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分析

2018-02-22 04:24彭耀彬
经营者 2018年20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彭耀彬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乡村都实现了振兴发展。但是随着乡村的振兴,未来农业与农村如何发展,发展思路又如何确定,成为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乡村绿色发展的意义,分析乡村绿色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希望能给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与农村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政策保障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向

(一)绿色发展

从近些年来的国家政策中不难发现,国家倡导各项发展趋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积极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关注农业特色发展。随着乡村的振兴,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向绿色发展的方向前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能够促进乡村逐步迈向村容整洁、富裕富足、文明健康的美好乡村发展之路,人和自然也能够和谐相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并对新农村的内涵进行了一次界定,强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扎根扎实,应注重发展现代化农业。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完成乡村振兴战略需实现的五大目标,再一次说明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应朝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推进绿色发展的意义

作为脱贫攻坚战最艰巨的地方,农村的发展会较大程度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脱贫工作,并指出脱贫工作的关键是要使资源活起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随着我国农产品的需求度进一步上升,可以首先开发和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用绿色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实现村民脱贫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当前的社会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需求速度。农村农业绿色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思路,也顺应了当下社会矛盾的变化。农村农业的绿色发展,需要发展更多的“林下经济”,打造更多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使其发展能够满足当下的社会消费需求,实现消费升级。而随着“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村的农业保持绿色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会因为旅游的出现,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在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也让绿色的农村与农业发展思路惠及每个村民。同时,随着农村农业绿色发展下的乡村振兴,乡村美起来了,生活条件也富足了,更多的离乡游子能够看到家乡的变化。这样可以保证劳动力不会流失,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农村农业绿色建设中来。清澈的水、干净的天,乡村的经济也迅速发展,只有这样的乡村振兴才是充满生命力的,才能走得更长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势必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振兴,留不住绿水青山,更守不住这一方乡愁。

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保障

(一)绿色发展的思路

首先,要对农村和农业的绿色发展实行具体的规划研究,对农业的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形成促进力量。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乡村众多,全国各地的地理地貌又不尽相同,各个乡村的资源和优势各有特色。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完善绿色发展的规划思路,并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只有进行综合考量,针对地方特色,制定出来的发展规划才能够真正实现产业兴旺,政治、经济、生态等才能得到全面的振兴。为保证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可以依靠农村特殊的生态环境,打造有机无公害绿色品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的流通体系,实现农业供销体系的合理化。加强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源保证农产品的绿色健康。再利用网络等平台实现农产品的销售,逐步形成品牌,打造有机农产品特色品牌。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以及对农产品生产流程的监督,使该绿色农产品商场品牌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打造认知度,扩大市场需求。

其次,加强乡村基础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也是我国农村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之一。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实现了农村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更是适应时代号召、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乡村建设中的两大问题,一是水资源,二是农村卫生状况。为改善我国农村环境质量和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可在农村建设生态厕所工程,并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分户分类收集和统一清理。为保证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应对水源地实行保护。水源污染,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率较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影响了河湖的水质造成了河湖污染。建设公共排水服务成为我国农村与农业绿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而旅游业、康养行业的发展是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健康休闲的需求增大所导致的。农村因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特色旅游、健康疗养等产业非常适合在乡村地区开展。这些行业不仅能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利用,改善当地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态旅游、疗养等的产业发展又对乡村基础生态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乡镇发展以及基础设置完备的同时,也保证了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绿色环保的特色旅游行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还有文化保护和生态保护。

最后,应对环境污染进行及时的治理,并对已破坏的生态进行修复,建设特色小镇来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前文已经提及过,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备,造成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污染。在农村与农业的绿色发展要求下,乡村急需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于能够有效避免和解决污水直接排向河道和垃圾处理导致污染的基础设施。环保执法的范围应不局限于城市内,可以逐步向农村延伸,减少内源污染。利用科学技术,对农村的有机物进行合理的利用,避免污染的同时实现废物的再次利用。当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发展也趋于绿色化的时候,政府部门可出面倡导打造绿色小镇。对于龙头企业,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培植,包括技术培训和技术引导。助力企业扎根乡村,并随着企业的壮大逐步走出去,成为乡镇特色品牌。除注重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和辅助外,对于涉农的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避免因融资等问题导致企业瘫痪,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和乡镇的绿色振兴。

(二)保障绿色发展的政策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生态补偿的力度也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搭建平台等方式,实现对环保的政策扶持。可为在乡村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的企业提供补贴,并针对绿色发展的项目,鼓励引导企业家投资,以政策为引导思路,带领企业回报乡村,扶持绿色发展。由于奖励机制的作用,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保护最好的一般为草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保护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对农民施行激励政策,调动其积极性。要想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重点保护,提高生态品质。可以对农村投入生态补偿资金,改变传统的利益格局。同时,可驱动创新并对技术支撑提出更好的要求,农业农村的环境监管力度也需进一步加大,倡导绿色发展的思路。用创新的技术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可以先从农村的有机废物上入手。通过对废物的再次利用,实现生态保护和能源的再次利用。再有就是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規,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保证农村与农业的绿色发展水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不应只依靠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当是全民参与保护。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画,发放科普保护宣传册等方式,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感受到因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荣耀和自豪,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从根源上杜绝环境污染,使乡村振兴的生命永葆活力。

三、结语

从以往的社会经验中可以看出,经济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只注重眼下一时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依托绿色可持续的思路进行科学的发展,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得到最长远的经济收入保障。一方面,绿色发展的思路是顺应时代需求的,能够带来乡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的思路是基于生态保护的,这样的发展依托生态也反哺保护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同时实现,才是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为宾阳县宾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景新,支晓娟.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2] 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2018(01).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