、研讨等方式进行专项培训;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提升学历、职称考评、技能鉴定等途径鼓励自培。

(4)重视“传帮带”作用

中职学校教学队伍中,普遍存在非师范类人员多、新人多、经验少、从教起步难等现实。所以,目前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成员选拔,不宜一味地强调高职称、高学历、高资历。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团队的师徒传承、实战历练、协作提携等方式,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地提升整体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充实团队力量。

4、加强制度建设,创设教学团队成长环境

据不完全调查,一些中职学校现有的制度体系中,没有制定专门针对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要制定有中长期规划来指引团队建设方向,而且更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教师培养制度,团队带头人责任制,团队学习研讨制度,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制度,团队考核评价制度等等,为教学团队创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教学团队建设规范有序、长效持续地进行。

5、健全激励机制

团队成员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是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一个关键因素。中职学校应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引入适度的竞争激励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开展适度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兴“争先创优”之风,营造良性竞争的环境,能使教学团队保持的生机与活力。

(2)构建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任务与绩效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教师评教与学生评教相结合,领导评判与同行评价相结合等的考评体系,让团队成员能切身地感受到学校各方对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的认可和客观、公平的评价。

(3)运用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奖勤罚懒、奖优汰劣,是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应遵循的规则,也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管理手段。奖励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职称评聘、外出学习培训、人才选(提)拔、课题立项、科研立项、年度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也可以是通过政策范围内的岗位津贴、课时津贴等绩效性工资以及奖励金、专项经费等方面的经济倾斜。

五、结束语

如今,中职学校已由规模发展走向质量发展,教学团队建设是中职学校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不断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加大团队带头人培养力度,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明确团队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建设成为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人才培养成效佳的优秀教学团队。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各校的校情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套用,但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之路。

[1]叶彩霞.试论中职学校高效专业教学团队的创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135.

[2]王浩.五年制高职教学法团队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教论坛,2014,10卷6期:20-21.

猜你喜欢
成员中职学校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学校推介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