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热点事件负面舆论 树立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

2018-02-23 05:09
新闻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负面网民舆论

(广州大学 广东 510990)

一、典型网络热点事件负面舆论传播价值多样化

热点事件是网络社会广泛传播的热门新闻事件,具有网民广泛关注的特点。网络热点事件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不受地点和内容限制,被网络媒体持续传播或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产生强烈影响的事件,对其舆论指的是广大网民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事件(问题)的共同意见和态度。[1]

负面舆论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网络负面舆论是相对正面舆论而言的,是个别人有意或无意传播虚假消息或谣言,对某一受众群形成消极影响和对社会产生阻碍作用的网络舆论,给受众带来生活和思想上的混乱。”[2]

网络热点事件本身受到网民广泛关注,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广大网民纷纷加入讨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舆论传递所呈现的价值观也多样化。[3]负面舆论指的是多数社会成员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事件(问题)的共同意见和态度,其中那些片面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相与本质,或者消极地、情绪化地、倾向性地反映客观事实以及荒谬、过激的意见和观点。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煎饼摊大妈:“我月入3万,怎么可能少你一个鸡蛋!”本来这则新闻之所以会广泛地传播的最初目的是:职业不分贵贱,只要肯付出努力,就能够成功地赚到钱。但是却没想到,这样的正能量事件,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一些网民借机抨击“学历无用”的案例了。这些负面舆论具有情绪化和片面化,反映的价值也多样化,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平差异,导致对信息内容具有五花八门价值认同,对这则新闻只抓住碎片化的信息“煎饼大妈3万一个月”,忽视了这份工作的艰辛。

二、负面舆论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否定

负面舆论否定核心价值观。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使用一些吸引人的标题做噱头,例如“煎饼大妈每月3万”,这是具有舆论导向性的标题,很容易给网民的判断是“我的书白读了,还不如去卖煎饼呢!”,“网络炫富”给部分网民的价值导向是“赚到钱就是本事”,这些负面舆论给部分心智不成熟网民带来的认识是:不认可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经济利益”的重视和强调,比如刻意展示“上流社会”生活,将物质和奢侈等同于成功与幸福。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有人不择手段,任意妄为,甚至将良心、尊严、诚信等统统抛掷脑后。在一些领域内,甚至出现了道德规范的不遵守者往往是获利最大者,没有付出任何的成本和代价,把一些厚颜无耻的现象当成社会的正当性及理所当然。例如郭美美炫富事件,直接证明了那些图片上光鲜亮丽的名牌包、豪宅跑车的背后,并非幸福与成就,直接后果是侵蚀了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非道德、社会负能量的指引下,人们之间的行为将会扭曲,把丑恶当成价值导向。

三、政府与媒体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意识

在我国,网络发展初期,人们在网络社会里享有充分自由,随着越来越多的利益冲突和问题的出现,人们才意识到除了完善法律之外,核心价值观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1.政府践行核心价值观应顶层设计

当人们在道德、文明与利益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及媒介机构肩负着神圣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站在全社会的高度和角度,充当神圣的裁判员,从全社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进行监管。但是,政府某些部门及媒体有时令人失望,2017年7月21日长江日报一则新闻“帅哥民警假扮骗子进校园‘诱骗’女学生,数人上当”,这种类似的诱骗会加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未来如果我们若作为陌生人遇到困难,很难得到帮助,这是“有罪推定”在社会中的泛化。媒体和警方不断告诫人们,当面对陌生人时,不要轻信陌生人,这是首先假定对方是坏人,这是塑造社会不信任的基因!破坏社会和谐!社会上的骗子毕竟是少数,应当顶层设计正确地告诉大众如何合理地帮助别人,同时防范各种诈骗,绝不能预设陌生人是坏人。[4]

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由网络名人达成共识,提出网友遵守的七条原则。“七条底线”即为政府倡导、网络企业和用户认可的当前最重要的网络伦理道德标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把这“七条底线”的原则标准如何形成制度具体化,一、具体到企业,应该制定具体的行业规范和企业准则,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商业化的运营过程中应该制定自身的道德底线,一味地强调利益最大化,损害的是社会利益,破坏的是社会道德秩序。二、落实到个人,制定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充当不同的角色,在发布信息和接收信息上,应该具备基本的相应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是抑制个人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内省”的力量,同时也有助于外部力量对信息传播行为进行具体监管。和谐社会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中让顶层设计落到实处、细处,让它真正成为人们日常行为中的价值导向。

