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2018-02-23 02:5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指法趣味性阶段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沈阳 110200)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简述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操作性。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型、应用型课程,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并掌握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等。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以趣味性、生活化为主导思想,对学生展开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理论常识、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和遵守机房秩序的良好习惯等[1]。

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已经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已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今各学校正在逐步应用多媒体及互联网教学方式,而计算机都是其重要载体。如今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已经是彰显人们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教师要从启蒙阶段就开始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1.注重趣味性

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对趣味性知识较为感兴趣,所以根据学生这一年龄段特征,在进行教学软件的选择时应注重其趣味性。例如以往在进行指法练习时,通常都会非常枯燥乏味,但指法练习又是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必修课程。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通过“打气球、抓小偷”等这类积分闯关类游戏进行指法操作的练习。首先让学生们充分了解键盘,并为学生们讲解指法操作的基本规则,然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熟悉指法操作规律。通常一系列的游戏,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很容易就掌握了基本的指法操作。

学生们对涂鸦也是极富热情,教师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引导学生们使用更多的工具和菜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灵活掌握课程进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自制力较差,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同一件事情上。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课程时间的合理分配,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可在短暂的讲解后给学生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满足学生动手愿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教师首先讲解了如何在画图软件中画出一个正圆形,讲授完毕后立刻安排五分钟时间给同学们进行练习。然后再继续讲解曲线的正确画法和应用,讲解完毕后立刻安排五分钟给同学们进行练习,以此类推。之后课堂上我们还安排了创作比赛,同学们用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创作了很多卡通形象,并由大家进行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针对优秀作品,教师进行了评价与应用讲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带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2]。

3.差异教学法

很多因素会导致学生的个体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当代教育允许也正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尤其在小学阶段,这种差异较为明显。举个例子:一位60岁的老人和一位65岁的老人可能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个5岁的孩子和一个新生的婴儿差距则是一目了然的。小学阶段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明显,一个班级的孩子最大可能会有十一个月的年龄差,另外由于生理因素、发育早晚、教育生长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导致学生在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基本上每个班级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引发了一些教学上的矛盾,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分组互助式教学

因为一些学生对教师有敬畏感,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直接向老师提出。可将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学习小组,使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带动、共同进步。

(2)分层教学

可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安排在一组,针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多一些关怀与帮助,采用更加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其理解课堂内容。并且可以在课后通过微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导。

4.布置课后任务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成相关课后实践任务。首先还是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情绪,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成小组共同协作完成的课后任务,任务内容应与生活紧密相联,要体现任务的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名词术语很难被学生们理解,教师应适当应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们进行认知。例如:通常计算机文件名会由基本名称和扩展名称两个部分组成,基本名称很好理解,是我们为文件取的名字,扩展名学生则很难理解,可以告诉学生扩展名就是用来区别文件种类的。比如我们喝的牛奶,扩展名就像这个牛奶一样,虽然有草莓味牛奶、香草味牛奶,但它们的种类都是牛奶。比如这个.doc后缀的文件是word文件,用来编辑文字图表的,那么无论前面加了什么它都是word文件,这个.doc就相当于牛奶一样是一个种类[3]。

另外,教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应有过高要求。小学阶段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主要是感性认知阶段,并不要求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得到多伟大的应用。所以教师应摆正心态,充分正视小学生的心智特点,以培养小学生了解计算机、热爱计算机为主要目的。

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并适当加以引导,采取互助学习的方式对基础较差学生进行帮助,避免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差跟不上教师节奏,加之教师的不关注而放弃学习。

结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量很大,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主要是感性认知为主。教师应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趣味性较强的教学计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指法趣味性阶段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