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电影成熟期

2018-02-22 12:32陈际雨
戏剧之家 2018年35期

陈际雨

【摘 要】我国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悄然走过了113年。从萌芽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现如今的渐趋成熟阶段,我国电影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总体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和电影息息相关的电影意识也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当今阶段我们究竟需要何种电影意识也成为了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当下电影发展现状以及各种意识的存在,来探讨我国电影应确立何种电影意识。

【关键词】中国电影成熟期 电影发展 电影意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094-01

一、我国当前电影发展现状

我国电影事业如同当下经济发展现状一样,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电影正逐步进入成熟期,电影伴随着市场化的一步步加深,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说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走向世界,拓宽了海外市场的发展渠道。与国际巨星的电影合作,与好莱坞等著名制片厂的合作都是我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

可另一方面,我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占据的比重较小,没有绝对优势的竞争力是非常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除了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也存在着“大片支撑票房”现象。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挤占了部分优秀电影的传播发展,同时,“拍什么样的电影”也就是我后文所要讲述的电影意识,也是制片人乃至整个电影产业内部所要思考的问题。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我们与美国好莱坞之间的差距,不仅是拍摄的设备技术,还有制片人,编剧之间的差距,而是市场营销渠道等等问题,不能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放弃了正确的电影意识,也不能因为失败就放弃了自己对电影事业的深入研究。

二、我国电影意识的发展确立

伴随着萌芽发展初期的“影戏”,直至发展到30年代左翼思想对我国电影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当然随之确立的还有电影意识。被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操控的我国电影业,有识之士纷纷怒批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并呼吁社会各界大力发展电影业,反抗列强的侵略。此时电影意识由艺术向文化过渡。伴随着左翼运动的发展,电影意识首次出现了我们所迫切看到的大众化和平民化。也就是贴近平民群众的角度,更加考虑普通百姓。

五六十年代我国电影事业向着现实主义发展,经历了四起四落,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毁灭性破坏,所以说电影事业的发展也是坎坷的,此时电影意识遭到了极大的冲击,逐渐模糊,而大批優秀电影的禁播,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电影意识也变得单一化。

21世纪以来,我国电影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许多电影尤其是网络电影只是单纯迎合部分低级趣味观念,不仅没有营养,观众们也不能从中汲取到正能量,而且还影响着优秀电影的发展轨迹,但也不乏有许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正能量的大电影,这些电影无疑是一股清流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所以说在这个电影发展成熟的阶段,电影意识逐步趋向于多元化,积极向上的与低端消极的并存,但值得庆幸的是,积极向上的主旋律电影仍占据电影市场的主流。

三、电影成熟期应确立的正确电影意识

在当下电影渐趋成熟期的发展阶段,电影意识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且多种并存的形态。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大力发展主旋律电影,确立符合主旋律的电影意识。也就是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电影,比如说《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让我们牢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贡献。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做到丰富人民生活,并且让人民群众真正从电影里面学习到优秀先进的文化知识。

其次要确立国家意识具体表现为爱国情怀。像火爆荧屏的《战狼2》,就是经典的成功之作,不仅彰显了国家的日益强大,而且将军事题材的影片融入了当今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将群众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加深巩固。

最后要确立创新意识,当然我这里提到的创新,并不是毫无目的去创作,像许多的网络电影都没有丝毫营养,但是作为电影发展的新形势,我们也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加之引导,使其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我们要创新的不只是电影创作形式,还有更为重要的电影题材,比如说科技科幻类,魔幻类,时空想象类等具有探索精神的题材。但是要注意的是要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不能盲目瞎编,要从根源上杜绝烂片的产生。

四、结语

目前电影业进入了重要的转型发展时期,也是电影意识多元化潮流并行的重要阶段,但是我们一定要紧随社会主义事业主旋律的步伐,才能在这股潮流中确立最符合人民群众的电影意识。净化电影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意识,不仅需要编剧、演员、导演等电影人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普通群众作为观影人所提供的科学合理的观影建议。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成熟、健康的电影市场。

参考文献:

[1]甘浩.“中国”意识的崛起——论中国影视剧意识形态生产的新变化[J].当代电影,2016(8):182-185.

[2]袁国兴.“影戏”意识的蜕变——中国早期电影脚本文体意义探询[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6(1).

[3]李剑.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历史反思意识[J].学理论,2010(36):157-158.

[4]敖登.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追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