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市探索实行耕地轮作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2018-02-18 05:55郭春旺
现代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轮作监测点耕地

郭春旺

(内蒙古丰镇市农业局,内蒙古 丰镇 012199)

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逐步构建丰镇市耕地轮作制度,加强丰镇市的耕地质量监测,科学评价轮作的成效,按照《关于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16〕6号)、《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内农牧种植〔2016〕50号)以及《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探索实行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乌农牧种发〔2016〕)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1 实行耕地轮作质量监测的意义

耕地是珍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耕地质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必要基础。因此,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耕地质量的长期监测、评价与预警,对于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指导耕地质量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丰镇市基本概况

丰镇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处阴山南麓,东与兴和县交界,西与凉城县接壤,北与察右前旗为邻,南与山西省大同市相连。地理坐标为东径 112°47¢312~113°47¢182, 北纬 40°28¢272~40°48¢282。

丰镇市现有耕地面积76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以旱作农业为主,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5%左右。土壤主要类型为栗钙土、灰褐土和栗褐土,土壤质地主要为壤土。以种植马铃薯、玉米、杂粮杂豆为主。近几年,全市玉米、马铃薯年平均种植面积分别在27万亩和37万亩左右,占总播面积的85%左右。但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干旱、用养失调、水土流失、农业科技水平低、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结构严重失调等诸多问题。针对目前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实行耕地轮作质量监测和休耕轮作制度,探索出可推广的有实用价值的种地养地相结合的生产技术模式。

3 原则与目标

3.1 基本原则

一是长期监测。在轮作的区域,布局耕地质量监测网点,试点结束后纳入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网点,长期监测。二是对照监测。将轮作区域的耕地质量变化监测情况,与区域外的耕地质量进行对比,反映轮作的成效。三是规范监测。根据耕地质量监测相关技术规程,统一调查、采样、检测、监测与评价方法,确保耕地质量监测规范实施。

3.2 主要目标

力争在3~5年的试点期内,初步建立轮作区域耕地质量数据库和监测网络。

4 依据和基础

4.1 依据

4.1.1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

4.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19)。

4.1.3 《耕地质量划分规范》(NY/T2872)。

4.1.4 《土壤检测》(NY/T1121)。

4.2 基础

4.2.1 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成果。

4.2.2 测土配方施肥成果。

4.2.3 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调查成果。

4.2.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

4.2.5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5 主要内容

5.1 监测点布设

综合考虑丰镇市的行政区划、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地质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同时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对耕地质量监测点以及对照监测点设置的具体数量和编号规则要求,每10000亩耕地设立1个监测点,共建立五个轮作监测点和两个对照监测点。五个监测点分别位于隆盛庄镇、三义泉镇、黑土台镇、元山子乡以及官屯堡乡,监测点编号依次为:AS150081、AS150082、AS150083、AS150084、AS150085, 两个对照监测点分别位于黑土台镇和官屯堡乡,编号依次为AD150081、 AD150084。

5.2 运用数据平台

应用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填报、上传监测数据以及图表和报告等资料,报盟农牧业局进行数据和资料的审核把关,实现耕地质量数据信息化管理,集成数据汇总、分析、查询、发布等功能模块。

5.3 定期开展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定点调查、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分析化验等方式进行定位监测。每个试点区监测点与对照区监测点各采集一个土壤农化样,每种土壤类型,每5万亩采集一个土壤剖面样。

监测时间:监测分初始监测与年度监测两类。于建立监测点初期开展初始监测,年度监测按每年1次的频率开展

监测指标:依据监测指标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分统一监测指标和区域性补充监测指标两类。

5.4 编制监测报告

在轮作试点启动和耕地质量监测点建立初期,根据本区域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结果和初始监测信息,编制本区域耕地质量起始年度报告;在轮作期间,根据每年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试点区与对照区耕地质量差异,编制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5.5 评价试点成效

轮作试点结束后,协助盟市农业部门根据初始监测数据、年度监测数据等资料,分析本区域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编制本区域耕地质量专项调查评价报告。报告应包括监测点基本情况、农田保护措施实施情况、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本区域肥料投入与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作物产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耕地质量变化原因分析、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和建议等内容。

6 保障措施

6.1 强化组织领导

丰镇市要加强对耕地质量监测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加强协调,在市农业局统一领导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土肥站长为副组长的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按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协调全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各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明确专人负责。坚持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布置、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监测报告,“两个固定”,即监测点固定、监测人员固定。确保轮作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6.2 严格质量控制

在调查采样和检测环节,认真学习标准,规范技术操作,确保采样规范,检测准确;在数据填报环节,指定专人进行数据填报、审核,同时配合盟市和自治区监测负责人的审核,确保数据科学准确。

6.3 合理安排工作经费

对于农业部统筹安排的相关项目资金补助,应按照“科学预算,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做到不截留、不挪用”的要求,做好工作方案,合理使用工作经费,促进各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健康发展。同时积极争取丰镇市财政部门支持,保障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7 时间安排

7.1 2016年11月中旬以前,协助盟市农业部门将本区域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和标注轮作地块图斑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汇总审核后报自治区农牧业厅。

7.2 2017年3月中旬前,完成本区域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点和对照区监测点布设;2017年3月底前,协助盟市农牧业局将点位图和点位对应关系表汇总审核后报自治区农牧业厅。同时学习运用本区域试点区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7.3 每年定期开展1次监测,试点期内连续监测。

7.4 2017年4月底前撰写耕地质量起始年度报告,每个监测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撰写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并报盟市农业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农牧业厅。

7.5 轮作试点结束后6个月内,协助盟农业部门完成轮作试点区域耕地质量专项调查评价报告并报自治区农牧业厅。

猜你喜欢
轮作监测点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耕地时节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