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进
——改革开放初期《黑龙江日报》的新闻改革

2018-02-23 05:09
新闻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编辑室夜班版面

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从那一天开始,至今整整40年。我和同志们有幸在自己的岗位上亲身参加了这场伟大变革,亲历了40年的光辉历程。每段经历,都可以写一首诗,都是我们难忘的一段黄金时光。

夜班在改革中创新

《黑龙江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全省重要的舆论阵地,在为改革鼓与呼的同时,开始了自身的新闻改革、版面改革和机构改革。

为了集中力量,及时宣传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方针政策、先进典型,1983年秋季,报社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与时俱进,组建了要闻编辑室,工业部与农业部合并,组建了经济编辑室,其他为政教科技编辑室、理论评论编辑室和时事、副刊、读者来信等编辑室。要闻编辑室划分为白班与夜班两部分。白班由杨德三、武继英负责协调和选编稿件,夜班由我和杨增顺负责统揽见报稿件和版面安排,与时事部共商新华社电稿的选用与编辑。夜班编辑负责人代行总编辑签字,下达报纸付印指令。新闻界称夜班编辑室为出报前的"最后一关"、报纸的"总装车间"、要害部门。与之配合,同时上夜班的部门还有时事部、校对科、检字车间、锌版车间、印刷车间、食堂等。一年后,夜班编辑从要闻编辑室划出,单独建制,成立了出版编辑室,与各编辑室对接,编辑人员做了调整,增加到十人。

当时,改革大潮初起,各行各业人心思上,出现了十多年未见的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夜班编辑室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和报社内部的良好风气中,认真落实编委会的要求,敢试敢闯敢创新,大力推进十项改革:

一、当日新闻唱主角,稿件要新

读者渴求改革开放的最新信息,领导机关需要掌握改革开放的最新动态,新闻改革自身也需要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模糊时间界限的所谓“近日”消息、“不久前”新闻,需要给最新消息让位。报社组织记者捕捉最新消息,多写当日新闻,稿件要像“活鱼”欢蹦乱跳,要善于抓“活鱼”。夜班用控制版面来配合:腾出版面,留给当日新闻;稿件挤,优先选用当日新闻;串版,力保当日新闻;接待记者,热议当日新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版90%左右的消息是当日最新消息,还时常有“本报今日讯(电)”,那是付印前编发的凌晨新闻。

二、精编短新闻,改进文风

稿件要短下来,文字要少而精,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新闻改革的需要。凡要发表的稿件,都要精加工,去冗言,“剪”蔓枝,发短稿。即煞了长风,相对而言也扩大了版面容量,可以多发稿。对于重要稿件必须在一版见报的长稿,没有特别原因,都只是在一版露头,有的只在一版发标题,全文发在二、三版。这在那个年代是个突破,特别是发新华社电稿这么处理,形成了新的惯例。

这样一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版每天发稿都在20篇左右,有时达到二十三四篇。每夜付印前,魏永恒、高俊义等夜班编辑们兴致勃勃地数条数,越数越高兴。看着丰富多彩的新闻版面,大家有成就感,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读者反映一版好看了,不是只有几篇长稿了。

三、新闻漫画出场,增加品种

漫画是视觉艺术,好漫画是形象化的评论,它的幽默感蕴涵深刻的思想性。一版重要新闻配发漫画,是大胆的尝试。编委会决定调美术编辑刘广海到夜班编辑室,正是为这事。每天夜里,配不配漫画,哪篇稿子配漫画,配什么样的漫画,要深思熟虑,仔细斟酌,集思广益。题目定了后,刘广海就要迅速进入创作状态,我们大家七嘴八舌侃构思、谈形象。有时刘广海先画出草稿,大家再横挑鼻子竖挑眼,定稿后与新闻配套发出。

漫画出场,形象幽默地揭示、深化了新闻的实质内容和意义。刘广海在夜班创作新闻漫画近百幅,优秀之作颇多,其中描绘官员经商,挤占私股位置的《别往这挤》,很快被《人民日报》转载,在全国颇有影响。讽刺亏损企业负责人谎报盈利的丑媳妇装美人,那滑稽的形象、荒唐的场面,令人捧腹,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好作品。就此我写了《新闻漫画的语言》和《形象的借喻手法》两文,评介这两幅漫画,是为推广。

