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海西经济区的应用型本科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探索

2018-02-24 13:43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海西经济区商务

田 樱



面向海西经济区的应用型本科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与探索

田 樱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海西经济区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具备智慧商务背景知识、产业思维的人才缺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输送更多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面向海西经济区的智慧商务专业群发展思路既符合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的外部要求,也适应汇聚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效益的内生需求。通过转变培养导向、升级结构布局和框架构造、调整实施路径、重新规划课程体系架构、构造协同育人机制以及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机制等举措,达到立足国际化的眼界和发展理念,贯彻终生化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探索多样化成才路径的规划的远景目标。

智慧商务;专业群;海西经济区;产业链;产业群

智慧商务是利用智能科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信息、通信及自动化技术工具,通过智能感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手段,实现企业核心业务智能化和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创新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智慧企业的重要基础。智慧商务是电子商务继网络营销、全程电子商务、协同商务发展的高级阶段[1]。

在世界经济持续不振、国内经济处于新常态的环境下,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依然保持了30%左右的年均增速,尤其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电子商务更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专业群是由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的概念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并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的。自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海西经济区内的普通本科院校纷纷加入到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队伍中。但目前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群建设研究还比较匮乏,鉴于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的共性与关联,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借鉴其已经取得的建设经验以破解转型难点。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和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沿海对外交流的天然优势。《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2050》明确指出面向创新、优化和持续发力,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3]。

智慧商务专业群发展思路既符合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的外部要求,也适应汇聚教学资源、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效益的内生需求,进一步加强面向“智慧商务”的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研究,大力培养智慧商务产业链人才,对于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增强海西经济区竞争力和实现海西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智慧商务专业群的建设内涵

(一)智慧商务专业群的内涵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由3 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的、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一个集合”[4]。面向海西经济区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重组校内外的产教资源,培养能够服务于当前和未来海西智慧商务产业链发展,具备智慧商务背景知识和产业思维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根据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对系统功能具有决定性意义,系统的整体功能受限于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专业结构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其“对接的产业,面向的技术或服务领域以及原有专业结构,决定了专业群的组合、数量以及核心专业的确定”[5]。在借鉴现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把“智慧商务专业群结构建设”作为核心,以形成该专业群的基础。

面向海西经济区的应用型本科智慧商务专业群的内涵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面向现代智慧商务活动的共同产业基础,决定着专业群内专业结构的合理分布。专业群与应用型教育的服务目标一致,均突出了为海西区域发展服务的特征。智慧商务专业群结构与海西建设主导产业群结构吻合,群内各专业岗位分布均面向智慧商务产业,岗位间专业能力的迁移要求低,基本适岗能力趋同;其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群间的协同发展,是在人才分类培养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达到专业配套、结构均衡目标的检验标准,即在专业群中以其核心、优势专业的发展为引领,带动群内多专业面向智慧商务产业群中的各层次人才结构进行适配和协同发展;再次,群中相关专业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共建,必然促进共享教学资源的汇聚,从而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以期整合并发挥出智慧商务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的最大效益。

(二)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趋向

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是现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设目标应考虑面向海西经济区的区域性特点,还应结合智慧商务产业链的发展现状,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国际化的眼界和发展理念。一方面“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运作,赋予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新的时代内容,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成为新时期海峡西岸开展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智慧商务专业群的建设必然要和海西经济区发展所面临的新时代要求相互呼应。当前全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面临信息渠道多样化、购物渠道多样化、支付方式多样化和配送方式多样化的变革,企业则必须解决降低营销费用、做好多渠道整合和个性化客户服务、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和快速了解用户的迫切需求的难题,以应对业务的及时调整等现代贸易业务环节面临的挑战,因此专业群建设必须以海西经济区面向全球的产业需求为导向。

二是贯彻终生化发展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6]。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也是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长久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断头路”现象,虽然市场上技术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乏力,上升通道狭窄,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有的职业生涯教育更多注重外职业生涯,即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内职业生涯才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调查显示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专业近一半的学生在毕业后一年内换工作,两年内的人才流失率达到七成以上,其原因可归结于处于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可度不高。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正好处于海西经济发展上行、对具有较为全面的智慧商务行业知识和产业背景人才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其建设水平折射了应用型本科特色化办学的能力和服务海西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是探索多样化成才路径的规划。技术进步为智慧商务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数据作为下一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7],是智慧商务的“神经”,智慧物流是智慧商务的“血脉”,移动支付已成为智慧商务场景下的主要支付方式,O2O将成为智慧商务的主要形态。新型的智慧商务模式,其产业链多方面的人才需求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专门化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依据。尤其是在大力鼓励创新的今天,具有现代化属性的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更要突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路径,以最适合于学生的方式促成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即为学生融入智慧商务产业链的各环节创造条件,支持其成长的多种可能性。

