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退耕还草是忻州市发展畜牧业的新路子

2018-02-22 06:57
现代农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忻州市坡耕地畜牧业

郭 刚

(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山东 忻州 034000)

忻州市有天然草地面积1226万亩 (其中300亩以上连片草地1048万亩,“四边”零星草地178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3820.50万亩的32%,是山西省草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市天然草地常见植物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共100余科,800余种。仅五台山草地就有高等植物99科354属595种。其中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有100多种,这是发展草地牧业的宝贵资源。

据统计,全市退化草地面积993万亩,退化草地已占到可利用草地的81%,其中轻度退化350万亩,中度退化533万亩,重度退化110万亩,分别占退化草地的35%、55%和10%,并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退化原因:一是草地严重超载过牧;二是私挖乱采人为破坏了天然草场;三是鼠害、虫害、毒害草等生物灾害的影响。由于草地退化加剧,加重了忻州市水土流失。

新一轮退耕还草严格限定在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忻州市共拥有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51.8万亩,占耕地面积1003万亩的5.2%。

1 新一轮退耕还草的必要性

1.1 我国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大环保力度,退耕还草发展舍饲养畜就是主要措施之一,而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矛盾由来已久,在农牧交错区尤其突出。把退耕还草作为发展舍饲养畜的基础,示范引导带动全市舍饲养畜的发展,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使全市的畜牧业的重点逐步转移为草食动物养殖上,建成晋北较大的羊产业基地,在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 近年来,人们对绿色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看好。草食动物将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加大了草原、草资源的需求量。退耕还草可以提供大量的饲草,拓宽饲料来源,因此开展退耕还草势在必行。

1.3 草原具有涵养水土,净化空气、防沙固土的作用,是维持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素有“地球之肺”之称。一亩草原可蓄水15m3,一亩湿地可蓄水150m3,是一个小型的地表水库。人工草场在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草地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草地群落的盖度、密度、高度和生物量等方面优于其他植被,具有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立足于退耕还草,实施人工草地建设是全面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加快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保护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这些年由于非法过度开垦,加之多年来只重视使用,忽视改良建设,部分草原沙化、退化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退耕还草,将严重破坏忻州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将严重制约忻州市畜牧业的发展。

1.4 发展畜牧业,通过饲草过腹增值提高农民收入,可以达到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的目标。实施退耕还草,优化草地资源配制,提高草地质量,发挥草地生态作用,加快草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实现草业与畜牧业相互促进,持续发展双赢目标。

2 退耕还草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退不退耕,种什么草,由农民自己决定。各县要加强政策,规范引导,依靠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服务,不搞“一刀切”“强推强退”。

2.2 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理、气候和土地条件,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条件的可以实行林草结合,重在增加植被盖度。

2.3 严格规范,稳步推进的原则。退耕还草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调查的成果,必须严格限定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兼顾需要和可能,合理安排退耕还草的规模和进度。

2.4 加强监管,确保质量的原则。建立健全退耕还草检查监督机制,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监管。加强建档建制等基础工作,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3 退耕还草是今后发展畜牧业的新路子

3.1 改善项目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据测试,坡度为5度的耕地,每年每亩流失土壤1000kg,20度的坡地流失2100kg,而有草地植被的24度坡地可免受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不仅可改善生态,恢复植被,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而且还有培养地力的作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生态退耕,储粮于牧的措施和可耕地保护方式。退耕还草的实施,对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3.2 提高草地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

对项目区农业生产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改造大批低产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二是农业先进技术和生产模式的应用,为非退耕低产农田改造积累了经验,为今后实行农业开发打好了基础;三是解决了退耕农户生产和生活条件,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同时,还能使大批非退耕农民直接受益。这对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3 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草地面积,提高草地生产力

25度以上坡耕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农业生产投资大收益低,实施退耕还草克利用牧草的根瘤菌作用,把空气中作物不能直接利用的游离态氮,除自身利用外,还有大量剩余残留在土壤中,这些氮素本身就是有机质,肥田效果明显。还可以增加草地的面积,提供大量的饲草,起到以草代料的效果。从而形成示范推广,并通过多种途径将成功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地尽其利、草尽其用、养畜增效,探索出一条草多、畜多、收益多的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猜你喜欢
忻州市坡耕地畜牧业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美丽乡村行——走进忻州市
忻州市强力推动药茶产业发展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