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让古诗文教学更精彩

2018-02-24 11:55缪丽娟陈敬兰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古诗文意境古诗词

缪丽娟 陈敬兰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城郊中心学校,广东 惠州)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和情怀的集中体现,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情感丰富、种类繁多。有的描绘祖国的灵山秀水;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永……从语文角度而言,这正是丰富学生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经典素材,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怀抒发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要结合古诗词本身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全方位地理解古诗词的结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以情入诗——创设情境,欣赏意境

古诗词,要欣赏它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而欣赏意境不能过于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对此,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一)多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均会根据古诗文的类型、风格、审美意蕴的不同,创设适合该古诗文的特殊情境,尽可能地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氛围。例如搜集与古诗文相关的古典音乐、朗诵视频、影视片段等,或者与古诗文作者有关的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从感官体验到求知欲望都能得到全面满足。通过一系列辅助材料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作者本身、历史背景、课文内容等视角,全面感知古诗文所蕴含的情感,也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趣。

例如,在讲解宋代大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字里行间描述的情境令人神思向往,读完全文之后,一幅淡墨山水画便在脑海之中勾勒而出。作为小学生,尚且不具备这样的情境想象力,对诗词意境的自主理解也仅限于浅显的表面。对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诗词与具体的水墨山水画结合在一起,以动态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一起朗读诗词时,眼前也能出现对应的景观图像,从而将虚无缥缈的诗词美感以具体图像的形式呈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体验,也创设了诗词所描述的情境,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

(二)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1.咀嚼字词,理解意境

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等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进入意境之后,再询问:诗人为什么不用我们常规的“升起”的“升”,而要说“生”了?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是形容烟雾出现并上升的动作,而“生”却让人感受到烟雾缭绕的画面,前者是很快消散,后者却烘托出烟雾的浓厚和弥漫,久久无法散去的景象,更加具有画面感,也更有意境。由此可以看出诗人高深的文字功底和对用词的精准把握。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2.换词对比,体会意境

在教《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通过兑换词语,体会意境,让学生在不同词语的对比中,体会到“绿”字赋予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将春风拂动与春天草地变绿这一过程通过一个“绿字”,生动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

二、以读融情——声情并茂,人诗合一

“辞情兼胜”“意在言先”是指通过诵读体会诗的妙境。对于古诗词教学而言,“读”胜过“析”,“感性”胜过“理性”,因此,以读融情是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诗文中的“情”,通过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径直感悟到诗文的美丽思想。首先,通过诵读创设的情境,需要学生身心的双重投入,调动各个感官的共同参与。在诵读的过程中,联想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融会贯通的那一刻也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创造的快乐感。其次,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美”的陶冶。这种美不仅包括诗词的韵律美和言辞美,也包括内在情感和思想之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与诗人之间实现了穿越时空的交流,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文里面,犹如身临其境,这是再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分析也无法达到的。

三、以诗绘图——放飞想象,感知情感

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是怎样一幅画面,引导学生具体阐述,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让学生放飞想象,在心中描摹诗词所展现的画面。总体而言,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为响应“美育”的培养要求,普遍具有言辞优美的特点,充满诗情画意。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极容易在脑海中自动产生画面,再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使其脑海中的画面更加完整、充实而具体,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逐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也让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加外露而立体,提升古诗词学习效果。

总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教育和熏陶应从小抓起。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之中,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把握好不同年龄小学生的特点,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或诵读、或描绘、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古诗文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