二、智慧商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现状

当前位于海西经济区的多所高校正处于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过程中,部分已启动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院校在建设中呈现多元发展格局,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专业群建设特别是面向智慧商务的专业群建设中,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存在一些局限。

一方面智慧商务专业群结构与海西智慧商务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群结构设计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专业群设置学科化、同质化,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专业群就业岗位明显趋同,如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群内分别设置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且二者的就业均面向各类电商平台的策划、运营与管理;群内资源组合松散、群内传统专业多、新兴产业专业少、核心专业引领作用不强,如将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核心专业,但在规划专业群结构前,并没有面向海西经济区智慧商务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将两个核心专业按照传统专业层面区别对待,未将计算机、法律、商务英语等专业融合进专业群中为核心提供支持;群内部分课程体系陈旧,缺乏柔性要素,如商务英语课程仍沿袭原教学大纲,未合理融入智慧商务应用场景相关的学习内容等。

另一方面智慧商务专业群资源合力不强。体现为专业群核心配置并未打破原有传统专业建设模式的桎梏,教育资源和管理方式仍采用既有模式,各专业独立进行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制定和招生及就业独立负责仍相当普遍,专业群资源配置与建设分散、共享度和利用率不高。同时多数专业对接的实训基地运作效率低,在构建智慧商务专业群后未及时以专业群建设的需求和产业链需求出发,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布局,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远未健全。

三、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路径

(一)转变培养导向

单纯面向就业或产业服务是常见的两种人才培养理念。“就业导向”[8]将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因此认为专业群建设应紧紧围绕“就业”来规划招生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产业导向”[9]将职业教育单纯定位为产业发展服务,认为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应紧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步伐。

应用型本科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本质属性应是“人本性”,其根本目标应是促进学习者具有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面向当前快速发展的海西经济区职业岗位群的建设实际,更应注重学生岗位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为其职业生涯规划、终身学习和产业链的持续人才供应奠定基础。因此应秉持以人为本“终生化发展能力取向”理念,通过实施规范化教学实现大众化智慧商务人才培养,通过制订满足个性化智慧商务实践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技能特色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价值诉求,以科学规划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为核心,以智慧商务专业群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为途径,促进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考虑到智慧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特点,还应大力拓展面向智慧商务产业链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阵地,更好地服务于海西经济区的持续发展。

(二)升级结构布局和框架构造

现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群建设的框架逻辑层面,多采用“产业决定论”指导下的“产业—专业—就业”的框架结构。鉴于当前海西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智慧商务已带来各类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产业内部的重新分工的实际,劳动力配置和分工的专业化必将产生对不同类型和层次智慧商务专业化人才的需求,现阶段若仅依托于以上框架,专业群建设将无法服务于产业链发展对于智慧商务人才的需求。

鉴于此,首先应将“差异化发展”作为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立足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以及面向海西经济区、智慧商务行业新业态实际,完成宏观层面的专业结构布局,在执行层面选择与智慧商务产生交叉和重叠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结合围绕智慧商务相同或相近、技术能力要求趋同、产业群发展链或职业岗位群相关的专业组成专业群,以促进资源集成与共享。

其次可通过专业群内的就业管理职能部门持续跟踪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信息以评价其就业质量,以期反映智慧商务产业链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也作为推进专业群建设和评价改进的重要依据,在实时层面应基于对产业发展的“入口”与就业质量的“出口”的双重考量,强化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施跟踪与及时反馈,搭建“产业ßà专业ßà就业”间双向实时联动框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链、毕业生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将内涵框架的构造升级作为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的关键。

(三)调整实施路径

专业群建设天生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处于应用型本科转型中的院校将其视为示范建设期的重点任务。在“后示范”时期,部分缺乏内涵驱动和产业链联结的专业群已成为准制度化的体系的形式化建设任务,“行政指向”下的静态建设机制已无法驱动专业群及时有效地反映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引起的产业需求的动态变化。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必然也必须作为与海西经济区经济结构相匹配的流动状态,其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专业细分与产业分工、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是其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核心所在。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是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场需求变化与应用型本科内外转型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智慧商务领域各类先进技术的发展、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需求变化,海西经济区智慧商务产业发展处于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因此智慧商务专业群的结构也要适应形势,面向“需求导向”进行动态调整。