2.政府与媒体践行核心价值观思维应与时俱进

社会环境在变,网络在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应及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部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缺乏互联网思维。一是反应慢,往往是负面舆论传播产生恶劣影响之后才启动监管权力,而网络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速度快、影响面广的特点。二是有些部门对负面舆论的引导方式、角度和内容与网民所关注的不“同频”,思维不“对表”,网民不“解渴”。由于缺乏互联网思维,有些相关部门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由上而下”的传达方式和“你问全部,我回答部分”的层面上。所谓“由上而下”,即官方所传递的信息都是“我说什么,你听什么”,但说的未必是网民想听的。这些缺乏互联网思维的引导往往更易引起网民的负面舆论,对践行核心价值观起负面作用。

政府及管理人员面对网络社会负面舆论时,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需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带领社会的力量,其中包括互联网企业和网民的力量。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空间是7亿多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肯定需要管理,而且这个管理是很复杂、很繁重的。企业要承担企业的责任,党和政府要承担党和政府的责任。”互联网企业生存在社会之中,不能只讲经济责任、法律责任,还要讲社会责任、道德责任。[5]同时,网民的眼睛无处不在,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诚然,企业和网民面对负面舆论践行核心价值观,政府应该提供渠道和保障。

3.政府与媒体践行核心价值观应精准

当某一热点事件发生时,我们的网民纷纷加入这一事件的讨论,网民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应实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舆情的走向,了解民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观点。[6]当网民对某一公众事件有质疑时,一方面,有关机构应当引导媒体及时跟进网络的舆论,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舆情,实时了解网民对该事件的价值观,如果出现“负面”价值观导向时,及时解除网民的疑问和困惑,为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础。由于每个个体的知识水平和结构的差异,有些舆论缺乏对事件的全面认知,比较片面化和情绪化,这些情绪化言论很可能会得到部分网民的共鸣,最后发展为对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害的负面舆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社会新媒体,运用网络思维,开设评论专栏或专题的方式深度介入舆论中心,例如央视的“新闻1+1”、焦点访谈等主流媒体对某些事件以专题的形式,使政府主导的真实信息传播不断得到加强,网民能更全面了解事件真相,民间舆论的意见表达渐趋全面与理性,与官方舆论场逐渐对接。[7]

4.践行核心价值观应落实、落细

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自由性,受意识指导的活动,但是,其自由不能没有监管,人们的行为除了要接受法律的监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接受道德的监管,负面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也离不开道德的监管。道德的监管具体到实践中就离不开践行核心价值观。

当今社会,我们心中的最高道德准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例如,“和谐社会”是我们的道德准则,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落实到现实上应成为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规范,每个媒体人和网民都必须坚守这一道德规范,破坏人际和谐的负面舆论就应该接受道德谴责和承担一定道德责任。

我国网络负面舆论核心价值观引导应以政府为主导,在传播正能量中发挥引导作用,并积极培育网络行业组织、引导网络企业加强自律和社会责任感。面对具体网络热点事件的舆论,有关部门要具体分析网民的需求,正确引导网民,避免负面舆论的产生。[8]一是面对具体的热点事件,相应的部门应该及时回应,并且要了解网民需求,与网民同步。所谓“同步”,即事先不假设,了解网民关注点,用事实引导舆论。二是相关部门回应的内容要真实与全面。所谓“真实与全面”,即回应的内容要以事实为依据,有详实的数据为支撑,且对下一步的工作有确切的谋划,实际解决网民的疑问和困惑。日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云南昭通鲁甸“冰花男孩”,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当募集到的社会捐款达30万元左右时,有网友指出,“冰花男孩”仅分得了500元,有些媒体和网民故意拿30万和500元做比较,引发部分网民纷纷指责“剩余的爱心捐助哪儿去了?”网友还关心每一笔钱款的用途明细。这些疑问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答,负面舆论立刻生成!

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2018年1月16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平台发布《“青春暖冬行动”70万元善款覆盖我市十县一区!》一文,公布善款捐赠情况与使用情况相关细节。对于网友提议“详细公开善款后续的明细,具体公开到每一项”,并且承诺后续所有善款使用明细和相关情况及时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此举想必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公众的疑虑,涤荡一些网络负面舆论的产生。[9]“冰花男孩”事件中,政府与网络舆情在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具有示范意义的良性互动,细节决定成败。

结语

网络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网络中阅读信息成了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网络信息浩如烟海,流传渠道四通八达,政府与媒体对其传播的治理也应该转变管理理念,不仅依靠技术、法律的手段,更要以防范为治理理念,以核心价值观为必要,多维度、多角度地对信息传播进行引导,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态的网络生活环境,也引领网民在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负面网民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