省报在改革开放后新闻配发漫画,是全国省报的首家。若追溯历史,省报配发漫画早有踪迹可寻。在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日报》常有漫画见诸报端,不过时代巨变,省报几经风雨,重新推出新闻漫画,其思想内涵及笔法都已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办报的新理念和漫画创作的新发展了。

四、大幅图片连续见报,强化现场性

图片是视觉新闻,它传播新闻的直接性,远远超过它活跃版面的装饰性。在新闻改革中,我们把它摆上与文字新闻同等重要位置。对于新闻性强、抓拍得好的图片新闻,不吝版面,放大刊发。放大8吋的大照片在一版要位见报,从报眼通下,视觉冲击力强,现场真切,现实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氛扑面而来。摄影部各同志大力支持,主动配合,拍摄了很多好照片。新华社记者周确曾在一个风雪之夜赶到夜班编辑室送新闻图片,他说省报这么重视图片新闻,吸引人。

五、开辟新专栏,充分利用新闻资源

省报先开设的《今日黑龙江》和《新闻点睛》等专栏,影响大,受好评。夜班编辑室建立后,总编辑提出还要开设新专栏,经研究又开设了两个新专栏,分别定名为《华夏大地》和《地市新闻摘要》,前者发一版,后者发二版。《华夏大地》是夜间从新华社电稿中选编,反映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行业的新成果、新举措、新动态。《地市新闻摘要》是请各地市报社夜班用电话传来,每次两条,每条字数在百字以内。他们传稿的积极性很高,有专人负责传稿,传来的新闻均由他们的总编圈定并精编。我们夜班筛选再编发。两个新闻专栏都刊发10多条精编的短讯,每条字数多的不过四五十字,普遍是二三十字,内容丰富多彩,与原有专栏相得益彰,版面增色。新华社表示赞赏,各地市热情供稿,读者给予好评。

六、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稿,扩大传播空间

这是夜班编辑室开辟的向全国传播本省新闻的新领域,是改革的一大创举,大家格外重视和用心,程爱民、高俊义等先后担负这项“新闻发布官”的重任,让黑龙江新闻“上天落地进中央”。他们每天夜里筛选本省重要新闻,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稿,每次传二至三条,供选用。在几年的时间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几套节目基本每天总有一套播发一条夜班传去的本报消息。那个年代,电视还没有普及,家家收听收音机,行人、晨练人听广播、听半导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听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哪地新闻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听众都当成一件大事和喜事,往往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滚雪球”似地传播,常常成为佳话。夜班向他们传稿,一在选题,二在坚持,由此把本报的新闻传播空间扩大到全国,鼓舞了报道对象所在的地方干部和群众,宣传了黑龙江省的成绩和形象,提高了《黑龙江日报》的知名度。

七、精心制作标题,追求准确、鲜明、生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为使这双眼睛亮起来,在版面上顾盼生辉,引人耐看,夜班颇费心思,经过大家努力,夜班每个月都能制出几条有特色的好标题,使新闻在版面中往外“跳”。

1986年7月25日夜里,政科教文编辑室送来要在一版刊发的稿件,反映患者黄景耀接连被拒医,最后死在医院门口的惨痛经过。这件事令人震惊、愤慨。如何制作一个唤起舆论谴责、有关部门重视的触动人良知的标题呢?我经反复思考,制作出大家满意的标题:

黄景耀说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

“哎,住院治病真难啊!”

他摔伤后找37家医院都不收留,最后死在医院门口。我省和哈市卫生系统围绕此事展开医德医风讨论。

这条新闻在那个年代属于特别罕见,见报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读者与新闻界同行对这条新闻标题也颇为赞赏。后来,这条标题在全省好新闻评奖中获得好标题奖。

夜班制作新闻标题,时间很紧,关键一是要快,二是要准,特别是提炼思想和语言要准,三是要和稿件类别、内容保持一致的风格,同时既要坚持方向的正确性,又要注意风格的多样性、多彩性。

世乒赛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国人特别关心的世界赛事,那时电视还较少,大多观众是从报纸上看比赛情况。针对这一受众十分关注的热点,1985年在报道36届世乒赛时,为吸引读者,夜里新华社电稿到后,我则立刻制作章回小说回目式标题,突出悬念和戏剧性,增强趣味性,吸引读者,如:

