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味教学下的情智实践

2018-02-22 23:58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语文

张 蕾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什么是语文味呢?程少堂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的遇辑起点》一文中说:“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又是所有学科门类或者说是一切的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也就是卡特尔所言的晶体智力,而在促进学生智力的基础上,孙双金老师又曾提出了他在多年教学实践后的所感所悟,“情智双挥”。孙双金老师引用了诺尔曼·丹森的“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论述了情感之于人的重要意义,而于此,语文的外延又是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可见情感对于语文教学多么重要。苏联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但是,如果一味鼓吹情感而不顾智力又会走向二元对立的误区,缺乏理性的思辨缺少思想的深度。因此在培养情感的同时也要注意智力的发展,什么是智力呢?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认为:“智慧在于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两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及透彻领悟,智慧其实就是理解,或者是领悟。”希腊人说“惊奇是智慧之母,怀疑是智慧之父”。以免出现那种课堂情味很浓,学生和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有的老师提出,语文课上要将“煽情就行到底”的情况。因此,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慧也得到培养,力避将语文课上成像数理化学科一样的练习课、操作课,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也警惕那种一味煽情将学生上得热泪盈眶的语文课。

1 教学要富有画面性,促进学生的想像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同时想象力是需要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就文学性作品而言,文本的每一言都需要读者,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建构和解读达到其想要表达的意,最终实现言象意的转换。列宁曾经说过“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波特莱尔也曾认为“想象的功能是无比巨大的。当想象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后,不仅能使人学得生动活泼,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还能打破固有知识的局限,把古今中外的一切事实罗列于眼前,让欣赏者本身有更深刻的感受。”建构主义心理学观点也主张学习是要在已有的经验上增长出新的经验,而想象力的培养同样是需要在一定的知识面上完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主张培养学生的额想象力是合乎科学依据的。另外,接受美学中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也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填空,而凡是在文学作品中留有空白的地方往往又留下了无穷的探索点,最易激起新思维的火花,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并且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而想象的具体途径又有许许多多,笔者主要枚举教师要尽可能地创建画面,让学生合理想象以及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纵横联想,挖掘文本深度的例子来探究应如何实施想象力的培养。在感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惊涛图”时,可以让学生闭目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把这些场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之后学生凭借文字符合再现画面,一切具体可感的图像便犹如在眼前。通过这种再现想象,以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形象性,把握诗歌意境。而正是诗歌凝练简洁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宽广的想象空间,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提供了极佳的契机。同样,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紧紧抓住诗歌本身的特点“诗中有画”让学生发挥想象,用“国画”、“油画”、“素描”、以及“动画”来对应填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三句描绘景色的句子,将传统的“白描”“动静描写”赋予新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地理解文本以及把握王维的“诗中有画”。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联想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巧妙利用联想的具体形式,让学生在联想中领略到文本的优美意境,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联想犹如显微镜,通过它能让我们看到诗人内心深处最细微的地方又似放大镜,能透过有限的意象看到无限的境地还如望远镜,可以联结时空,纵横千古,由此及彼,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挖掘出诗歌的内涵。因此再次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需通过联想的方式才能更好把握作家的创作思路,感悟作品的深刻内涵。比如在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时,老师可做这样的提示,诗人反复吟咏“从明天起”,那么追溯到“今天”乃至“昨天”,是怎样的情况呢?从明天起做幸福的人,就意味着昨天、今天都没有过上所期待的幸福生活,从幸福计划来联想想象,人物在昨天、今天的生活状态可能是什么样的,这个人可能是处于一种心灵的孤立甚至孤傲、苦闷之中,不屑或无暇享受普通的俗世生活的恬静温馨,这个人可能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是漂泊的、孤独的。因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今天计划“从明天起”的幸福生活的时候,他或许在灯下、海边或别的地方,在静默、独坐、饮酒、抽烟,在回忆、向往、追悔……再顺延到“明天”将来,幸福计划能实现吗?乍一看,人物追求的世俗生活似乎并不复杂,但实际上,“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在现实中还是极其困难的,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也不过只是美好的心愿罢了。正因为幸福计划是乌托邦,也因为人物在骨子里难以改变,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唱叹“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时候,人物应一该是非常痛苦矛盾的,他可能在搔首、顿足、掩泣、长叹……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会对诗人的处境有更深切的认识,对诗人创作诗歌的意图有更好的把握,从而更准确地去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了解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不可排遣的矛盾。

