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中培育中国精神的思考

2018-02-23 20:53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

刘 博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国精神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思想保障,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一、中国精神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2014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新的伟业”[1]。由此可见,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中国精神是引领中国发展的旗帜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引领人民群众砥砺前行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用爱国主义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它是我们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着“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个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中央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建设“美丽中国”,还是建设文化强国,无论是实行简政放权,还是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它们都是创新之举。

(二)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一个民族要想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有精神支柱。在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了内忧外患,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不屈不挠,搬掉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培育弘扬中国精神[2]。中国模式体现着中国理念,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与一些国家不同,中国选择的是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策略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制定的,与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合作精神一脉相承,也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世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密切相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精神就像一台发动机,为中国这艘前进中的巨轮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

(三)中国精神是塑造中国形象的抓手

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综合国力较弱,国家形象屡屡被别有用心者抹黑,以致西方一些普通民众对中国产生了误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推出能够代表中国态度、中国观点的新话语[3]。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大力培育中国精神,让中国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响起来。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

二、在高校中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国精神源自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其所包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启迪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大学生自强不息、勇于奋斗[4],改革创新精神激励大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变革图强。

(一)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性支撑

中国精神既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价值信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让中国精神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从奴隶社会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就不断涌现出以定国安民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志存高远,不屈不挠,谱写了中华民族壮丽的史诗。古圣先贤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各种文化兼容并包,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为宣传中国文化而设立的孔子学院被西方人所熟知。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孕育出的中国精神在增进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在高校中大力宣传中国精神,有利于青年学子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利于他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异域文化。

(二)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作中需要群策群力,这项工程应当由一个富有智慧、坚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同时还应当由一大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人才来支持。在高校中弘扬中国精神,有助于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文化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应当分层次、多角度地针对大学生开展中国精神教育活动,这项工作要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

(三)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期、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在利益多元、思想多元的时代,必须设法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团结各阶层群众共同奋斗。各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他们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将朴素的爱国情感与国家建设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将爱国主义精神化作努力学习的自觉行动。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将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中国力量”。在历史上,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发挥着凝聚共识、激励国人奋发图强的作用。在新时期,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来增进价值认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因此应当在大学生中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三、在高校中培育中国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宣传中国精神的科学性

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具有科学性。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一直是激励人们团结奋进、抵御外侮的重要思想武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新时期,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党的各项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动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在高校中,要向学生宣传中国精神的科学性。要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中国精神新的含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之中。要改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同时,感受中国精神的力量。只有充分宣传中国精神的科学性,才能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它。

(二)突出中国精神的实践性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1世纪是一个发展提速的时代,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每时每刻也在发生变化,只有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确保理论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的时代为中国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精神又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强调中国精神的科学性,也要强调中国精神的实践性。在宣传中国精神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既要指导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指导他们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宣传中国精神的实用性

正确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在战争年代,我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靠的就是一批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者,他们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一批思想先进、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先行者,他们也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递文化的责任,应当持续不断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高素质的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大力宣传中国精神在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理解。

四、结语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不断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改革和建设不移根基,不失本色。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7]。为了确保大学生更好地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必须在各高校大力开展中国精神培育工作。要广泛宣传中国精神的内涵,发挥中国精神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使大学生将中国精神内化为思想情感,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华西都市报,2014-10-01(1).

[2]赵哲.马克思中国化与中国精神的弘扬[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4:6-9.

[3]韩校.“中国梦”学理框架及其实现路径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15-16.

[4]潘宏.论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中国军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1-57.

[5]刘定庆,刘磊.浅析在高校中弘扬中国精神促进实现中国梦[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76-80.

[6]习近平如何关心人才工作[EB/OL].(2016-05-07)[2017-09-0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07/c1001-28332585.html.

[7]青年最富有朝气和梦想 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EB/OL].(2015-10-27)[2017-09-09].http://hebei.news.163.com/15/1027/09/B6U3GI8O02790N9R.html.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拿出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