第一天标题为:

各路军安营扎寨秣马厉兵

众教头踌躇满志烽火将起

第二天为:

头阶段小起波澜三种子队受挫

瑞典将遇南朝鲜两强必有恶战

第三天为:

力挽狂澜瑞典队反败夺胜局

轰动乒坛台北队大胜南朝鲜

第四天为:

关山难越佩尔森林德双落马

临危不乱陈龙灿险胜安宰亨。

八、当夜配发言论,引导舆论导向

言论是新闻的“路标”,普利策说,“言论是报纸的灵魂”。省报有重视言论的优良传统。在那个年代,省报发表了许多引导改革开放、指道工作的言论。夜班在安排版面时,总是要选择最佳位置,做突出处理。有时,发现晚间送来的稿子应配发言论,则在一版留出三百多字的位置,由我在处理其他稿件和夜班事务的间隙,写“急就章”。

1985年4月17日深夜,记者王佩家从阿城赶到夜班,送来一篇稿件,写的是阿城亚沟金代石刻在开山取石的炮声中面临遭毁的厄运。文化古迹不可再生,毁一处则少一处。我觉得应当唤起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于是我抓紧配写了《把国宝留给子孙》,挂《新闻杂谈》刊头。过几天,王佩家说,这组稿件见报后,阿城较快地制止了损坏行为。到1986年秋,我去中央党校学习之前一年多的时间,在夜班共写作了《多为农民办实事》《打开城市大门》《考察与引进》《这样考绩好》《举一反三》《如此拉“赞助”,休矣》和《说卖肉》等二十来篇“急就章”。

九、打开报眼“跳三跳”,让版面活起来

1985年,总编提出打开报眼,一版纵向要有三个层次,横向要由三排扩展到四排。在我们开始实施时,版面设计难度较大。右上部报眼的稿件有时因字数原因难以组合,却又不能把一些字数虽然相当,但分量不够的稿子拿上去。经过多次实践,夜班编辑和成版工人共同商量、摸索,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难题。纵向要“跳三跳”,我们对中部和下部的重点稿件进行“梳妆打扮”,采取制锌版标题、加框、标题用书边线、加花边、配新闻漫画等多种方式,使其在版面上“跳出来”,由弱势变为强势。一版层次“跳三跳”,整个版面层次鲜明,有起有伏,出现新面貌。

十、推进技术改造,抢先采用微波传输、微机接收电稿新技术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报接收新华社电稿一直沿用模写接收技术。这种接收技术已经陈旧、落后,接收速度慢,效率低,设备维修量大,文字清晰度差,有时多字不清,时事部编辑不得不打电话询问新华社执班报务同志。

1985年,新华社在北京召开全国省报技术改造协调会议,提出计划全国省报分三批,和新华社协同动作,进行技术改造。我和时事部电务组刘连有从北京回来后,报社决定争取进入全国第一批技术改造名单。经与新华社沟通协调,如愿以偿。我和时事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张凤柱及各位同志,全力推进,先后派出马达、张丽丽、张滨等去新华社培训,张举生、付明朗、吕余庆、刘连有、尙应新、宋占奇、尙建人等同志边工作边进行前期准备。在改造阶段,请来新华社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现场亲自操作,帮助解决难题。1986年顺利完成技术改造后,省报接收电稿速度快、质量好,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实现省报电务技术第一次现代化更新换代。

团队在改革中奋进

编辑部用的是纸与笔,印刷厂靠的是铅与火,从拣一个个铅字起,罗起一块块文章,然后再拼成铅字版。版上一个稿子动,要引起联动;一处大动,全版皆动,牵一发而动全身。那时还没有电脑。我们是晚间8时和9时左右上夜班,半夜吃夜班饭,早晨三四点钟签字付印后下班。遇上新华社重要电稿来得晚,要等稿。稿到后,有时要倒版、串版,什么时候签字付印就不一定了。有时下班天已大亮,还有个别时候是旭日东升,朝霞满天。这迫不得已的偶尔延时,我们上夜班的同志都觉遗憾,因为开印随之延后,发往全省各地的报纸都赶不上早班火车了。

