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2-19 06:39蔡娟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知晓率工作效率住院

蔡娟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大丰 224100

肾临床护理路径为常用的一种护理手段[1],涵盖整个护理过程,促进护理治疗不断改善,从而保证护理质量[2-3]。为进一步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该文将2015年1月—2018年2月该科收治的临床诊断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80例,纳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病例均抽取该院该科收治的临床诊断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而且五期分期比较明显的患者,共80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最小者16岁,年龄最大者87岁,平均年龄 (44.75±3.61)岁。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5.29±3.76)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44.79±3.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措施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1 发热期护理 入院处置:指导患者每日行踝泵运动;病情观察:每2~4 h监测体温、脉搏、血压1次,体温≥39.0℃时,给予冰袋冷敷,禁用酒精擦浴和发汗退热剂,以免加重小血管损伤和引起休克;观察退热患者出汗情况,防止大量出汗后患者直接进入休克期;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皮肤、黏膜有无呈点状、搔抓样条索样瘀点,嘱患者勿挖鼻,使用软毛牙刷,勿剔牙,勿用力搔抓皮肤,注射后按压时间需延长,防止引起出血;观察尿量及末梢循环,并对24 h的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观察患者排泄物、呕吐物的颜色及性质等。特别是患者处于发热末期时,体温降低,应注意预防休克的发生。控制感染:保持病室开窗通风,控制陪客,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口腔、皮肤清洁,严格无菌操作,控制感染;饮食指导:饮食上给予热量充足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因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热量和电解质,对抗外渗,减少肾脏损害,预防低血容量。

1.2.2 低血压休克期 卧位和饮食: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患者本期切忌搬动,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必要时氧气吸入,供给足够热量;病情观察:每 15~30 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密切注意病人的面色、神志、尿量、脉压差和末梢循环状况,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呕吐物、排泄物的情况[4]。抗休克治疗: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如发现血压低时,建立静脉通路,强调早期、快速、适量输液,矫正组织灌注量,维持血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根据血压及时调整药物滴数,并做好记录;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安慰,抢救患者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因医务人员的情绪和操作影响病人的情绪[5]。

1.2.3 少尿期护理 病情观察: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和呼吸的改变,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尿毒症、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征、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并做好相应护理。严格控制出入量:准确记录 24 h出入量,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及量,及时留取标本送检;量出为入,每天的补水量为前1 d尿量+500 mL,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预防急性肺水肿和心衰的发生。饮食指导: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易消化、低钾软食,氮质血症期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通过优质低蛋白质饮食。

1.2.4 多尿期护理 病情观察:继续观察有无出血、心衰、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统计出入量,留取正确的标本送检;防止继发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多尿期患者易发生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因此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新鲜,控制陪客;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窜门或去人多的地方;活动与饮食:指导患者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劳累;饮食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补充钾盐的摄入,应随患者尿量增加鼓励患者进水,量出为入,必要时静脉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谨防脱水而发生继发性休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护士工作效率和健康教育落实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差异。护士工作效率通过护理部定期考核得分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方式为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的时间及花费费用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与治疗费用可知,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长于观察组且治疗费用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的时间及花费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的时间及花费费用比较(±s)

组别 住院天数(d) 治疗费用(元)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16.37±3.95 13.05±3.26 4.79 0.452 1 4800±842 1 1236±784 15.37 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治愈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治愈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比较[n(%)]

2.4 护士工作效率与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比较

结果发现,观察组给予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为97.5%,对于健康知识的落实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表4 护士工作效率与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比较[n(%)]

3 讨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由于发并迅速、致死率较高等原因,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不了解疾病特点与治疗办法,常出现治疗态度消极,依从性差的问题。在该文中,笔者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案,不仅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改进医院护理质量,同时更加促使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控制医院资源,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发现,观察组住院时长为(13.05±3.26)d,所耗费用为(11 236±784)元优于对照组,这与马文婧等人的研究中[6],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长为(12.44±3.84)d,所耗费用为(112 389±700)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的结果一致,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不仅减少住院时间,也减少了治疗费用。观察组治愈率为95.0%,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5.0%,其健康教育知晓率90.0%均优于对照组,这与侯丽莉研究中[7],临床路径组治愈率为96.0%,并发症发生率为3.5%,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4.9%,其健康教育知晓率91.2%均优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此结果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这表明患者对于制定的针对性护理路径的认可以及良好的依从性表现,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奠定基础。另外对于护士工作效率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给予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为97.5%,对于健康知识的落实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这与宗萍[8]的研究中,临床路径组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率96.5%,对于健康知识的落实效率为9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此结果说明,经比较后发现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后,护士的工作效率、健康知识落实率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治疗护理中,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落实率和工作效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知晓率工作效率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流程优化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