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2018-02-18 08:45黄光林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3期
关键词:颅内感染预防神经外科

黄光林

【摘 要】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于该院神经外科进行开颅手术的9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预防组患者给予全面预防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监测术后体征,及时治疗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病率,预防组感染6例,发病率12.77%,对照组感染15 例,发病率31.9%,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析发现,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CSF培养及药敏试验特异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治疗后有显著疗效,预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护理、注意饮食等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根据CSF培养及药敏试验特异性应用抗生素可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内感染;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01

开颅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最常见、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对脑血管畸形﹑脑肿瘤﹑颅脑外伤等有关疾病进行手术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也可能会增加颅内感染风险。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其累及覆盖物以及脑实质,为局限性或者弥漫性,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延长了患者的住院周期。颅内感染常发生在术后的5d左右,感染发生率约为5%,颅内感染的同时常会出现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积水等并发症,这会进一步的恶化颅内感染。目前,关于颅内感染的诱发因素较多,但所报道的诱发因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寻找科学的颅内感染诱发因素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患者94例,随机分為两组。预防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2.32±9.21)岁,包括颅内肿瘤术后感染14例,颅脑损伤术后感染22例,V-P分流术后感染9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1.35±9.61)岁,包括颅内肿瘤术后感染18例,颅脑损伤术后感染23例,V-P分流术后感染6例。两组样本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预防组患者给予全面预防措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心理疏导、合理饮食等),对照组患者仅保持监测术后体征,不做任何预防措施。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及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病率。

1.3 预防措施 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适当缩减手术时间;②术后:针对患者术后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指导患者日常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③合理饮食:注意饮食禁忌,忌辛辣生冷或油腻的食物,忌烟、酒刺激,控制血糖,充足营养,合理饮食。

1.4 颅内感染的治疗 根据CSF培养及药敏试验特异性应用抗生素。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持续一周以上,脑膜刺激征阴性,脑脊液白细胞数(4.0—10.0×106/L),脑脊液细菌培养转为阴性;有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是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中尚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治疗后病情稍有好转,4项大类检查中恢复正常的仅为1或2项;无效:治疗后病情无好转。

1.6 统计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病率

经观察统计,预防组发生颅内感染共6例,发病率12.77%,对照组15例,发病率31.9%,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术后颅内感染治疗有效率 对于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预防组6例患者共有4例显效、1例有效、1例进步、无效为0,有效率100%;对照组15例患者共有7例显效、4例有效、2例进步、无效为2,有效率86.67%。经分析发现,根据CSF培养及药敏试验特异性应用抗生素可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原因,可进行针对性预防。手术全程在无菌条件下完成,手术器械需完全彻底消毒,仔细考虑任何可能发生的危险,也需仔细考虑造成手术时间延长相关因素,尽量通过减少手术时间来减少切口暴露在外界时间;尽量缩短一些急诊患者的手术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对非急诊的患者的手术时机进行合理选择,术前准备尽量充分。脑外伤患者需彻底的清创、消毒,避免外界因素引发感染。需对开颅手术的患者留置引流管,留置引流管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积极控制好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基础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在缝合手术切口时,切记严密缝合,避免发生脑脊液漏。术后要使用抗生素药物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避免白蛋白的降低。

术前的预防措施对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临床施行手术前后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以及术后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医生实行的预防性措施(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等)才能事半功倍。抗生素是颅内感染的首选,而抗生素的选择对医生来说,是经验与诊断依据的结合,根据脑脊液培样结果,选出最适合的抗生素。而鞘内注射无疑为颅内感染的治疗提高了效率。总之,在临床中,术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基础准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注意手术时间、方式,可以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术后注意患者的护理,坚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注意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一旦发生,可行CSF培养及药敏实验,进行特异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治愈率,保障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皮杨德。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J]。工企医刊,2014(3):789-790.

孙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3,23(1):65-67.

罗国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7):130-131.

高俊红,刘猛,马欢,等。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3,23(16):3901-3903.

猜你喜欢
颅内感染预防神经外科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小儿颅内感染颅高压临床分析
不同经导管给药方案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初步评定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