2 教学要挖掘矛盾点,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学是挑起矛盾艺术的冲突。语文课如果能设置有价值的冲突,巧妙地呈现“冲突”,在冲突呈现后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那么这样的课堂将充满情智,这样的教学将帮助学生以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矛盾就是文本中与生活场景、生活实际产生冲突的所在点,教师首先要对矛盾点有一个把握,接着要善于激起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由此,启迪智慧、深化情感体验。孙绍振在他的《批评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与建构》中,也强调了教师把握文本矛盾的重要性。他说“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在形象中并不是直接呈现,恰恰相反,是隐形的。在诗中,真实与假定是水乳交融的,以逼真的形态出现的。要进行分析,是共同的愿望,但如果不把假定性揭示出来,分析就成了一句空话。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把原本统一的成分,分化成不同的成分,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于此,强调了解读文本和进行教学时发掘并显现矛盾的重要性,而正是这样的矛盾点才能激发学生,激发老师新的创造力。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有一句点睛之句,也是作者对读者的坦诚之语“这时候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此句话显然是分析的切入口,如果忽略了这样的矛盾,也就不能看出朱先生以心灵同化了所经受的外部世界,同化了清华园一角的宁静景观又排除了其喧闹氛围。在孙老师执教的《赠汪伦》中,关于其中的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孙老师引导大家提出了一个这样不合常理的冲突点,他说“为什么汪伦在李白乘着船就要离开之际才踏着歌前去送行?”由此,同学们开动小脑筋,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设想,有的说,也许是汪伦一大早去卖酒,没来得及送;也有同学说,李白是怕汪伦破费或者伤心,所以不辞而别,悄悄离去;还有的同学说可能在家的时候,汪伦已经送过一次了……那么同学们的种种智慧火花,其实又紧紧围绕的一个“情”字,围绕着汪伦和李白的深厚友谊,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孙双金老师挑起矛盾之余迸发开来,由此,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又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时,首先请同学们关注“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窦桂梅老师机智地提出,为什么是晏子“看了看”,而不是“想一想”呢,我们平常在面对问题时不都是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吗?经过学生们的一番思考,最终学生明确了“想一想需要时间,而看了看,说明晏子的思维敏捷,说明晏子非常有智慧,他想都不用想,看看就知道怎么说了”,这样,晏子的个性特征就跃然纸上了。由此可见,恰当的矛盾冲突设置在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3 披文入情,提高解读力

