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之比较

2018-02-22 12:54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沈芳芳
新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学者学习者过程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沈芳芳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明确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也开始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那样,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合作不管是对世界各国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大意义。可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一、两种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实质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主动学习、自我指导或自律学习等。关于自主学习概念理解,国内外学者并未达成一致。在国外,分别以维果斯基、斯金纳、班杜拉和弗拉维尔为代表的四个学派所提出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影响至今。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强调内部言语在学习中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认为内部语言并不是外部语言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自主的言语动能,是言语思维的独特层面。[1]在他们看来,自主学习就是内部言语指导自我的过程。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操作性行为,依赖于主体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学习主体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对学习过程进行主动调节的过程。[2]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则认为,自主学习是在一定的创设情境下,由学习主体的元认知所监控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美国当代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在已有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自主学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齐莫曼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在其内部动机的激发下,主动选择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意识地预测学习结果,并适时进行学习调控的过程。随后,他提出自主学习的过程。[3]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合作学习,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格拉塞首次提出的,也是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非常重视的一种富有成效的学习理论。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也不一致。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解,美国明尼达苏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的斯莱文教授强调,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小组成绩获取奖励和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4]我国学者王红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5]

实际上,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外部指导。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外部指导下,不被动地等待他人督促,主动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合作学习则是学习者在他人的指导下,通过与组内其他成员合作的方式,从而达到合作双方共同提高的过程。

二、两种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由于学者们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不同,因此,他们对自主学习的特征也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奥德曼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学习主体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能够做出理性的归因;二是具有强烈的学业自信心;三是相信努力会不断带来成功;四是能够设置有效的学习目标;五是能够考虑未来;六是拥有充足的学习策略,能够监视、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七是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学习时间与资源。[5]巴里斯与艾里斯也概括了自主学习七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选择自己的目标;二是能够利用课堂中的学习资源;三是面对具有挑战性目标能够尽量地发挥潜能;四是自主学习者能够很好地与他们进行合作;五是自主学习者注重学习中的创造性;六是自主学习者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并有高度的自我责任感;七是自主学习者能够自己管理学习进程,进而做到自我评价。[6]我国学者靳玉乐认为,自主学习具有选择性、能动性、自主性、开放性、独特性、创造性、探究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保障,以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学习。其既需要自我意识、内在动机、学习策略和意志控制等内部条件,又需要一定的教育指导等外部条件。[2]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个别性、反馈性、相对性与监控性等特征。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团体动力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彼此之间能够互勉、互助、互爱。小组成员愿意做任何促使集体成功的事,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使所在集体取得成功。由于人们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使小组成员之间的接触更加密切。[7]

通过大量研读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文献,可以发现,合作学习大致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集体性。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其学习活动在小组内进行;二是互助性。小组内的学习成员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共同成长与提高;三是共同目标导向性。虽然合作小组的人员各有差异,但是他们所进行的活动都是以集体目标为导向;四是互动性。合作学习强调集体中的人际互动,尤其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同伴间的合作互动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使其产生归属感。

三、两种学习方式的实施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特勒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自主学习模式,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它的教学程序分为七个阶段:1.设置学习情境。这个情境不仅仅指的是学习环境,还包括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等内部情况。2.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学习新知识的内部动力,它包括学习者的情绪体验、注意力和心向等要素。3.组织教学。所谓的组织教学就是利用联想和构思将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4.运用新知识。仅仅获得新知识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其应用到实际中来,使学习者获得切身的体验。5.对新知识进行检验与评价。当新知识应用到实践后,学习者会获得反馈,并根据反馈对新知识作出初步的评价。6.巩固新知识。在此阶段,重复是巩固与练习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强化、记忆、练习与遗忘等组成要素。7.对新知识的综合运用。新知识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得到一定的巩固后,可将其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不同学者提出自主学习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在巴特勒的整个学习模式中,学习者的元认知一直起着操控与调节的作用。此外,麦考姆斯于1989年提出的自主学习模式对自我系统的结构成分和过程成分的作用进行了重点描述。麦考姆斯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自我系统发展的结果,而自我系统中的过程是自我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反映。[3]齐莫曼提出的自主学习模式则涉及自我、行动和环境三个要素,并将其分为计划、行为或意志控制与自我反思三个阶段。齐莫曼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从容易操作的部分入手,比如目标的设置、学习策略的选择与使用等。[3]

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合作学习模式有以下几种。美国学者斯莱文提出学生团队学习模式(STAD),此模式要求小组成员在成绩水平、性别和种族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其过程是首先由教师授课,然后学生在各自小组中进行共同学习,最后再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每个学生的分数会影响着所在小组的分数,分数达到标准的小组将获得奖励。以色列学者沙伦首创团体探究模式,其模式的具体过程是:首先是教师确定研究的总课题,组织研究团体;然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分成小组进行活动;随后各小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工作;最后是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的整个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3]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根据我国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创造了许多的合作学习模式,比如自上而下的导学合作模式、自下而上的自学合作模式和建构式互动模式等。自上而下的导学合作模式是建立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合作模式。它是先由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等来进行合作设计,然后师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合作目标,随后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最后所有人共同对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反馈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自下而上的自学合作模式则是建立在生生互动合作模式的基础之上的,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内容具体的教学。它是由任务的选择、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三个步骤组成。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新的学习内容来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它是由集体教学和小组活动两个基本教学方式构成的互补性结构。[8]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两种学习方式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独立的、主动的、自我负责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要自我设定目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与自我评价。合作学习则强调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在共同目标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此外,两种学习方式在学习价值取向上也存在差异。自主学习关注于学习者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合作学习主要培养学习者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这两种品质在我们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都必不可少。虽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存在差异,但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实际上,自主学习需要合作,合作学习也需要自主,二者相互联系。因此,我们既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培养合作精神。

猜你喜欢
学者学习者过程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学者介绍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