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及技术要点分析

2018-02-18 05:55屈春才
现代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永胜县水层分蘖

屈春才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永胜 674200)

永胜县因其物产丰富,素来被称为滇西北粮仓。县内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在不同海拔区域可呈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立体气候的典型代表地之一。在春冬时节干燥少雨,夏秋时节雨量充沛,年温差较小。除已利用的耕地、林地、牧地外,永胜县还有格外的农、林、牧地,等待人们合理开发使用。

1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

1.1 为根系提供优质的生长空间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确保为每根苗都提供充足的发育空间,减少根系之间对养料的争夺。传统的水稻培育技术,移栽过后水层长期存在,易造成土壤酸化、根系缺氧等一系列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发育的不利现象。基于此,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改进了培育方式,采用干湿交替的手段进行育苗管理,保证在穗区的水层也低于2cm,根系强壮健康,为水稻高产提供基本条件。

1.2 从解决水稻分蘖的效率问题出发

一般在移栽后就会进行水稻分蘖工作,虽然良好的肥水条件会保证分蘖数量,但质量不尽人意。后期分蘖的无效性通常较高,降低了成穗率。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则是从水稻分蘖的效率问题出发,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的不同特点确定理想的产量,再根据目标产量规划移栽密度、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等指标。在培育过程中,采取清水浅插、减苗促苗、露田促蘖等方式,积极预防病虫草害,培育壮苗。提升分蘖的有效度是关键内容,当实际达到理想有效穗数的80%时,工作人员就要及时控制有效分蘖数量,防止产生过多的无效分蘖。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可使基本苗数为25.5万根/hm2的产量达到10.0~12.8t/hm2,相比之下,传统栽培方式5600kg/hm2就略显单薄了。水稻苗根系发达,就会提供充足的生长条件促进植株健康、强力地生长,借助光合作用,地上部分同时也为根系提供更多养分,这种良性互动可增强植株抵抗力,提升植株素质,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免不了为水稻施肥的操作,以平衡施肥原理、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为依据出发,计算合适肥量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依据永胜县的土质特性、水稻需肥特性和氮肥当季利用率三大指标,结合斯坦福方程计算出合适的氮肥量;而后根据群体质量栽培理论,应用临界法,计算合适的磷钾肥量。做好上述工作,结合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培育出苗壮、穗齐、颗粒饱满、高产量的水稻。

2.1 培育壮秧及移栽过程的技术要点

培育壮秧要求采用旱育稀植的方式培育秧苗。与传统方式相比,28~35d的秧龄、4叶1心的带蘖浅栽、插单苗的方式增产效果明显。控制好秧苗密度有利于为根系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实际中株行距若不适宜应及时进行微调。移栽小苗,宜选用28~32d秧龄的小苗,因为这是促进最低节位分蘖发生的黄金时期。育旱秧或是湿润秧时,首先要对水田进行平整工作,隔夜后,进行1~2cm的清水、浅水移栽。

2.2 控制水层是关键工作

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保证灌溉科学合理,浅水操作。通常要求在少水或无水的状态下插秧返青,分蘖后期进行退水落干,保持田面无水层的状态至幼穗分化。幼穗分化后到抽穗期间,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保证土壤透气性良好,利于根系生长发育。移栽后要严格控制水层,严禁深水灌溉,具体标准以土壤湿润度为参考。目前永胜县的部分稻田由于水层问题控制不到位,导致根系长期浸泡在深水中而变黑腐烂,降低了结实率,直接影响水稻产量。

2.3 施肥频率控制好,优先使用有机肥

精确定量栽培要依据目标产量提前制定合理的施肥量,同时根据实际移栽情况,在7d、12d,倒4叶、2叶时分别精确施用分蘖肥、促花保花肥、穗肥。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在15~23t/hm2之间,这样可以最大优化土地结构,增加其肥力。此外,针对永胜县的螟虫、粘虫等虫害,也要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及时做好虫害防治工作,促进水稻的高产。

参考文献:

[1]莫广明.步头镇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6,10(33):13+15.

[2]王忠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原理与关键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09):18.

[3]马正伟.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05):53+57.

猜你喜欢
永胜县水层分蘖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永胜县农业机械应用情况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火山岩气藏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的建立及应用——以吉林长岭1号气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