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初探

2018-02-24 09:07福建省泰宁县第三中学余德生
学苑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记忆法师生记忆

福建省泰宁县第三中学 余德生

一场好戏离不开一个好导演,一堂好课离不开一个好老师。短短45分钟,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每个老师共同讨论的话题。

历史教学的内容是人类过去活动、已经发生的人和事,它既复杂又丰富多彩。如果历史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也就收不到好的课堂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在于教师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自身素质的演练,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枯燥乏味,生硬的课本文字变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转变教师角色,利用中学学习历史巧记速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历史教师应具备有三种素质。

一、亲近感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池塘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与慈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爱是一种人格力量和驾驭力量,它能唤起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信心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乐观,进取的良好态度。

面向全体生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要胸襟宽大,容得下不同程度,不同兴趣爱好对所有学生不带偏见。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课堂中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高高在上。不仅要关心学生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生活和行为习惯,要把学生的悲欢喜怒放在心间。走进学生心里,用亲近感感化学生。对那些特殊生只有尊重他们,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才能赢得他们的好感与尊重,才能让他们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课。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父亲突然离世给他心里留下巨大的创伤,使其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对此我处处关心他,经常家访,给他讲有关振作精神的名人事例,同时给予他生活的帮助,慢慢地该同学走出了心灵上的阴影,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成绩也扶摇直上。因此教师要有亲和力,要走近学生。

1.历史教学情景生活化,能激发兴趣。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之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让学生保持兴趣,做乐知者,就必须在教育中始终注意激发、调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情景生活化可以随时随地做到这一点。

例如在《教学近代生活的变化》这一专题时,我让学生先谈了我们现代的衣、食、住、行的情况。再结合课本说说这种现象是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将日常生活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效果肯定比平铺直叙要好得多。

2.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传授学习方法的过程。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学。

(1)带着问题学习。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但大多数学生却只学不问,或不知如何提问,我们应尽力去鼓励学生,让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要提出来,带着问题来上课,让上课成为解疑释惑的过程,而非被动的灌输过程。

(2)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历史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需要记忆,而正确的记忆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事件的记忆,通常可用如下方法。

A、专题记忆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历史时间分成若干个专题来进行区分记忆。例如:“近代列强的侵略”这个专题,让学生先从宏观上把握近代列强主要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然后再深入到每一次战争中进行记忆。此法的好处是使学生脉络清晰。再如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等等的学习,都可用这种方法。

B、对比记忆法。

这种方法用于同类事件的记忆。例如,两次科技革命的对比,从时间、标志、人物、发明、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记忆,此法的好处是能很好的把历史事件区分开来,不易混淆。如两次世界大战,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俄改革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记忆。

C、“提炼”记忆法。

“提炼”记忆法,就是把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出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掣领地掌握其重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应试性强,把学生从繁杂的记忆中解脱出来。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六点:①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②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整顿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③建国:《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④转折:萨拉托加大捷。⑤胜利: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⑥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这六点基本把本课的要点概括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其他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D、重复记忆法。

人都不是神,都不可能过目不忘,遗忘是必然的,因而,重复是必要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怎样来重复记忆呢?第一,课堂记,在课堂上对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笔记;第二,课后练,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简述课堂内容,做好课后练习题;第三,单元练,学完一单元,要把单元中的重点以题目的形式进行训练;第四,综合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学习结束后,找一些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通过这几步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二、情感态度

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用真情去感召学生。课堂上,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站在学生面前,切不可高高在上,要主动贴近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言语去调动学生,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去贴近学生,用激情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愿意接受课堂,愿意接受知识。所以,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关键在于教师用情感去创设,这样才能有一个高质量的课堂效果。

三、说服力

要使课堂富有活力,还要求教师教学的语言生动形象、流畅,能够吸引学生。课堂语言要有足够的说服力。能把抽象、复杂的变为具体、简单的,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抽象呆板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1.师生互动,随机交流,构建融洽的教学氛围。

“互动”这个词是当前颇为流行的。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也成为大家追求的理想教学方式。我认为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下列条件:

(1)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师生合作。老师应将教学问题分解成多个细节,将每一个细节展开给学生,学生在研究细节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3)师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是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个“饭碗”,真正的教学技巧是没有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讲究适当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提高自我,不断进取,提高课堂质量,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谢诗香.三明教研.P16.

[2]朱茹.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提问[J].福建教学研究,2009:21-22.

[3]朱力.福建教育.P20.

[4]陈九根.2009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P60,P165.

猜你喜欢
记忆法师生记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