夜班编辑室的同志,分别来自总编室、工业部、农业部和记者站等单位,和谐融洽,亲密无间。人人有专业和特长,不过并不满足,而是自觉适应改革要求,学理论、学经济,读专著、读新书,丰富学识,充实自己,学风鼎盛。夜里精研夜班工作,有多年经验的杨增顺、程爱民为大家传授组版经验,有时早晨下班后大家还在一起讨论版面设计,那确是激情在燃烧。1986年初,夜班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每周有一天夜间,人人要设计一版,人人要拿出版样,大家在一起分析、比较,然后综合个人设计中的新意,共同设计出一张最佳版面。

互学、互帮,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个人都成了夜班的“全能健将”,而且敢负责、作风好。忙起来,“人人有专责,分工不分家”。薛智国是美术编辑,是沈阳鲁迅美术艺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生。他在夜班是版面的“美容师”,他精心设计题图、刊头、尾花等,活多时忙而不乱,一件一件拿出,还征求大家意见,有时反复修改,不厌其烦。除此,接电话,跑车间,送版样,干杂活也是快当、利索,甘当普通一兵。现在他已是全国有名气的油画家。

那个年代报社夜班工作繁杂、责任重大,紧张、辛苦。夜班每人补贴一个鸡蛋、一碗奶,每月补贴10元钱。改革开放激励大家都有那么一股劲,想着“办好报为改革,改革需要办好报”,没人计较得与失,心甘情愿,豪无怨言,安心常年上夜班,是共有的精神境界。初期夜班编辑是杨增顺、程爱民我们三人。有一天半夜,编辑程爱民突然呕吐,脸色煞白,看样子十分难受,我和副主任杨增顺要向车队要车送他回家,他无力说话,摇手不允。后来是他趁我俩到拣字车间去,自己走到商职医院急诊室打了一针,又慢慢走回来。杨增顺让他躺在长木条椅子上休息,什么也别干了,他躺一会儿,却又忙起工作。

大家常年上夜班,“舍家撇业’’,很难顾家,白天还要休息好。为保证夜班编辑白天在家里吃好、睡好、休息好,我们时有家访,风雪不误,和编辑的父母、妻子倾心而谈,把思想工作做到家。高升宇有一次严重骨折,经沟通协调,报社每天派车接送卫生所的王晗同志去高升宇家打针治疗,他家人深受感动。高升宇病还没有痊愈,便拄着拐杖上夜班了。

魏永恒、高俊义、杨幼松负责设计版式和编辑一、二、三版稿件,精心、认真,发现稿件疏漏,反复斟酌,予以补正。忙时,互助互补,接听地市报社夜班电话传稿,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稿,催促省气象台每天的天气预报,诸多事情需要时,不需领导说话,他们早已顶上。几位编辑家里都有过急事,他们置家事不顾,坚持上班,事后同志们才知道。有的同志家远,一遇早晨下雨、下雪,便不得不住在条件简陋的夜班宿舍,甚至连雨天一天不回家,晚上接着上夜班。

校对科是夜班的重要语言文字把关部门。先是张德厚、鲍宗良、赵聪文、吕秉泰、李文广等一批老同志把关,后来他们陆续退休,殷波、刘玲玲、李勃、谭丹赤等一批年轻同志接上来,陆续进入校对科,夜夜咬文嚼字,翻查字典,经常发现和改正一些原稿的语言文字差错,是一丝不苟的“啄木鸟”。

上夜班时事部的吕笃来、钱孔祯、张德厚等和印刷厂的郭树立、荆韫璋、王振东、史孝本、陈继宇等工人师傅们,保印刷、保出版、保时间。办公室、人事处、保卫处以及房产科、食堂、卫生所、车队、木工房等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十分到位。1985年夏季大雨多,校对科肖芷茁家里屋漏如注,房产科特事特办,批给她油毡纸等防雨材料,使肖芷茁夜间安心校对。食堂为使大家夜里吃饱吃好,变着花样做饭菜;车队接记者、送病人,随叫随到。这些行政后勤部门的同志,还经常向我们反馈读者对报纸的反映和希望,对深化新闻改革大有益处。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解放了生产力,也造就了我们新闻人。写起黑龙江日报社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日子,当年事一一浮现眼前,仿佛同志们还在一起紧张忙碌地工作,隐约听到了霁虹桥下隆隆向前的火车声……

2018年7月29日

猜你喜欢
编辑室夜班版面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上夜班 升血压
2017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公示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成立60周年纪念会在京召开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
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