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研究*

2018-02-22 00:09
学海 2018年5期
关键词:政党初心革命

内容提要 长期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自身发展壮大,有效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避免重蹈苏东垮台的覆辙,必须进行党的自我革命。长期执政条件下不仅必须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而且也能实现自我革命。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建设先进政党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监督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动力,党自我净化、自我监督的优良传统与机制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因此,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要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就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活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积极借助人民群众的监督,增强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压力;创新党内民主监督的机制,夯实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从而加强党自我革命的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

就政党制度基本特征而言,长期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没有政党竞争压力条件下,执政党靠什么保持自身建设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还需不需要党的自我革命?能不能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怎样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这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必须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5”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怎样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科学有力的回答。中国共产党统筹推动社会革命,必须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长期执政条件下需不需要党的自我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在多党并存的条件下,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勇于纠正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完成了自我革命的初步探索,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一切对手和敌人,最终取得了执政权,这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尤其是在没有多党竞争压力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开始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逐渐丧失革命精神和革命意识。在已经取得执政权和不搞多党制情况下,中共还需不需要进行党的自我革命?不搞自我革命的后果是什么?这是党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道严峻考题。

(一)政党自身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

任何政党的发展都需要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有压力和动力才能推动政党不断改革和发展。如果说多党竞争条件下的政党为了发展也需要自我革命的话,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的政党更需要自我革命,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也需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在的压力。内在的动力: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自我革命的思想。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革命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自己批评自己并靠批评自己而壮大起来”②。显而易见,自我革命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重要指南。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应运而生并逐渐走向强大的,故其具有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党自我革命思想的内在需求。二是来自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③习近平着重强调:“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④正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党牢牢抓住并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一根本宗旨既是党过去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斐然成绩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除了上述内在的动力外,中国共产党需要自我革命也离不开客观存在的外在压力:一是“历史周期律”的压力。所谓“历史周期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循环往复所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纵观古往今来的人类历史长河,这一屡试不爽的历史周期律正是无数政权兴亡更替的真实写照。敢于正视“历史周期律”的压力,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进行党的自我革命,避免陷入政权兴亡周期律的泥潭,开创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是时代和人民的双重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5”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⑤新时代面临严峻挑战的考题,需要党的自我革命来答卷,人民则是这场考试的最终阅卷人。在这令世人瞩目的大考中,党只有勇于自我革命,积极破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顺利通过这场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

(二)长期执政面临内部的严峻挑战:自我松懈与自我膨胀

毋庸讳言,长期执政条件下,政党不必担心自己的政权丢失,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对手竞争,但也恰恰因为没有竞争压力而容易遭遇来自政党内部的严峻挑战,即自我松懈与自我膨胀。如果执政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应对自我松懈与自我膨胀的挑战,必将给党和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由于没有其他政党竞争的压力,执政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就容易滋生自我松懈与自我膨胀的不良现象,脱离人民群众,忽视其他政党和人民群众合法的权利监督和正当的利益诉求,使得开展党自我革命的时机滞后和效果大打折扣,从而致使党群关系的疏远、紧张与对立,最终导致政权的动荡不安,甚至丧失执政地位。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避免堕入自我松懈、自我膨胀的陷阱,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成为中国长期执政的合法政党以来,迄今为止,执政时间已近70年之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先后取得了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骄人成绩,这也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赞誉。但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有些党员干部由于立场不坚定、党性不纯以及权力缺乏制约等因素,就发生自我松懈与自我膨胀等违犯党纪国法的错误行为,甚至在党的高级干部中产生了严重权力腐败行为,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与执政地位。习近平曾指出:“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有些党员干部仍然我行我素,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肆无忌惮地触碰党纪国法的底线,诸如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等人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态,也阻碍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就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解决长期执政面临自我松懈和自我膨胀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加需要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锻造党性的过程中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苏东一党执政垮台的教训:缺乏自我改革动力与活力

