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2018-02-18 08:39王丽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宗旨习近平中国共产党

摘 要 从194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党的宗旨的内涵要求和政治定位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党的宗旨更高远广阔的内涵和政治定位。

关键词 党 宗旨 新时代

作者简介:王丽,保山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311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就任我们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的问题:“你的执政理念是什么?”时对此明确答道:“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面对众多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主题演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初心。在建设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遵循着共产党人必须永葆的政治情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的。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多次提到人民,突出人民,开头和结尾都是在强调人民的重要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和建设思想。十九大报告最首要就讲到,“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到八个明确,其中最关键的第一个明确就说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行动纲领中的“十四个坚持”中第二条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八条是“坚持在法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历史,也是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行总结和研究,倍感幸福,引人深思,谨以此作纪念。

一、党的根本宗旨的形成与发展

自古以来,“民为邦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还是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思想,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时代的演进不断丰富着“民为邦本”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为邦本”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张思德召开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以后,成了不朽的《为人民服务》篇章。在中国共产觉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郑重地向全党宣布:“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跪,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确写进了党章总纲。此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成为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根本宗旨和行动目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最好诠释。党在始终坚持宗旨中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几代领导人都把人民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和发展党的宗旨。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在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他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2011 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指出,“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党的根本宗旨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这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党在始终坚持宗旨中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二、新时期党的宗旨的内涵要求和政治定位更深远广阔

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这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唯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做群众满意的事、高兴的事,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九大召开,3万多字的报告提到“人民”203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堅持初心的真挚情怀,集中体现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首位,不断提及到人民的重要性。他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把为人民服务,最大化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来作为党的基本目标,不断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道路,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推进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在新时期,党明确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人民的美好生活进行了充分描绘。人民的美好生活有不同方面:比如,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生活在人生旅程之中,因此,“美好生活”涉及“物我”、“人我”、“自我”这三种关系,这三种关系分别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核心 。就“物我关系”而言,生活是否美好,既取决于生活资料是否富足,也取决于生态环境是否宜人;就“人我关系”而言,生活是否美好,既取决于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也取决于人际比较如何进行——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的时候,我的生活美好程度与别人的生活美好程度是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是正相关的还是负相关的,是零和的还是非零和的。就“自我关系”而言,生活是否美好,既取决于人民对自己的生活理解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或静态的,也取决于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理解是单向度的还是多向度的,是基于何种价值观念的。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党的宗旨的外延发展到极致

在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提法,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升华到了至高点,将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更进一步提升到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这一点突出了我们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心和思考以及对于世界和平事业发展的担当。这样的论断,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也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的内涵和政治定位提高到了历史最高点。

三、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党领导的伟大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诸多利益面前,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需要党在治国理政中认真践行以下要求:

(一)以知促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环境中,尤其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利,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掌握正确的权力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一是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二是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就要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谋私利,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必须根据人民利益的需要,担负起最完全的任务和责任。

(二)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民生的温度和幸福感

努力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根本上就是增强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本领。要努力尽到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要辜负人民赋予的权利。要时时刻刻持有这样的思想,我们才能时刻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如临深渊,不要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8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五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65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7%,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脱贫攻坚战取得一定的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000多万人。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水平正在快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改革需要全面发力、多层突破、纵深推进,推出1500多项改革措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港澳台工、外交、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让党经受住了考验,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检验。

(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人民在共享的同时,也需要共创。作为全体成员应该遵守的责任是人人尽责,人民群众也应该享有这是基本的权利,这二者是相互关联、作为统一的整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因此共同坚持的目标就要适应本阶段的发展。这样,才能最化激发人民斗志,发挥出民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出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首先,通过不断改革和努力,要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提供好的条件基础,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集中精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不断提升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根本宗旨在时代变化中不断丰富发展,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848.36-37.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新时代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83.

童世骏.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需多方努力.新华文摘.2018.12.

猜你喜欢
宗旨习近平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牢记宗旨 永葆初心 再铸辉煌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崔适《五经释要》的思想宗旨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恪守为民宗旨 忠实履职尽责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