(四)重新规划课程体系构架

作为智慧商务专业群建设的核心环节,课程体系构架规划必然服务于“需求导向”动态调整的目标,其内容包括课程体系建设途径与课程资源组成结构设计两部分。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对专业群面向的智慧商务技术与服务领域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一方面通过解析岗位群工作任务以确定匹配的课程群,另一方面通过发掘专业群与产业链间的“职业联系”及其所面向的核心岗位,解析工作领域内容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和课程内容,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的模式。以“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10]作为课程资源组成结构的构造原则,立足院校实际和海西经济区发展实际,选择“平台+模块+方向”或“基础+平台+模块+拓展”模式,分别构建面向不同培养目标的“基本岗位工作任务课程+纵深化岗位工作任务课程+智慧商务技术性学科课程”三段式和“公共基础课+智慧商务通识课+智慧商务基础课+智慧商务方向技能课”四段式等不同的课程结构,以适应不同产业链环节和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五)构造实训基地、实践体系与协同育人机制

在推动智慧商务专业群框架构建的过程中,应分别将面向产业链的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其硬件保障,面向实际岗位需求的实践体系建设作为其软件支撑,建设内容主要由实训基地的分类建设机制与实践体系的管理运行机制组成。依托海西经济区智慧商务的产业链以及行业企业的发展,构建专业群发展所需实训基地及其匹配的实践体系,通过合理筛选优质企业资源,共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结合智慧商务专业群的建设特点,可借鉴“企业与学校的全向全程介入”、“前店后院”以及“教学工厂”项目制教学等模式,促进校企双方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和生产经营资源,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共同参与到匹配产业链发展的教学与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而构建生产、教学、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创业指导等无缝衔接、动态互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六)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机制

通过打破传统教师分属不同教学单位的管理模式以构建专业群师资队伍。贯彻和强化“双师型”、“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师资培养理念,鼓励和吸引具有丰富相关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国家级以上教学团队成员和具备产业工作背景的企业人才,通过智慧商务专业群提供的柔性管理制度,倡导共同组建集实训实践、各类竞赛特别是面向创新创业的竞赛培育和为企业提供精准智慧商务服务的具有“三合一”功能的教师团队工作室,摸索共同建立融合校企人才的高效团队合作机制和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技术、专业群建设教改研发和兴办经济实体,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还应建设智慧商务专业群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规划教师与教师团队的职业生涯方向,借鉴“多元升等”[11]经验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1]龚炳铮.发展我国智慧商务的思考[J].办公自动化,2017(23):8-10+45.

[2]唐勇.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 moe_953/moe_958/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 2015-07-27.

[4]姜汉荣. 职业院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专业群的“现代性”认识[J].职教论坛,2017(36):14-18.

[5]刘阳,龚添妙.中国制造 2025 背景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01):26-28.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6-22.

[7]付红安.大数据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8]付云.高职就业导向的内涵演变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4(03):85-87.

[9]瞿辉,王景河.产业导向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17):94-96.

[10]宋烨.基于卓越院校建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6(30):95-96.

[11]杨莹.台湾的大学教师分流与多元升等——从大学教师评鉴机制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115-120+127.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Smart Business Professional Group Based on Hercynian Economic zone

TIAN Ying

(Yangguang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15, China)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economy and industry structure in Hercynian economic zone and lacks of talents with smart business background and industry thinking require that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veying high-quality 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The development idea of smart business professional group based on the Hercynian economic zone not only meets the external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docking industry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but also adapts to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gather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running a school. It aims to implement the capability training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various paths to talents by changing the training orientation, upgrading the structural layout and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djusting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re-plann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the teaching staff.

smart business; professional group; Hercynian economic zone; industry chain;industrial cluster

G642.4

A

1008—6129(2018)02—0022—05

2018—03—16

田樱(1980—)女,福建诏安人,阳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海西经济区商务
孙海西、甘赛雄作品
海西画法影响下的康雍乾珐琅彩瓷画新风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服务海西建言献策·踔厉前行写华章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爱在海西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商务休闲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