除了上述两个重要原因外,长期执政条件下更需要党自我革命的另外一个因素是:苏东一党执政由于缺乏改革动力与活力而垮台的深刻教训。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地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由于长期自我封闭,错失了及时进行政党自我改革的重要机会,由于东欧“所有的共产党都没能及时把社会多元化纳入党的机构和决策过程”⑦,结果导致了大多数民众、管理阶层甚至政府精英都对一党制失去了信心,最终导致苏东剧变。苏东分崩离析、彻底解体的悲剧,着实令人震惊。但纵观苏东一党长期执政的风雨历程,从中不难发现导致苏东不复存在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必然结果。正如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时所说:“苏共的机关,整个苏共,包括党内的普通党员应对发生的灾难负主要责任。”⑧换言之,就苏联解体来说,执政党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正是由于这个躯体强大的政党缺乏改革动力与活力,错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救赎的机会,最终从世界舞台中烟消云散。这一惨痛教训不得不引起各国政党的深刻反思和时刻警醒。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党自我革命思想的基础上,借鉴、汲取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兴衰更替的“血泪史”以及苏东一党执政垮台的深刻教训,才始终把既勇于自我革命、又善于自我革命作为党的优良传统,这也成为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许多新特点的伟大斗争,担负的历史重任愈加繁重,要实现兴党强党,就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来丰富和发展党的自我革命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⑨党只有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自我革命思想,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才能有效解决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容易”的问题,避免丧失执政资格和被历史所淘汰,进而带领各族人民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长期执政条件下能不能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作为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先进政党,在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不仅要回答“要不要自我革命”的问题,还要回答“能不能自我革命”的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实现自我革命,而且比其他政党能更好地实现自我革命。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建设先进政党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曾高度赞扬巴黎公社的自我批判精神,并指出:“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民众。”⑩这充分说明,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列宁也曾经指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敢于正视并克服自身的缺点、错误,把自己建设成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先进政党,方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积极认可和大力支持,开创治国理政的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自我革命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不断发展壮大的科学真理,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自我革命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符合人民利益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政党,为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从而把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掷地有声地回答:“勇于自我革命”。他反复强调:“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做斗争,就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又提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就为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科学路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非凡的使命担当,祛病疗伤、激浊扬清,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监督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动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监督,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休止。”这一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监督。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以人民为中心真诚接受人民监督的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并贯穿始终。1947年7月初,在回答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千古难题时,毛泽东自信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党要领导得好,就要受监督。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1980年8月,邓小平把人民监督作为一项制度提了出来,强调“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牢牢依靠人民群众,让人民来监督党和政府,我们才能跳出兴亡更替的“历史周期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执政伊始的首次讲话中就谈到人民监督的问题:“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人民,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又再次强调:“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仅要对人民负责,更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领导干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必须始终心系人民,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接受人民监督,这是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党自我革命不可或缺的外在动力。

(三)党勇于自我净化、自我监督的优良传统与机制是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

勇于自我净化、自我监督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风雨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自身建设需要继续发扬的优良传统与制度保障。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办法不仅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勇于自我净化、增强自身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通过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同各种错误思想、倾向、路线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和逐渐壮大。革命时期面对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盛行等重大危险,中国共产党果断召开遵义会议和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等,对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进行了坚决地纠正和批评,及时消除了各种错误思潮和不良作风的消极影响。建设时期党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思想颇为盛行,中国共产党通过整风、整党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党内思想和作风问题。

在强调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高度重视党内自我监督机制的建设。换言之,我们不仅“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也“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监督”。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就十分重视党内自我监督的制度建设,他指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的监察委员会要建立和加强起来,这是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视人民监督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党的自我监督,他在不同场合也多次明确指出:“对我们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强化自身监督”。这说明,党的自我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党的自我革命能否顺利实现。正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党牢牢抓住并积极利用勇于自我净化、自我监督的优良传统与机制,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一优良传统与机制既是党过去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优势,更是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

长期执政条件下应怎样进行党的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实现政党治理的现代化,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不得不重视的重大课题。因此,仅仅认识到长期执政条件下党需要进行自我革命和能够实现自我革命,还是远远不够的。从实践上看,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应该怎样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这才是无产阶级政党跳出兴亡成败“历史周期律”、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的关键所在。