学习语文的核心,应是体味课文中的语言,要想耐人寻味的语言走入学生的心田,必须品词析句。对词句的咀嚼品味是鉴赏文本的一把钥匙,如果没有了对词句的锤炼,没有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探究精神,同样是丧失了语文味的。语文课因为有了语言的品味和赏析,才不会浮华、浅薄,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语文学科才会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怎样品词赏句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抓住关键字句。品味语言就是要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字句细细地咀嚼,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探得个中滋味。例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历来被当作炼字的典范。“排”字含蓄地表现了孔乙己炫耀“我有钱”的要面子的心态。《孔乙己》后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摸”字。把一“排”一“摸”进行比较,那种排的阔气和摸的寒酸显露无遗,体现了孔乙己后期穷困潦倒时精神状态上的萎靡不振,生动体现了科举制下的在社会生存中不能放下架子,思想迂腐而又百无一用的读书人悲剧。其次,在分析语言时又要披文人情,“披文入情”是情智语文里有情感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是遵循语文学科规律的,能充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而披文入情是出自《文心雕龙 知音篇》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披”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又特指“分开”之意,即分开文字去体味情感,也就是咬文嚼字。而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也是体现“语文味”的重要途径。抓住语文教学的底蕴。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如果没有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语文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情感的喷发,来自于对文本的品味。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往往是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的佳作。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迸文本,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望父买橘”这一经典情节,倘若只是走马观花,不深入研读文本,学生是很难体会到深深的父爱的。“黑色小帽”,“黑色大马褂”,两个“黑”字凝重压抑,暗示父亲有孝在身,回家奔丧;反复强调戴的穿的都是“布”,暗示着父亲老境颓唐,祸不单行的遭遇和家中光景的日趋惨淡,“我”的伤感之情就不言而喻了。而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两手的“攀”,两脚的“缩”,身子的“向左微倾”,则是把父亲为儿子买回橘子时的艰难形象地描述出来。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而本已伤感的儿子又怎能不落泪呢?读到此处,我们不由地被其父子间的骨肉至情所打动,真切地触摸到“我”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另外,作为语文学科,学会对语言特别是古诗文变异语言的精微理解也是能够深刻理解文本,从而实践情智语文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碧玉”本指春天碧绿如玉,鲜嫩新翠的绿树,泛着玉石的饱满光泽。但是,如果把碧玉当作主语,把一树高当成表语,把碧玉当成高显然是不对等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这句诗是在讲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参天大树,然而对于这样的语序偏离,修辞偏离,如果不进行慎重辨别,囫囵吞枣式解读文本,严重影响语义感情的揣摩。因此,在此句上必须明白“一树高不是形容高,而是形容树”,旨在通过这样的语言变异,着重强调在碧玉点缀下的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这样一来,从原来的只可分析出树高,转为强调色彩,更加突出春天特有的一番景致。因此,对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只有在多个角度研读文本、仔细揣摩、咬文嚼字才能达到所谓的情智效果,也就是程少棠老师的语文味。

4 合理应对问题,保持学生活力

情智语文讲究在实现语文味的前提下激发学生感情,培养学生智力,而要想激发学生感情的重要前提是激发学生兴趣。纵然执教老师心里都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做一个纵火者而不是灭或者,但事实上,多少老师都在干着浇灭学生的满腔热情而不自知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学生的问题作答,那么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非期待性答案。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师生交往对话过程中,教师在提问时己经预设或者潜在一个其可以理解、接受的答案或答案域,并期待学生呈现的答案能够与此符合,当学生的答案超出了教师期待的或者潜在的答案或者答案域时,就称为非期待答案。而非期待性答案,也是鉴别和衡量一个新手老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因为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不在自己备课套路里或者教学设计里的新的东西,如果又比较复杂,那么有必要解释吗,或者是多大程度地偏离值得深思。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窦娥冤 滚绣球》一课时,让学生分析文本,并说出窦娥的性格特征,老师本来设想了窦娥的悲痛到绝望而又坚强和坚韧的女性形象,而一位学生却回答“窦娥太相信迷信了,喊天哭地,用我们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这样的事情根本都是不存在的”,而新手老师面对此,显然是需要发挥教师机智的,然而这位老师并没有接着学生的话茬,甚至没有予以评价。而实际上我们能做的是给非期待性答案一点尊重、理解和宽容,留给非期待答案一点时空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总是在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去要求学生,却忽视了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往往来自于“教参”,教参的标准往往来自于“前人”。这样的标准答案只能在“教学工厂”里被生产出来,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答案坚持下来,我们的学生最后也就成了“生产线”产品。因此,非期待性答案的出现也正是体现这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面对的学生是创造性的个体,面对的内容是创造性的材料。

“情”的激发和“智”的培养,共同构成着富含语文味的语文教学,而要想更好地实践“情智语文”,需要在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培养、分析力培养以及学生活力的保持上做出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