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罗宁联合局麻在支气管镜诊疗中的效果评价

2018-02-19 07:5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5期
关键词:达克罗宁局麻声门

436000鄂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湖北

VCV麻醉是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成功的主要环节。如果麻醉良好,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就能顺利进行,患者的痛苦也可减少[1]。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局麻,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方法。一般多采用2%利多卡因喉部喷雾、滴入或者雾化吸入。但这些方法的局麻效果欠佳。直接影响了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成功率、患者的舒适性及支气管镜操作的安全性。为探索更安全、方便、效果优良的支气管镜诊疗局部麻醉方式。本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镜室检查治疗的患者68例,按随机序号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用两种局麻方法,并且对两种局麻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现将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1月收治接受支气管镜室检查治疗的患者68例,纳入标准:年龄18~79岁,首次行支气管镜检查,心电图、凝血功能正常,无乙肝、丙肝、梅毒、HIV,无其他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证;排除标准:年龄<8岁或≥80岁,非首次支气管镜检查,有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证,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不同意进行局麻效果观察。按照以上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入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21~79岁。常规检查36例,支气管黏膜活检1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38例,支气管黏膜刷检32例,支气管局部注药26例。将患者按序号分组,单号作对照组,双号作观察组。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水6 h,均使用奥林巴斯Q170电子支气管镜完成检查,两组均使用欧姆龙压缩空气动力雾化吸入装置,在雾化药杯内注入2%利多卡因5 mL,患者将喷嘴含在口中,吸入雾化溶液至喉部,通过鼻腔呼气,直到2%利多卡因5 mL全部吸完。支气管镜操作前,两侧鼻腔分别滴入2%利多卡因各2mL。观察组除按对照组上述局麻方法外,在雾化液吸完后,给予达克罗宁胶浆10 mL(含达克罗宁0.1 g),含于咽喉部5 min后吐掉。其后操作同对照组。使用监护仪,对68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进行监测。

疗效判定标准:⑴直观评价:①优秀:声门开启良好,插管进镜顺利,患者无不适;②良好:声门开启较好,插管进镜尚且顺利,患者稍有不适;③中等:声门开启一般,可以插管进镜,患者偶有胸闷或咳嗽,一过性氧饱和度下降(但经皮氧饱和度>90%);④差:声门开启差,声带活动活跃,插管进镜困难,患者明显胸闷咳嗽,一过性氧饱和度下降(经皮氧饱和度>85%),甚至喉痉挛。⑵记录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前(B0)、进入声门(B1)、进声门5 min(B2)、进声门10 min(B3)、检查结束后(B4)各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表示异有非常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麻醉效果及持续时间,见表1。

两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见表2。

讨 论

目前支气管镜诊疗前的常用的局麻药物有3种,即0.5%~1%盐酸丁卡因,2%~4%利多卡因,5%~10%普鲁卡因,其中利多卡因麻醉较丁卡因安全,是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局麻药。故多用2%利多卡因作咽喉部喷雾、滴入或雾化吸入,但是实践中局麻效果欠佳。支气管镜诊疗前的局麻效果直接关系到支气管镜的操作能否顺利完成,也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及舒适度。患者对支气管镜的耐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局部麻醉的效果[2]。特别是需要多次行支气管镜诊疗的患者,麻醉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对以后治疗的依从性。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阻断神经细胞兴奋与兴奋的传导[3]。达克罗宁的化学成分为4-丁氧基-β-哌啶基苯丙酮盐酸盐[4],是一种不同于酰胺类和酯类局麻药的药物,多用于皮肤黏膜的表面麻醉,常用浓度1%。达克罗宁胶浆是其新剂型,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5]。主要用于胃镜检查前的咽喉部局麻,用于支气管镜诊疗前的局麻还较少。笔者采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作为支气管镜诊疗前的局麻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声门启闭良好,插入顺利,患者不适感明显减少。从声门启闭、气管镜插入顺利程度、患者不适感、咳嗽胸闷症状、经皮氧饱和度、操作持续时间等几方面评估达克罗宁胶浆联合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与单用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比较这两种局麻方法的效果。发现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局麻的方法在上述几方面明显优于单用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P<0.05有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局麻效果好,未增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及持续时间(n)

表2 两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s)

表2 两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s)

注:与同组B0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 SPO2(%)对照组 B0 120.0±12.1 69.3±1.2 78.6±15.6 98.0±1.1 B1 139.8±13.7△ 74.9±1.3 113.1±15.7△ 94.1±2.2△B2 137.9±12.9△ 75.2±2.1 109.0±17.6△ 94.2±1.9△B3 127.8±13.0 68.9±2.3 97.0±16.5 96.2±1.6 B4 120.3±4.2 68.4±2.6 94.1±8.2 97.0±1.2观察组 B0 120.2±11.2 70.6±8.5 80.1±14.7 98.1±1.2 B1 126.9±10.3⋆ 75.3±8.1 92.3±11.2⋆ 96.1±1.4 B2 126.4±10.1⋆ 74.3±8.2 90.2±10.8⋆ 96.1±2.0 B3 119.2±11.5 67.1±8.1 90.1±8.6 96.6±1.8 B4 118.6±11.4 66.7±9.2 88.5±6.5 98.2±1.1

猜你喜欢
达克罗宁局麻声门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盐酸达克罗宁在常用溶剂中的稳定性
复合达克罗宁胶浆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影响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不同剂量达克罗宁对患者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尴尬的打嗝
诱导前应用达克罗宁在全麻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基于“声门适度感”的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