(一)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活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

在建党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严格要求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之后在今年“1·5”重要讲话中,他又着重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从中不难看出,勇于自我革命是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智慧与力量所系。党只有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活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自我革命的共识,坚定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才能有效破除自我革命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形成推进党自我革命的强大合力、威力和效力,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勇前进。

首先,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党员干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意识。在当前推进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要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对不同党员根据其不同表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意识,从而激活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其次,大力宣传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取得的显著成就,在全社会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良好氛围。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多年奋斗历史,是党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取得显著成就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要积极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取得的显著成就,在全社会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良好氛围,从而不断呼唤自我革命意识,营造自我革命氛围,激活党员干部勇于自我革命的前行动力。再次,加大对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分子的表彰激励,带动党员干部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良好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等实践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党员干部,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加大对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分子的表彰激励,有助于带动党员干部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良好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党员领导干部积极进行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

(二)积极借助人民群众的监督,增强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压力

一部中国共产党90余年自我革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历史,不仅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发现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必须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长期执政最坚实的根基,党的自我革命必须积极依靠人民群众。因此,长期执政条件下除了需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激活党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外,还需要积极借助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来增强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压力。通过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时代伟大的社会革命。

首先,建立、公开关于党自我革命的透明信息平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通过各种方式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为人民群众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积极借助人民群众监督来增强党自我革命外在压力的重要前提。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公开平台,加大党务政务信息的公开力度,尤其是涉及重要岗位的干部选拔、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等信息,应该最大限度地公开,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知政悉情,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从而杜绝骄傲自满、自我革命意识倦怠等不良现象的滋生蔓延。其次,充分利用来信、热线、网络等渠道,织密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民批判监督网。一方面要继续利用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等传统方式,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待日等制度,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耐心向群众请教,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官网、微信等虚拟渠道让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和举报,从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民批判监督网,积极借助人民群众的监督形成反腐态势,增强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压力,加快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再次,制定和落实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的奖励举措,积极保护人民群众的监督行为。除了对人民群众的任何举报要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外,还要制定和落实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的奖励举措,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严厉打击各种报复群众监督的违法行为,积极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监督,最大限度地借助人民群众无可估量的监督力量,增强党自我革命的外在压力,党的自我革命就能顺利推进并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有力。

(三)创新党内民主监督的机制,夯实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党,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的党。党和国家事业推进到哪一步,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一步。党的建设必须在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基础之上,结合时代条件实现不断创新。换言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根据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循序渐进、有序开展,不断创新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夯实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才能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前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制度和方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有益经验,不断创新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实现民主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党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

首先,建立党内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健全党员民主监督权利的保障制度,提高党内民主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积极建立党内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把党内民主监督机制贯穿于党内民主决策和党内监督过程之中,让党员干部可以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党内民主监督与党的日常生活的相统一。与此同时,也要健全党员民主监督权利的保障制度,让积极参与党内民主监督的党员免除后顾之忧,提高党内民主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其次,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的反馈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内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不论涉及任何人、任何事的举报或意见,都要及时予以处理并给出明确答复,这不仅使党员的民主监督权利真正落到实处,而且也激活了其他党员民主监督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党内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夯实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再次,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监察体制,明确监察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刚刚建立的国家监察体制是对党内民主监督机制的最新完善和重大创新,也是夯实党自我革命制度保障的关键一环。一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纵横相结合的权力制约机制,让监察委员会不仅接受来自上级监察委员会的纵向领导,同时也受到同一级党政机关的横向制约;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监察委员会的“权力清单”和“禁止性规定”,让监察委员会在法律范围内正常运转。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追责机制,防止相关监察实施者滥用职权。不断创新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夯实党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使积极开展党内监督、主动接受党内监督成为全党上下一致的自觉行动,实现党自我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书写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优异答卷。

②《斯大林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8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

④习近平:《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7年2月14日。

⑥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党建》2016年第11期。

⑦[德]杨·威尔戈斯:《社会多元化的挑战——1990年代以来共产党的后继党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⑧[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69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368页。

猜你喜欢
政党初心革命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