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养成的影响研究

2018-02-24 13:39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学校王冬平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逻辑性习题图形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学校 王冬平

一、核心素养对小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影响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思维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其较好的逻辑性思维,是数学学习和习题解读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因为小学生年纪还小,不具备成熟的思维模式,整体条理性很差,因此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不能做到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有条理地进行数学学习。所以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小学生思维的完善性和条理性,使其习惯于分层次有条理地进行逻辑性思考。而这种思考取决于学生心态和整体学习习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提高小学生对于事态整体性的把握程度,从而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前清晰完整地规划出整体解题思路,力求概念明确、分析清楚、判断准确。长期坚持,在条理清晰的叙述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会受到锻炼,最终得到提高。难问题,所以必须借助实例进行直观化升级。

二、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除了逻辑性外,抽象性也是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特点。尤其是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将会接触到数学平面几何课程,如图形运动、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知识,这些课程在学习中指导教师无法做出展示,只能凭借学生自行在脑海中想象图形运动轨迹,所以更加需要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很难理解这些抽象性图形的轨迹,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抽象思维判断力和想象力,帮助其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脑海中勾勒出轨迹画面,帮助小学生理解图形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生抽象思维活动和自身感性经验具有重要联系,抽象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案例的阐述,相关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抽象思维。比如在五年级课程中,涉及加法交换律的讲解。这类题目属于抽象化概念理解,学生普遍存在记忆难、理解

三、核心素养对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国内外不少教育家认为,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学生而言,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将会给学生数学学习中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如果把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比作数学学习的思维源泉,那么发散性思维就是学生为这个源泉的奔涌提供的广阔通道。“一题多解”不局限于书本概念,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走出书本,跳出概念,从全局出发审视数学知识。这种“走出来”的思维模式,是避免学生走入解题和学习误区的重要保证。所以相关指导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中多多提出开放性习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习题解答,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比如,在对工作效率概念学习中,可以进行以下习题练习:政府计划修一条长100米的公路,前10天修了20%,修完需要多久。这种习题显然具有多重解法,无论从功效、时间还是从生产效率考虑都可以。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一种,将所有解答方式都列出来,再进行对比,不仅理解了功效、时间和工作效率的内在含义,也培养了自身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学好数学课程的基本保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生学习素质,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逻辑性习题图形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