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到农家

2018-02-20 16:13■陈
新长征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肉鹅双辽市种鹅

■陈 曦

双辽市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近年来,合作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创业梦想的同时,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不忘回报社会,在“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下冲锋在前、发挥作用、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报答对党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2016年,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双辽市建档立卡的140户贫困户结成“心连心、手拉手”帮扶对子,形成新的扶贫模式:投资40万元给贫困户投放每只3到6斤以上的种鹅,让贫困户饲养,采取主动上门服务和网上解答指导的形式对贫困户进行养鹅技术培训,免费提供疫苗,确保种鹅养殖成功。

合作社先后在双辽市王奔镇、新立乡、永加乡、卧虎镇、茂林镇、服先镇等投放种鹅2500只,投放的种鹅一分钱不让贫困户负担,全部由合作社出资,在产蛋之后,每只鹅提供10枚鹅蛋作为种苗钱。所有种鹅采取分散饲养的方式,每个贫困农户家庭饲养18只种鹅,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回收协议,保证每枚鹅蛋以4.50元的价格回收,低于市场行情时随行就市,以保证贫困户每只种鹅净挣达80-120元。如果收益不到80元再由合作社补到80元,这样使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帮扶的贫困户一年共获利21万元。

在养鹅项目帮扶中,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注意与其他扶贫项目相结合,在王奔镇宝山村首先尝试“光伏发电+饲养种鹅”相结合的饲养方法。这种方法实施后,不仅可以生产出绿色环保的光伏电力,对种鹅也可以提供遮阴降温的场地,极大地提高了种鹅的成活率和产蛋率,创造出最佳经济效益。

2016年6月19日,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着5万元净利润来到宝山村,现场将每户700元的分红钱交到贫困户手中。看到了利润,贫困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说在脱贫路上终于找到了信心。事实证明,“光伏发电+饲养种鹅”的扶贫方式,既解决了光伏占地的缺点,又减少了种鹅棚舍的投入,确保贫困户养鹅无风险,可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016年,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带动225户贫困户开展肉鹅及种鹅养殖,到年底225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100元,当年就实现脱贫,在精准扶贫的路上真正成为贫困户农民的技术之家、致富之家、合作之家,为双辽全市的扶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扶贫项目,合作社又扶持7000户贫困户发展肉鹅养殖。肉鹅由包保部门出资购买,为每户贫困户提供30-50只,由合作社人员负责送到贫困户家里,并进行全程的技术指导,负责提供疫苗,保证成活。贫困户通过3个月的饲养后,合作社再以保底每斤6.50元的高价进行回收,低于市场行情时随行就市,这样确保贫困户每只肉鹅能收益25元以上,每户收益750元以上,共计增收525万元以上。

完成肉鹅项目后,2017年8月初,合作社又拿出150万元资金购买1.5万只鹅雏,投放给1250户有带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蛋鹅养殖,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免费提供疫苗,并与贫困户签订种蛋回收合同,通过“借鸡下蛋”的扶贫模式,让贫困户达到旱涝保收,所有风险全部由合作社承担。这样每户贫困户可以保证增收1500元以上。通过养殖肉鹅、种鹅,可以使贫困户每户增收2250元,两项加在一起能带动贫困户共计增收700万元以上。

2018年,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市114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鹅产业,每户30只,合作社全程技术指导,保证在一周内更换病死鹅雏,确保成活率,肉鹅成龄后,每斤保底6.50元回收,预计每户增收750元,共计增收将达855.75万元。

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将继续探索研究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良方良策,谋划更多更好的项目,按照“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片基地,辐射一片乡村,搞好一片市场,致富一方农民”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带动区域养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争取使更多的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猜你喜欢
肉鹅双辽市种鹅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肉鹅饲料自制方法
肉鹅短期育肥的要点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再生能源发电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研究
近10年双辽市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分析
影响种鹅产蛋量的因素
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双辽市:积极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