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2018-02-19 06:44肖云龙汤劲松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肖云龙,汤劲松

1.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扬州 225125;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扬州 225001

腹股沟疝气,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患者下腹壁与大腿交界处,常可见明显肿块。发病早期,平卧时肿块不明显。随病程的延长,肿块逐渐增大,疼痛逐渐加重。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为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腹股沟疝气发病后,如未及时治疗,易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腹部胀气、便秘等并发症产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各项症状,及时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疾病是关键。该文于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样本,对比了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共36例,男35例、女1例。年龄10~83岁,平均(48.58±5.78)岁。对照组患者共 36例,男 35例、女1例。 年龄 2~74岁,平均(48.60±5.79)岁。 准入标准:①患者均被该院医师确诊为腹股沟疝气疾病;②患者未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③患者的精神状态尚可,且未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④患者自愿参与该次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未被该院医师确诊为腹股沟疝气疾病;②患者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③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或者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④患者非自愿参与该次试验,或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职业等资料经过该院医师的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通过道德伦理文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疝气修补术治疗,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疝囊进行高位结扎,依照情况适当修复腹股沟管管壁。

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①患者平卧位,行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②定位疝囊,如疝囊较小,可给予游离,疝囊较大,则需给予横断。③远端旷置,及时止血,近端游离至高位,将锥型网置入内杯口。④选择网塞,边缘与腹横膜平齐,给予缝合固定。⑤表面固定,将髂腹下神经置于补片上方。⑥止血,缝合,加压止血。

1.3 评判标准

由该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VAS评分以及SF-36等情况进行评判以及记录。其中治疗有效率分为4个等级,即痊愈、好转、有效以及失败,具体的分级标准如下。

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机体内的肿块完全消失,且疼痛感完全消失,无疾病复发情况的发生。

好转:经过治疗后患者机体内的肿块基本消失,且疼痛感基本消失,偶尔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

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机体内的肿块有所消失,且疼痛感有所消失,时常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

失败:经过治疗后患者机体内的肿块未消失,且疼痛未消失,总是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

注:治疗有效率=(痊愈人数+好转人数+有效人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该院医师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VAS评分以及SF-36等数据记录于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患者数据中的计量资料采取 (±s)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采取[n(%)]进行表示,随后采取 t检验以及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 (45.81±2.16)min、 出血量(10.16±1.46)mL、住院时间(5.60±0.43)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情况(±s)

注: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n=36)对照组(n=36)t值 P值45.81±2.16 68.94±1.69 50.602 1<0.05 10.16±1.46 15.19±1.59 13.981 1<0.05 5.60±0.43 10.13±0.17 97.710 8<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7.22%、VAS(2.62±0.02)分、SF-36(80.01±0.19)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3 讨论

腹股沟疝临床较常见,发病与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升高有关,患者以男性居多,女性少见[1-2]。腹股沟疝主要包括直疝与斜疝两种。腹股沟直疝,多由后天腹壁发育不全所导致,患者中老年人数量较大,部分儿童同样可发病[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机体肌肉逐渐萎缩,腹股沟间隙显著加大。因此,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发病率更高[4-5]。腹股沟斜疝多为先天性[6-7],形成于胚胎早期,以右侧腹股沟疝多见[8]。

无张力疝修补术为临床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主要术式,要求采用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促进病情康复[9]。与常规缝合修补术相比,可有效避免手术对疝气周围的健康组织造成损伤,促进术后康复。修补后,患者术区周围组织,常呈无张力状态。将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到腹股沟疝气的治疗中,可取得一定的效果[10-11]。与疝修补术相比,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对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缩短更加有利。该文研究发现,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疾病,患者手术时间(45.81±2.16)min、出血量(10.16±1.46)mL、住院时间(5.60±0.43)d。 该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7.22%、VAS(2.62±0.02)分、SF-36(80.01±0.19)分。与常规疝修补术相比,优势显著(t/χ2=50.602 1,13.981 1,97.710 8,2.909 1,160.801 1,219.813 8,P<0.05)。这与祝建新等[12]学者在研究中得出的96.8%的总有效率相近,说明与常规疝修补术相比,患者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安全性更强,进一步凸显了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气方面的临床优势,证实了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4 小结

综上所述,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将其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疝气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